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集团打造新三网融合

在移动互联网备受追捧的今天,移动医疗作为最重要的棋子之一,在经历了2014年的纷争逐鹿后,似乎将要在2015年火力全开,这块蛋糕无疑是香气诱人的(医药卫生论文发表,医学论文代发表),但却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吃到吃好,且吃得舒服爽快。

这一迷局的现有市场格局已经进入“诸侯割据”时代,跑马圈地是最明显的特征。从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bat到小米、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

具有强大保险基因的平安在这一战场中,在一定程度上被业界定位于“后进入者”,以一款在线问诊及健康咨询类手机app——“平安好医生”为切入口的平安健康产业布局随着移动应用的上线而正式拉开帷幕。

医网、药网、信息网的“三网融合”是马明哲10年前的梦想,10年后,中国软件运营之父的阿里巴巴集团前高级副总裁、现出任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王涛,开掘平安好医生移动医疗这一“梦想抓手”,战车正式启动。

对于这辆花重金打造的战车已经投入多少,王涛并没有透露,但是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未来平安倾集团之力投入健康医疗领域的资源将是百亿级别。

三层医生体系布局医网

对医疗资源有需求的人群整体可以划分为三类,分别为。不能正常工作的患病群体;拥有肥胖、吸烟、高血压等症状的亚健康群体(医药卫生论文发表,医学论文代发表);以及并无显性症状的健康群体。

“不同群体对健康的需求不同,但用户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常常盲目追求‘专家类’医疗资源。”王涛表示,不同于电子商务,医疗资源错配的失误成本较大,将不同阶段的群体进行精准匹配才能节省社会资源。“‘平安好医生’是让用户找到切入口,通过家庭医生模式对人们提供在线诊疗服务。”王涛说。

根据医疗诊断逻辑,“平安好医生”搭建了三层医生体系。其中,核心圈层为自建家庭医生团队,次外圈层为自建全类别专科医生团队,最外圈层为平安签约的全国三甲医院主治、副主任及主任专家医师团队。预计截至2015年年底,“平安好医生”签约的三甲医院副主任以上级名医将达到4000人,主治医生40000名,自建医生团队规模将过千人(医药卫生论文发表,医学论文代发表)。

此外,马明哲还曾提出了并未被广大用户所熟知的“万家诊所计划”,即投入500亿用10年时间开设万家诊所,以打造类星巴克连锁店模式的带有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装修标准和统一收费标准的“平安诊所”。王涛透露,2015年,这一计划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截至2014年移动医疗用户加起来才7000万,属初始阶段。”王涛表示,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中国的健康保险、商业健康险、移动医疗、健康管理将有飞速发展,其中大量的需求属于刚需。

在平安健康来看,吸引用户的核心是好的医生和服务,及时精准的治疗,玩的是钱和实力,平安前期的大量投入是构建用户认可的过程(医药卫生论文发表,医学论文代发表),移动医疗打的不是价格战而是服务战。

王涛表示,由于国家补贴,压抑了用户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未来医疗服务会越来越贵,名医是稀缺资源,高价值的服务必须由商业健康保险来兜底。当医疗资源走向市场化后,商业健康保险一定会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