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上的讲话

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位来宾、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根据团中央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收集和反映互联网环境下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服务方面的问题、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促进社会闲散青少年健康成长出谋划策。首先,我代表团市委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出席表示

热烈欢迎。向给予本次活动大力支持的市直有关部门、大中专院校及社区居委等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青少年工作者,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青少年代表,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二是家庭教育缺失成为闲散少年出现的关键因素。一部分青少年父母忙于生计,没有更好地履行监护职责,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而父母本身素质不高,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导致了子女放任自流。以兖州红西社区为例,社区闲散青少年11人,经济条件一般的7人,占63.64%;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2人,占18.18%,低保户2人,占18.18%。除了家庭贫困之外,孩子的父母文化层次也偏低,初中文化以下的占到56%。因受家庭冷落,再加上在学校学习成绩差,问题孩子就企图通过反叛行为引起注意,而家庭对他的教育抱有放弃的态度,就令他更肆无忌禅,一步一步走下坡路。因此,孩子的性格也就转向孤僻,从而压抑个人情感,可又强烈渴望亲情关怀,导致个性中隐含很强的冲动成分,且有暴力倾向。同时,最新统计显示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一些闲散在社会的单亲孩子,由于在家庭中缺少父或母关爱,心理压抑等相同的遭遇和感受,彼此相互支撑、依赖的哥们义气成了他们精神需要。强烈的认同感给了他们畸形的自信和自尊,形成了小团伙利益,全然不顾法律的存在,什么坏事都敢干,最后构成了犯罪团伙。

三是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盲区。近年来,我市共青团、少先队等社会组织先后开展了“中国济宁青年发展论坛”、青年就业创业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等多种主题活动,均取得了较好实效。但由于闲散青少年处于社会边缘,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长期游离于各种社会组织之外,因此很难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这一群体一直处于各部门、各团体“都管又都不管”的尴尬局面,致使管理职责不明确,开展工作缺乏力度,政策措施不能落实。

四是不良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容置疑。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成熟定型,缺乏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加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部分社会闲散青少年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价值观产生扭曲,当他们的欲望因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满足时,又不能用理智去调整和控制,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变成危害社会的犯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