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感悟6篇

【篇一】

在全国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两会的胜利召开不仅是时代刚需更是民心所向,两会所传递的时代强音,需要关注,更需要读懂。

读懂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高度,彰显中国态度。“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高度赋予政府宏大的格局、崇高的境界和强劲的实践力量。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感染病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惜付出第一季度经济负增长的巨大代价,只为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安全。党和政府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顶”,这场疫情防控斗争充分彰显了这一点。从回顾4月4日的“全国哀悼日”情景,到两会上一分钟的默哀缅怀,不仅体现着党和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缅怀,而且昭示着党和政府化悲痛为力量、慨然前行的奋勇之志,必将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伟力,全国上下同舟共济、戮力同心,持续筑牢最终战胜疫情的巍峨长城。

读懂适应求措务实的变化速度,加大发展力度。“潮起逐梦海天阔,实干奋起正当时。”面对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面对我国发展中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年来首次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一变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让习惯用数字推演经济发展势头的人们感到了意外。不难看到,党和国家正是保持着清醒的战略意识和底线思维,秉持发展理念,取消全年经济增速指标,将经济增长细分到保民生、稳就业、脱贫攻坚等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中。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诸多新改变、新提法,与时俱进、求措务实,既是对当前国际国内风险挑战的充分考量,也是对促进疫后经济复苏、社会发展作出的准确回应,必定会激发更多热情、汇聚更多力量,创造发展新成绩。

读懂把握六稳六保的政策精度,提升为民温度。“民生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多次重点提到民生和就业,阐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时,将通常打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换成了“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将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作为谋篇布局的核心,掷地有声地提出了“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的要求,“饿着肚子”问百姓,用政府过紧日子换得百姓的好日子。党和政府发出的政策回应,满足了人民的心理期待,回应了社会关切,解决了百姓的诉求,必将激励全党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把践行党的宗旨变成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的真情怀,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读懂磨砺迎难而上的精神韧度,保持硬核强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提到要弘扬“蒙古马精神”,既是对草原人民的嘱托,更是对全国人民的激励。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讲到,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这是对“蒙古马精神”内核的深刻概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党员干部应继续发扬“蒙古马精神”,以“硬核”作风打“硬仗”,坚定信念信心,不畏艰难困苦,使出敢于斗争、敢于奋进的闯劲和干劲,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办法,永不言败、永不言弃,劈开波澜、斩却荆棘,跨越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只要我们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奋力前行,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一定能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话让人信心倍增,更让我们坚定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决心。乘借两会东风,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担当作为、稳中求进,为新征程开启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篇二】

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在作下一阶段工作部署时,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今年“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为下一步政务服务的改革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调整措施、简化手续”,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之下,要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政务服务绝不能“缺位”。一方面需要营造更为浓厚的“放管服”改革氛围,增强各部门改革意识,确保“放权”和“接棒”之间衔接顺畅。另一方面更需要提升服务水平能力,做到权责匹配、承接到位,确保下放事项“记得住”、“用得好”。

“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进一步完善线上服务平台。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强化政务服务创新,要充分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利用现有的“互联网+”、未来的“区块链+”等技术,打通平台之间的壁垒,促进各平台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发挥业务协同的最大效力,真正实现“数据跑路”取代“人跑腿”,提升群众办事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限制。报告指出,要“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经营场所登记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时最常遇到的障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房屋土地性质限制给个体工商户登记带了诸多不便。本次放宽经营场所限制,将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进入市场,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活力。

【篇三】

5月21日至22日全国两会相继开幕。为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我认真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直播盛况,李克强总理作了一个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到各个团组参加审议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各位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使权力,积极建言献策,展现了很高的政治素质和履职水平。这是一次民主团结、奋发进取、风清气正的大会。我也时刻关注着两会动态,关注两会的重点,关注代表们的提案,可以说感受非常多,也非常感动。一是这次全国两会非常地增信心。这次全国两会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召开。这是我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一个显著标志,凝聚气势磅礴的中国力量,发扬万众一心的中国精神,增强一往无前的中国信心。二是这个政府工作报告非常地接地气。这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起草历时间之长、篇幅最短的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但是“含金量”十足,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坚定发展信心、明晰中国前景、稳定外界预期,激发了中华儿女共建中国梦的信心和力量。三是代表们的意见建议非常地惠民心。代表们提案涉及生态环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各个领域,真实反映基层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关切,非常的惠及国计民生,符合群众的意愿。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一定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争做一名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

一是领悟两会精神。新蓝图鼓舞人心,新时代催人奋进。我一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使命感,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向前冲;进一步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坚持不懈做好各项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为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篇六】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从教育到医疗,从食品安全到住房保障,每一年的“两会”总能将各位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处在防疫情促发展的关键节点,今年的两会可谓“极不平凡”。“不平凡”在我们国家刚刚经历的这一场疫情防控的“大考”,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暴露出来的公共卫生短板值得我们的反思。一方面在大规模疫情初期应急应对情况相关经验缺乏、重视程度缺少、制度管理缺位;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资源储备下,区域互联、城乡互通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实现多方的平衡。这些都需要我们借助此次“两会”收获更多切中时弊的可行性建议。“不平凡”还体现在我们处在防疫情促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如何更好的按下加速发展的“快进键”,更值得我们的深思。一方面我们依然要慎终如始的坚持现有的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综合现实发展因时因势而异采取针对性措施;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经济回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出台各项政策,为企业的发展畅通“最后一公里”。

尽管如此,我们的党和国家在应对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交出了合格的答卷,我们也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来的问题只会是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阵痛期”,如蝴蝶破茧、凤凰涅槃,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如东方巨龙翱翔于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