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临本附院班“永恒的长征”主题团日学习总结

“永恒的长征”主题团日活动

活动背景: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我支部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4周年,响应学院团委的号召,激励广大共青团员在新时期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特召开“感悟长征文化,弘扬长征精神”主题团日活动。活动目的:

1.回顾红军长征艰辛历史,纪念长征胜利

2.认真贯彻学习长征精神

3.感悟长征文化,培养奋发勇为的精神。活动简介。

参与人员:07临本附院班全体成员活动地点:海南医学院旧址301教室时间安排:2010年11月3日学习及实践安排:

1.团支部内党员,预备党员准备历史材料

2.团支部全体成员认真回顾红军长征的当时国情,长征原因及艰辛经历

3.团支部全体成员长征相关电影《大渡河》

4.各党员、预备党员、重点考察对象及推优成员上交电影观后感,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

团支部学习心得总结: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我国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境地。日本军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危机四伏,中国人民饱受煎熬,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然而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围剿”,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党领导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

一、第

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

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生死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到成功赢取主动权,在长征途中,党领导红军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最终胜利前进到陕甘宁地区,实现了红军主力的大会师。

在我们这个衣食无忧的年代,很难想象红军在两年里所经历的艰辛,他们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中,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坚韧、顽强、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位中国青年团员传承。

07临本附院班团支部在召开“永恒的长征”主题团日班会之后一起观看了经典电影《大渡河》。在三维高清技术发达的现在,我们回顾这30年前的黑白电影,还是不禁对红军强渡大渡河的真实场面所触动。我红军面对着已被敌人拆去木板后而剩下的几条铁索,却毫不畏惧,敌人开始放火烧桥头,也妄想阻止我红军的前进。战士们冒着身命危险前仆后继,奋勇战斗,最后终于获取了飞夺沪定桥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消灭红军的美梦。影片中红军战士枪林弹雨

飞夺泸定桥的画面及顽强拼搏、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共青团员。

五年的大学生活我们已经走过一大半,现在的我们开始面临毕业、考研、就业重重压力,生活也难免有些压抑,然而,在“永恒的长征”主题团日活动中,仿佛把我们拉回了那红色革命时代,青年们的激情再次被点燃。生活总是充满各种的挑战,而我们只要拿出红军战士们的那股意志力,又何怕挑战的到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一种精神最可宝贵,那就是对历史使命的认知、把握与躬身力行„„虽九死而不悔,历千难而不覆。我们坚信意志是意志坚定者的墓志铭,是伟大创造者的通行证。我们的青春应该和红军长征历程一样,没有懦弱和退缩;没有屈服和害怕;没有盲从和失望;没有忧伤和抱怨。有的应该是对胜利坚定不移的追求,对生活顽强拼搏的态度。

作为年轻一代的共青团员,我们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传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吃苦在先,坚持奋斗,完成自己背负的历史使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07临本附院班团支部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五日

第二篇:11级经济10班“学习雷锋精神”主题团日活动总结11级经济10班关于“学习雷锋精神”主题

团日的活动总结

赵红达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活动地点:文虎楼207

五、活动时间:2012年5月30日

六、活动人员:09级电子信息工程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