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最新

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刘明团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中流砥柱,我国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都比较薄弱,这其中尤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不强、企业治理模式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欠缺等,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但会影响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会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中小企业需要依据自身特点,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改善控制技术,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提高内部控制能力与水平。【关键词】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

【abstract】

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playanimportantroleinournationaleconomy,andtheinternalcontrolsystemisanimportantguaranteetoregulatetheinternalmanagement,improveenterpriseeconomicbenefits.atpresent,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theinternalcontrol,thereexistmanyproblemsintheestablishmentofthemechanismandoperation,tobesolved.thisarticlecarriesonthethoroughanalysistothis,andputsforwardthewaystoimproveandperfecttheinternalcontrolproblems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

【keywords】

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internalcontrolproblems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机制建立和运行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而如何健全和强化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但关系到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秩序的稳定。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多数中小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从而出现了内部控制环境紊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目前的中小型企业来说,企业的管理者和内部控制的实施者素质普遍较低,受过高等教育的管理人员比例很低

-1-

或未得到合理使用,缺乏定期的管理学习和培训,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实施停留在低浅的层面,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可有可无,尽管有些中小企业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是内部控制也没有严格执行,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从根本上流于形式。特别是在一些家族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内部控制实施部门人员中亲朋好友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种状况造成很多领导对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规等不懂却独断专行,作为内控制度的实施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与运用存在很大程度的障碍,有些连正常的业务都处理不好,更无法谈及实施好内部控制。使得在中小企业中很难建立和推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很多中小企业虽然在形式上设臵了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并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了各管理层级的工作职责,但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实际运行中,内部人为的控制现象严重,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3.企业文化建设意识薄弱。在我国中小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文化,即使规定出各种规章制度,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执行氛围,没有很好地将企业制度与文化、习惯、行为标准结合起来。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且缺乏有效的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有效保证,是使内部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活动是针对关键控制点而制定的,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未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未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上,未有规范的授权审批的制度,没有将不相容职务有效分离。由于中小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紧张,造成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业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等不相容职务发生重合。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没有建立,甚至一些小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由一个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出具的会计报表及一系列的会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销售人员既销售产品又收取货款,会计人员既管钱又管账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设臵“小金库”,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恶意逃避税收等。所有这些,都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密切相关。还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书面文件资料,尤其是原始记录对实物资产的控制缺乏效力。财产清查没有形成清查期限、清查程序不明确,企业长期不对账、财产不盘点,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

-2-

(三)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

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制定出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明确内部监督机构与其他内部机构在内控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机构的程序、方法和要求。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切实执行且执行的效果如何都需要监控,内部控制监控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内部审计。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颇多:

1.没有形成制度化,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内审人员,许多企业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形同虚设,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对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产生了负面影响;

2.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审计人员由会计兼任,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3.审计和稽核的范围有限,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

4.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发言权。内部控制监控的另一个有效手段——内部控制评价,在我国更是没有能够很好的发展起来。

(四)风险评估缺乏

风险评估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又一环节,也是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要参与市场竞争,必然要面对风险。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的改变,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1.缺乏风险意识。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很差,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往往出于自身的多年经验作决策,没有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基本上没有涉及到风险事前控制机制的建立,都是直到企业遭遇某风险时管理层才意识到要想办法解决,这样很容易让企业陷入危险的困境,情况严重者很有可能遭遇破产。另外,中小企业本身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面对外部环境中的威胁和压力,中小企业的抵抗力很薄弱。可以想象,假如中小企业管理层不考虑风险因素,那么企业的生存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2.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如果中小企业管理层没有风险意识,不重视风险管理,自然也不会制定控制风险的相关措施。而且,我国大型上市公司尚未制定并实施有效统一的风险评估体系,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则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因素,风险评估是抽象的概念,即使是制定了具体的评估标准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会让管理层认为风险评估也不一定管用,自然就不会花大量成本进行风险评估建设,从而削弱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没有形成法制制约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是中小企业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臵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贯彻和执行以及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虽然我国的经济立法已经有了基本的体系,但其执行力较差,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具体的标准,致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认识和重视,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只是设臵了形式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未能真正发挥各项机构的职能。对一些给国家或者股东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惩罚力度不够,弄虚作假的责任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6]王宁.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7]陈艳冰.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中国外资,2012,(09)

[8]潘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解决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0(49).[9]梁淑文.企业内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j].现代商业,2011,(23):93-94.[10]赵建蕊.加强内控规范实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现代商业,2011,(15):21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