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党员积分管理 激发党员作用发挥——XX村党支部深化基层党组织引导下的村民自治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有关要求,xxx党委从20xx年起,选择xxx村作为试点单位,指导该村党支部探索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在激发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提升村级组织自治能力上取得了一点成效,也为我镇创新村级组织社会治理开展了新的有益探索。
一、实施背景
xx镇之所以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主要鉴于三方面的背景原因:
一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需要。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在农村而言,重点是如何提升村级组织的自治能力,而村级组织自治能力的提升,关键看党员队伍作用的发挥。当下正在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城创卫工作,急切需要全体村民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而在众多参与社会治理的人群中,党员队伍显然是核心和关键。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的探索,就是希望通过制度创新,有效提升农村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影响并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真正提升社会治理的整体水平。
二是农村党员管理的需要。目前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低文化、分散化等问题非常突出,较之于在职党员,他们在作用发挥上普遍存在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的问题,如何加强这支队伍的有效管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他们在村民群众中的政治威信和行为引领,这需要我们从制度上予以创新。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有效解决了党员作用发挥的量化问题,激发党员潜在的党性意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党建工作是否有生命力,关键看党的基层组织是否有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市委多次反复强调要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倡各级组织要在继承中善于创新党建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探索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正是落实上级组织的有关要求,加强我镇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需要,也是本届镇党委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工作系列之一,镇党委也寄希望在探索总结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在全镇推开,成为我镇基层党建工作的又一大亮点。
二、主要做法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一是党员日常行为,由无形转变为有形。开展党员积分管理工作,改变了传统的对党员提要求喊口号的方式,让党员在对照标准中自觉规范自身言行,逐步激发并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有的党员在参与积分管理后坦言:以前农村党员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现在有了积分管理标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目了然了。也有的党员慨叹:参与党员积分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党员的过程。试点村的绝大部分党员在参与支部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参与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不但把自家周边打扫干净整洁,还发动周边村民参与环境整治,为社会治理打下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是合格党员标准,由定性转变为定量。试点村推出的党员积分管理细则,基本将一名农村党员应该达到的合格标准都予以了罗列,所制定的内容既符合当前农村党员的实际,又切合中央对普通党员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党员参与党支部“三会一课”情况、党员帮扶弱势群体志愿服务情况、党员参与村级组织重点工作情况、党员有否违纪违规情况等等,这使合格党员的标准由理论化转变为具体化,同时由于这些标准经过党员讨论、党员认可,不拔高也不降低,所产生的积分也都经过党小组长记录、插组村干部核实、支部书记确认、公示墙公布,党员在“照着做”、“比着做”、“争着做”中,逐步树立起合格党员的标杆。
三是党员作用发挥,由潜在转变为显现。之前,由于缺乏具体系统的党员作用发挥考核量化机制,对一些带头作用发挥好的党员,无法以直观的形式去体现和衡量,严重影响了他们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而对少数表现一般的党员,也难以取得鞭策转化的作用。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后,特别是将党员的日常行为量化后,党员的正能量真正得到激发,党员发挥作用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因为积分的多少直接反映出党员个体的优劣,党员在积分的高低比较重,自发产生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激情,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得到新的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新的增强,村级组织自治能力得到新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