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我县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大力度扶持我县民营企业的建议

民营企业是我县工业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我县国民生产总值的50%,提供了70%城镇就业岗位,转移了80%以上农村劳动力。可以说,民营企业对我县的财政贡献和解决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由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县民营经济面临改革开

放三十年来最严重的困难局面,如何扶持和保障民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须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

一、当前制约我县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软环境建设仍有待改善。在新的经济困难面前,仅仅依靠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以及单纯地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是难以摆脱困境。如何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如何借助于市场调控的方式,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尤为关键。目前,我县民营企业还担负着较为沉重的部分税费,虽然县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缓解困难,但力度还不够。我个人认为,从决策层面来说,对民营企业倒闭增多的现象,应该持警惕态度。为了防止我县民营企业倒闭面的扩大,我们应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加强民企与银行、担保公司之间的信贷联系,拓宽融资渠道,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外,政府在给企业创造良好的软环境方面还不尽人意。部分民营企业遇个别权力部门窗口单位吃、拿、卡、要等现象有所回潮,企业家怕打击报复,只能忍气吞声,从而更助长了歪风邪气。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办事拖拉,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也都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

4、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政府和银行“扶优扶强”的货币政策导向使得民营企业生存环境处于劣势。虽然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具体放贷对象并不强制,但从各商业银行放贷来看,民营中小企业信贷增速明显低于其他类信贷业务。近几年,各金融机构的存款从2005年的50.13亿元增长到2008年10月的100.34亿元,存款量在不断增加,而贷款增量却进展缓慢。200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42.85亿元,贷款量未达全省和全国水平,每年度存贷也均不到45%,与全省约70.9%,全国约74.9%的存贷比例相差甚远。而在我县信贷结构中,民营企业的份额不到8%,加剧了县域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民营企业正常生产性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金融信贷投放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县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瓶颈”。

除上述企业的外部原因之外,就我县民营中小企业自身而言,也有许多结构性问题,主要是企业体制和组织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技术含量不高,开发能力不强,缺乏竞争力,盲目投资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现已累积成阻碍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在经济发展进入“冬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