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职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需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紧跟时代要求,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955年9月,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著名论断。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成就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同时职工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各种矛盾复杂化,这些新情况赋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跟不上新形势发展变化,出现萎缩、不作为现象,逐渐暴露出与企业发展不和谐的问题,亟待我们研究和解决。
一、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呈逐步被削弱的趋势。有的企业领导干部认为组织、宣传、工会等党群工作是非经营性工作,是无用功,增加内耗,影响和制约日常生产经营工作。政工人员的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工资待遇普遍低于同级业务技术人员。个别政工人员甚至受到歧视,导致很多政工干部寻求机会改行。同时,在企业机构改革中,政工人员通常是精简对象,岗位的不稳定性导致吸引力下降。因此,年轻干部普遍认为“搞技术,有前途;干政工,没出路”,政工队伍欠缺新鲜血液。
2、部分企业选配人才存在思想误区
由于政工岗位入口宽松,出口不畅,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相比,欠缺良好的专业背景,理论水平相对较低。有的年轻政工干部希望通过个人努力考取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资格证书,但得不到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制约着人才的全面发展,一些喜欢政工工作、综合素质较好、了解企业情况的年轻人因身份、学历、用工制度等因素不能进入政工队伍。导致政工队伍的后备力量储备不足。
3、普遍存在对政工人员再教育不足
有的政工干部虽然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容易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工作创新力度不大,工作底气不足。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投入不足。往往不惜重金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却把政工人员拒之门外。二是企业组织政工人员的培训往往局限于职称教育,培训渠道单一,学习形式简单,而且断断续续,收效甚微。三是政工人员对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认识不足,未能准确掌握不同群体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新时期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企业的改革、发展相同步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着眼点,结合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来开展。企业应该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政工人员要站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员工所接受,从而与企业的改革、发展同步推进。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探索改革新路
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种种不适应和必须改革的紧迫性。在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创新思想运用到实践中,探索新道路,开发新载体,积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服务意识
面对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观念、素质、能力三者都需要提高,但首要的是在于观念的转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树立“公正廉洁,内外兼修”的形象,而且更应该强调“服务”的观念。应该站在企业发展的立场上,尽其所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从服务中得到企业各层面的理解、支持。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和平和的心态,弱化“教育”“说服”色彩,增强服务意识。
4、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帮”上下功夫
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在“帮”上下功夫。要帮助员工正确认识形势,增强信心。帮助员工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帮助员工了解具体政策,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还要帮助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凝聚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是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出发,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思想实际,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如在企业各项改革过程中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这就需要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不同层次人员的情况,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
四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大胆借鉴和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最新的管理方法。加强对职工的思想宣传和引导,也能够给职工了解新知识、学习新技术、增强工作本领提供舞台。
总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借鉴性与主动性相统一,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