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工作思考
依法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不断扩展监督渠道,丰富监督内容,完善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果,是人大监督工作的永恒主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目前人大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突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的针对性
多年来,我旗人大工作始终把监督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总结发展,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明显。一是监督的领域逐步拓展,监督的内容不断丰富,监督的重点日益突出。广度上,由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拓展到对“一府两院”工作和由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重点上,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了对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经济社会改革发展重大措施落实情况、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的监督。机制上,逐步完善了各项监督工作制度,使人大监督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监督方式逐步完善,逐步开展了执法检查监督、述职评议监督、个案监督、代表议政日活动等,并在监督程序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三是监督的主动性逐步增强,监督的力度日益加大。坚持对一些重点法律和工作连续进行监督,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使党委政府关注的、干部群众关心的一些大事和热点问题得到解决。但是,与宪法和法律要求相比、与外地人大工作先进经验相比,我旗各级人大监督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差距。突出表现在监督的重点不够突出,监督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必须在突出监督重点,增强监督针对性上下功夫。
一是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促进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保证,才能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大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为此,人大必须从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出发,在监督工作中紧紧围绕全旗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确定监督工作重点。就我旗各级人大工作而言,必须紧紧围绕促进“生态立旗、产业化强旗、工业富旗、科教兴旗”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深入开展专题调研,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审议通过相应的决议或审议意见,督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观念、体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全旗经济发展。
二是围绕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强法律监督。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司法公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目前,开展执法检查是人大加强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改进执法检查工作。在执法检查内容上,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有针对性。对涉及本地区当前的重点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发现执行不够有力且问题较多的法律法规,以及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应作为执法检查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执法监督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改进执法检查形式,力戒形式主义。开展执法检查活动,重要的是要深入下去,直接听取群众意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特别是注意抓好检查后的跟踪和整改落实的监督工作。对于那些不重视整改,甚至拖着、顶着不办,人大要敢于动真碰硬。二是敢于深查和追究执法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对执法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要只满足于纠正某些具体案件,一定要集中精力抓实质性问题。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典型违法事件,要一查到底,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加强对垂直部门、条管单位的法律监督。针对这些部门和单位因为不隶属于所在地行政管辖,主要负责人又不由地方人大常委会任命,易在法律监督上出现“盲区”,少数垂直部门、条管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法现象等问题。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注意加强对驻本行政区域内的垂直部门及条管单位的执法监督,力求在本行政区域内不出现执法监督的“盲区”。
个案监督,是近几年来地方人大在法律监督工作中探索出的又一种有效监督方式。我们应当把个案监督摆在重要位置,以个案监督为突破口来加强人大法律监督,保证法律正确有效地实施,维护公正司法。人大个案监督要突出重点,切实选好典型案件,既要监督纠正违法案件,又要依法追究违法人员的责任,只有把监督事与监督人结合起来,监督才能有力度、有效果。同时,督促司法机关进一步完善办案责任制和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用制度约束和纠正越权办案、违法办案,以及失职、渎职行为,促进公正司法。
三是选择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监督。人大是代表人民行使职权的国家权力机关,必须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监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所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内容,依法对有关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改进监督方法,完善监督机制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二是要加强人大常委会及其机关的自身建设。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关系到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人大常委会只有重视自身建设,才能发挥整体效能,依法履行好监督权。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通过加强学习,熟悉法律内容,吃透党的政策,拓宽知识面,以适应形势与任务的需要。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工作活力。加快机关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工作,引进激励机制。三是注重调查研究,掌握全面情况,了解人民群众的要求,提高监督质量。四是加强制度建设,使人大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五是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宣传质量。如通过新闻媒体,开辟人大专刊等,及时报送人大工作动态,宣传民主法制建设的情况。六是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立参政议政信箱,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民主法制的渠道。
人大常委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大胆依法履行职权,消除思想障碍,排除干扰和阻力,加大监督力度,既有敢于监督的精神,还有善于监督的水平,切实担负起保证宪法和法律有效实施的责任。
三是要进一步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要使监督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必须在组织上、人力上给予充分的保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年龄结构上应形成梯型化,这样,有利于人大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委员的知识结构上既要有广泛性和合理性,又要考虑到有无议政意识和议政能力以及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委员职业和文化结构的合理化,以增强权力机关的决策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还应逐步扩大常委会专职委员的人数比例,提高委员的专职化程度,保证委员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从事监督工作。在注意调整结构的基础上,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提高常委会成员的全局观念、政策水平和履行职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