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革新若干问题探索
江西山地广阔,资源丰富,是我省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优势。省委、省政府把开发山区,画好“山水画”作为一项战略措施,足见林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如何认识我省自然地理资源优势,利用这个优势,发展这个优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尚未能很好解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纠正了“左”的错误,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改革实践中,可以明显看到林业改革的内容、进程和变化。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讨论。
林业改革的初步成果和启示在短短几年内,林业改革的发展是异常迅速的。首先由传统经营林业的副业户,凭借劳动力和劳动时间的剩余以及生产技术优势很快发展为承包重点户,进而发展为以林亚为主亚的专业户,在生产发展的推动下又出现了以专业户为基础的各种联合体。目前,我省农村已涌现出林业重点户24194户,承包面积45.7万亩,’植树造林38.7万亩;专业户2101户,承包面积11。4万亩,植树造林8.1万亩;各种联合体1082个,共14459户,承包面积32,6万亩,植树造林15.9万亩,群众自留山4000万亩,植树造林198.7万亩。承包山和自留山共造林261。84万亩,超过了全省260万亩计划任务,占全省实际造林376。8万亩的70%。为了便于分类指导,制定有别的政策,我们根据林业生产周期长,生产环节的不同特点,将各类专业户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开发(造林)型”专业户,“经营型”专业户,“保护型”专业户,“利用型”专业户。“开发型”专业户多在人口多,交通方便的地区,一般只有荒山,没有资源,主要任务是植树造林,通常在幼林郁闭前间种二、三年农作物,生产水平低,一长短效益矛盾突出。“经营型”和“保护型”专业户,一般有间线利用和林地资源利用,经营的外延条件好,矛尼较少。“利用型”专业户多在地广人稀的山区,经济技术落后,但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当前我省主要是“开发型”专业户,“利用型”专业户甚少。
从专业户的发展过程和完成植树造林情况来看,林业生产形势是很好,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是有成效的。改革的实践给我们有如下启示:
一、林业生产力从“大锅饭”、“大呼隆”王国解脱出来,那种改天换地、创造新生活的爆发力是巨大的,必将冲击生产关系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而推进林业的前进和发展,各种生产责任制取代了“一大二公”、“平均主义”的生产方式,改变了只有国营林业、集体林业的一统局面,开创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以户(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专业户(家庭)林业,这种新型的家庭经济成了发展林业的主要经济形式;三、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冲破了“小而全”的自给或半自给经济的束缚,向着专业化、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发展展示了多经济成分,多层次结构更广泛的联合,形成区域性经济技术开发中心的前景,为林业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林业改革还只是刚刚起少,很不完善:专业户数量少,专业化程度低,全省各类林业专业户仅40822户,其中专业化程度稍高的专业户和联合体只有1656。户,仅占40%;发展不平衡,重点林区的赣州地区各类专业户只占全省专业户的8%;专业户类型单调,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这些情况表明,适应林业经济周期长特点的有效经营方式尚未能很好解决,林业的副业地位未能很好改变。发展商品生产推进林业经济体制改革一林业经济周期长,解决长、短经济效益的矛后,对林业专业户积极性的持久发展有着决定的意义。而林业改革的深入发展又只能在商品生产上开辟道路。当前,突出在我们面前有两个新的问题:一是巩固和发展专业户,引导它们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扩大承包经营的外延,丰富林业经济的内涵,不断提高商品率;二是引导承包经济稳步向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促进多成分、多层次的经济联合,逐步形成区域性经济技术综合开发中心。林业的商品基地主要在山区,改革的重点无疑也要转向山区,而且要采取“以开放促开发,促繁荣,促发展”的方针,才能推进山区商品生产的发展,振兴江西林业。
第一、推进大面积承包专业户的发展大面积承包,是发展商品生产,建设山区的根本出路。大面积承包的意义在于:用扩大面积来扩大资源可利用量,协调林业作业时间短,间隙时间长的矛盾,便于采用专业化的组织形式,作为一项产业集中投入劳动、资金、技术进行集约经营,开发多级多层利用,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承包者把开发山区,建设山区作为终身产业,进行长期经营。要指出的是,怎样认识随着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家一户的家庭经济突然成了农村经济的主体及其性质,是我们能否放手发展大面积承包专业户的一个重要认识间题。专业户是一家一户的家庭经济,但是,它根本不同于旧社会的个体经济,也不同于合作化前的小农经济,因为基本生产资料山地集体所有的性质并没有因为承包山、自留山而改变,它是集体经济与一家一户的家庭经济的结合,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一个有活力的经营层次。所以,我们要满腔热情地支持专业户的发展。我们也要看到,在大面积承包经营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种脱离国家控制的“离心力”。这正好说明,我们要加强领导,引导它们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同时,还要有一些鼓励和限制措施。比如通过合同,通过价格、税收、信贷,以及提供各种服务来进行指导。特别要提出,建立“资源税”、“开发税”,以低税鼓励“开发型”建设,重税限制掠夺性破坏和迫使无力经营者转让。
第二、逐步建立多经济成分多层次结构的综合开发山区的经济技术体系山区的优势是山地,有资源,但是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财、物、技术奇缺,综合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商品生产的起点很低,相应的,建设山区的起点也很低。为了把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成商品优势,进而发展为经济优势,
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农业区、从城市引进劳力、资金、技术、信息,或提倡城市向山区投资、投劳、投技术、投设备,发展承包荒山造林、改造次生林,开犬林别仁产,综今利用森林资源、林地资源、水资淖、旅游资源等。可以单独承包经营,也可以联合办场(厂)。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另一方面,要按生态工程建设新的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建造自身的有序结构和层次,充分而有效地分层分级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进行能量循环和物质转移的高功能效率与高生产效率的统一系统。人们摸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序结构和层次而进行重建人工生态系统的工艺体系,就是生态工程。这种“工艺”表明人类在认识自然、刊用自然、改造自然方面的一个重大进展。按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搞好林业技术改革发展林业生产力,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是林业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林业改革的基本目的。林业劳动生产率是林业生产力的综合反映,显然,林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作用,只能以林业劳动生产率来体现。然而林业劳动生产率很低,经济效益也很差,林业产值仅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5.6%,这与林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是很不适应的。改变这种状况,要从战略上决策。
第一、把林业置于科学基础上任何物质资料的生产,都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过程。林业生产是劳动力利用生产资料作用于自然力的过程,林业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的结合。发展社会生产力,有效地利用自然生产力,科学技术就成了决定的因素。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0一80%是靠科学技术。因此,我们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林业生产力,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打好基础。比如,按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条件,进行林业现代化建设区划;逐步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森林生产力研究;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生态工程研究,良种建设,建立科学技术管理体系等等。总之,要把提高林业劳动生产率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林业技术体系联系起来决策,力争在本世纪内,使传统经验,经营粗放,生产原始,结构单一的物质技术体系转到以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系列化、信息化为基础的物质技术体系,实现中国式的林业现代化。
第二、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科学文化水平低的劳动者,不可能创造高的林业劳动生产率。这也表明,开发山区甚为紧迫。一方面,在开发山区的过程中,把科学文化带进山区,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发展林业教育,特别要大办初级林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不断向山区输送“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