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成本与效益研究
一、绪论
当前,文化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面临着新要求。随着我国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市场的不断繁荣,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迅速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和各种新型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迫切需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方式不断更新,创新管理模式。
二、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概念界定
(一)文化市场。“文化”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词汇,一般来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文化是指:人们在历史长河生活中勤劳收获的物质与精神之胜利果实。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在历史实践中的反映。中国有着几千名的文明历史,自然而然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国家。在我国,文化市场主要包括了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市场、演出市场、娱乐市场、互联网文化市场、印刷业市场、艺术品市场、文物市场等多种类型。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依据文化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的规定,本办法所称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是指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文化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
三、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成本
政府对社会要进行监管,而在监管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多样化的消费,这些消费就形成了行政成本,文化执法管理的成本就包含在这些成本之中,属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的组成部分。
(一)经费开支。维持一支文化执法队伍所必须的经费开支,建立一个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机构,维持这个部门的运转,财政必须为此付出一定的成本。
(二)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共有文化市场法律、法规、规章近50部,包括文物、娱乐、演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互联网、新闻出版、版权、广播电影电视等领域。在现阶段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中较为常用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等。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文化市场进行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完善文化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
(三)执法人员。执法人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执法成果的水平高低,根据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要求,文化执法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个人修养。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文化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装备设备。执法装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执法质量的高低,文化执法队伍的硬件设施建设情况,对文化执法队伍战斗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完善配强各级文化执法机构的装备设备。因此,执法设备也是执法成本之一。
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效益
效益,一般来说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效益表面上是指通过某个行为获取一定的利益,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法学中还没有明确定义行政执法中的效益。成本和效益属于因果关系,行政机关在投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效益,这个效益可以是经济上的,亦可以是精神上的,这就是行政效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有效净化文化市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的的首要任务就是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各级各地区文化行政执法机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政,积极履行职责,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通过对文化市场的执法管理,可以有效的达到管理目的,净化文化市场,促进文化市场繁荣稳定。
(二)有效提高文化行政执法水平。管理规范,执法才有力度。文化执法是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执法的有序开展,主要是由于行政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当然随着文化执法的不断实践和推进,其也在促进着整个社会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
五、文化行政综合执法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影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效益的内在因素。
1.法律法规方面。我国文化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是十分健全,相对较为落后,不能跟上文化市场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当今社会网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加突出了法律的滞后性这一特点。在依据现阶段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执法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这样就相对会影响文化执法过程中的效益。
2.执法素质和意识。部分文化执法人员自身的法律理念不够深刻、对法律法规的了解、掌握不慎、理解不透彻,在执法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法规,个别素质不高的执法人员为了达到目的采取过于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致使法律的威严收到了损害。这当然也会影响文化执法所取得的效益。
3.硬件设施较为落后。文化执法作为行政执法中相对较为弱势的执法力量,存在着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相对不够重视的尴尬处境。政府部门不重视,财政资金自然落实不到位,这就导致了文化执法的执法装备、执法车辆等跟不上执法任务的需求。这对文化执法效益也产生重大的影响。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马凯.行政立法监督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5]张悦.法治的社会成本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6]曲攀.行政立法的成本与效益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