学习践行群众路线 立足岗位贡献青春演讲稿

立足岗位践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学习体会

抚顺县教师进修学校周秀芬

2014年6月10日

立足岗位践行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学习体会自我校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以来,我们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网络学习和岗位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和领会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深刻学习、领悟、践行群众路线。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更深刻的领悟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就是群众路线,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必须从学校的发展做起,从自己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要求。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工作的重点国境线群众开展。群众是我斗的旗帜,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维护群众的利益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

作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作为一名党员,落实群众路线,要做到“就要不断深入基层学校,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急基层学校之所急,想基层学校之所想,在钻研自己的业务,提高素质的前提下,为基层学校做好服务、指导工作,这是当下教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落实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做到“三个提升”:一是紧扣教育发展,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二是多干平凡实事,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三是树立服务意识,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

一、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胜任新时期的教研工作

教研员的研究能力是胜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应该有更多的精力做研究。一个不研究、不善于研究、不会研究的教研员是不能胜任工作的。教研员研究的内容,一是理论研究。研究教育思想、教学理论、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二是教研活动。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的教学工作研究和教学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形式的研究活动。

教研员的研究实质上是积淀的过程。要研究就需要有成果的展示,最突出的表现是发表论文,虽然说写论文是苦差事,但是它能提升自己的思想,也是教研员生存的资本。教研员要坚持写听课的感受与反思,日积月累,积淀自我。教研员要善于写作,写作过程是学习和提升的过程。有研究能力的教研员,在教师眼中才不只是摆设,在教师中才有威信。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教研员是活动的中心,是传经送宝的权威,既负责讲座,又负责备课、评课,教师始终处于接受式地听的被动状态。这种“我讲你听”的教研活动方式无法解决生动的教学问题。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教研活动形式就要由单一的讲座的形式丰富为对话、参与、沙龙、论坛等多样式。开展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教研员之间互动研讨活动,使教师变被动为主动。鼓励更多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激发他们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倡导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探讨的学术氛围,

使更多的教师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

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了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实践和指导能力。教研工作辛苦、复杂、细致,对教研员的素质要求多而且高。作为教研员,我认真履行职责,践行群众路线,为我县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