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罗湾乡新农村建设调研)

关注民生促进发展

——胡宅垄村发展现状的对策及思考

根据“蹲点调研谋开局,服务基层促发展”专项行动要求,在4月6日至12日到胡宅垄村进行了蹲点调研。通过活动,对该村近几年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今后发展方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胡宅垄村地处武义、永康交界,有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1134人,山林面积6743亩,耕地面积1234亩。2001年以来,该村先后出让700余亩土地用于工业开发,成功引进58家企业,目前与村相连的胡宅垄工业区已初具规模。依托工业园区的发展壮大,该村多渠道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全方位发展工业区配套服务,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道路。2010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5512元。

一、发展现状

(一)工业经济发展,助推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

由于村庄紧邻工业区,招工信息及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近几年,到工业区就近打工和在工业区及至本村开设餐饮、网吧、旅馆、超市等相关配套设施已经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粗略统计,2011年胡宅垄村有40%的劳动力到工业区打工,40%的劳动力以提供娱乐休闲场所或住房出租等相关服务业取得收入,20%的劳动力在家从事农业劳作。

(二)工业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逐渐加大,胡宅垄村也适时抓住了发展机遇。该村将村级建设规划与工业区发展规划相衔接,以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后勤服务为目标,大力实施村庄绿化、亮化、硬化等新农村建设工程,鼓励通过参与园区村配套服务供给,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三)工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由于胡宅垄村所处的特殊地理位臵,该村农民就近从事非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村结合我们正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每年拔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购买工业技术类书籍,提高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工作的职业技能。

二、存在问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村级集体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彻底改变原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拓宽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提高村留地及其他村级实体经济效益。以国家补助、集体自筹、村民集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大力提高村自主发展的能力。要增强村集体组织向园区企业提供优质配套服务的水平,大力推行规范化管理、长效化建设,促使企业和园区村实现双赢。

(三)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增加农民自主创业的热情

要彻底改变农民外出就业量上的增长,逐步提高就业农民的自身素质,促使低层次劳动力向高素质技术工人发展;鼓励农民利用先期获得的信息、资金、技术,有方向、有目标地为园区企业提供配套产品。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为农民创业提供首期帮助,力争实现园区村农民外出打工到创业就业的根本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