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总支“笃学感恩 实践正青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第一篇:团总支“笃学感恩实践正青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团总支“笃学感恩实践正青春”主题教
育实践活动方案
团总支“笃学感恩实践正青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项目方案:
一、活动目的
及意义
感恩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品质,也是得以立足当代社会的必备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部分。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增强和培养青年学生的感恩意识,我系团总支拟从调研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入手,分析可能导致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并研究提出可以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同时结合研究成果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实践,力争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专业知识学习等相结合,引导、强化大学生感恩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活动主题
“笃学感恩实践正青春”
三、活动设想
1、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从化地区各高校学生的感恩意识,收集同学、老师们的意见,了解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
2、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视野角度研究分析感恩意识,多维度、多因素分析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原因。
3、依据理论分析成果,结合学院、系的实际情况,设计和组织开展一系列青年大学生感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达到教育、强化和提高青年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效果。
4、充分利用我系目前的志愿者服务平台——xx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基地,进行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并结合从化地区特点,构建感恩教育基地。
5、结合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探索构建校内感恩教育平台。
6、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平台,构建联系家长、校友、教师和广东青年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在线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感恩教育培养活动。
第二篇:感恩教育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感恩教育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青少年优良的道德品质,我校从四月份开始在全校开展“感恩父母,回报社会、善待自然”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新时代的“三好学生”,即:在家里,孝敬父母、孝敬老人,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遵守公德,关心社会,保护自然,做一个好公民。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一)感激祖国和人民的关怀。以建国60周年为契机,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农村、通过“服务社会活动”、“保护环境活动”、“献爱心活动”等形式,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关至爱,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二)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鼓励和动员学生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为父母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使学生懂得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三)感激老师的辛苦教诲。以学校的名义动员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通过如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送一句话等真挚朴实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四)感激同学的真诚相助。通过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等主题活动,以及给身边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少队部)做一件有益的事,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五)感恩自然的伟大赐予。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组织每一个学生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志愿者。
三、活动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3月—4月)
根据下发关于开展“感恩教育”的通知和实施方案,组织学生以“感恩”为主题,利用每周升国旗仪式、主题班(队)会、黑板报、宣传版、校园网站、橱窗等组织和动员学生了解“感恩教育”的相关内容,为全面开展“感恩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5月—6月)
以感恩教育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为主题,指导我校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原则,全面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协调,以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为具体内容,教育学生体会自己所得到的各个方面关爱,感动自己,让学生懂得回报以及如何用实际行动进行回报,我校扎实开展“五个一”活动:一次主题班会;一次演讲比赛;一次征文比赛;一次回报父母恩活动;一首感恩的歌曲;全面组织实施“感恩教育”活动
(三)活动总结阶段(2009年6月—7月)
“感恩教育”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并组织开展全校“优秀少先队员好学生”评选活动,对“感恩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良的学生,可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四、活动要求
(一)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生活体验和成长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适合他们的“感恩教育”活动,确保“感恩教育”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贴近学生实际,使他们能理解、能学习、能提高,真心实意地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寓感恩教育于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之中,特别要发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感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让学生从教师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
(四)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社会的联系和沟通,构建家校合作的“感恩教育”氛围。
(五)要建立“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将“感恩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积极创新形式和内涵,将“感恩教育”内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感恩教育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树尔湾小学
2010-3-1
第三篇:怀柔三中开展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开展感恩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懂礼仪、讲孝道是中华道德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懂礼仪、讲孝道是每个中国人修身立德之本。父母是每个人的生命之源,老师是每个人成才的起源,教育学生能够感知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才能产生真正的孝行。为了发扬中华传统礼仪、传统孝道的人文精神,使传统文化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学校决定在五月份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五月份完成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课
1、4月30日,班主任上交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并让班团干部在假期收集信息、收集资料,做好班会课的准备工作。
2、班会课的形式要灵活多样,要突出感父母恩、感师恩、感同学朋友之恩、感党和国家培育之恩,可以采取请父母进班会课的形式,达到父子、母子之间的交流;请任课教师进班会课堂,达到师生交流。
3、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要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实现感恩教育的目的。政教处要请全体学校领导和年级组长组成班会课听课小组分别组织听班会、评班会,评选出优秀主题班会课。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和分局内部的信息渠道,宣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和成效,及时发现并总结推广各部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反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形成宣传和学习的氛围,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且末公路管理分局
二○一一年四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