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汇报材料
某某县某某煤矿
关于安全设施竣工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验收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某某县某某煤矿全体干部员工向莅临我矿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现场验收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矿于2008年6月批准开工建设,至2012年3月各项工程按照《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的要求建设完工。2012年6月20日,市工能委对我矿进行了联合试运转现场验收,2012年9月25日,某某县县工能局以县工能通[2012]76号文转发市工能委《关于对某某县县某某镇某某煤矿联合试运转的批复》,矿井开始进入试运转后。联合试运转期间,矿井各大系统和安全设施运行正常,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下面,我就矿井建设工程完成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矿井概况
我矿为整合矿井,设计采用平硐开拓,平硐标高为1708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t/年。矿区面积3.0132km2,设计可采储量为610.8万吨。设计可采煤层四层,分别是6-
3、
8、
16、20号,根据煤层的层间距,划分为上中两组煤,6-
3、8号煤层为上组煤,
16、20号煤为中组煤,两组煤间的层间距为110m。经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6-
3、8号煤层在1708m标高以上有突出危险性,煤层自燃倾向性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性。首采区为11采区,布置在上组煤,首采工作面布置在6-3号煤层中,采区内采用集中联合布置。矿井
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普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主要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
二、矿井建设的各项批复情况
根据黔煤办[2006]97号《关于毕节地区八县(市)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批复意见》,我矿由原某某一号煤矿和坐窝煤矿整合而成,为整合改扩建煤矿。
2007年10月,我矿取得了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某某县县某某镇某某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5200000731796,生产规模:30万吨/年)。
2007年11月,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贵州鑫楚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某某县某某煤矿(整合)开采方案(设计)》。原贵州省煤炭管理局于2007年12月4日以黔煤规字[2008]428号文予以批复。
2008年5月,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贵州鑫楚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某某县某某煤矿安全专篇》。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水城监察分局于2008年5月11日以黔煤安监水字[2008]108号文予以批复。
由于原设计不能满足二个安全出口的要求,2011年11月,毕节地区地方煤矿勘察设计队编制完成了《某某县县某某镇某某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贵州省能源局于2011年10月以黔能源煤炭
[2011]622号文予以批复。
2011年11月,毕节地区地方煤矿勘察设计队编制完成了《某某县县某某镇某某煤矿安全设施设计(变更)》,贵州煤矿安全监督局毕节监察分局于2011年12月以黔煤安监毕[2011]217号文予以审查批复。
2012年8月6日,毕市工能复[2012]138号文批复我矿进入联合试运转。
三、各系统情况
(一)矿井开采系统
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开拓,主平硐设计采用砌碹、锚网喷支护,净断面均为11.4m2,担负进风、运煤、运矸、运料任务,采用穿层布置,掘进272m后变方位为29°,+3‰倾角继续掘进526m,布置井底联络,与采区回风上山贯通;行人平硐采用砌碹、锚网喷支护,净断面均为11.4m2,担负进风、行人任务,采用穿层布置,掘进268m后,以61°方位,25°倾角掘材料斜巷,揭穿8煤层至其顶板10m,以57°方位,-13°倾角掘运输上山,至1708m标高落平,布置73m平巷采区回风上山与相通;回风斜井采用砌碹、锚网喷支护,净断面均为8.8m2,作为矿井专用回风之用,掘进100m至+1803.65m标高后位于6-3煤层顶板10m位置,然后以29°方位、-14°倾角掘进回风上山,至+1728m标高布置斜巷与主平硐、运输上山贯通,形成通风系统。
首采面110601工作面、备采面110602工作面均布置在6-3煤层中且已形成。掘进工作面布置在8号煤层中,分别为110802运输、
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二)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装备fbcdz-8-no23b型矿用隔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其中1台运行、1台备用。每台通风机配用防爆电动机2台,电机功率为2×160kw,电压为660v,风量50~100m³/s,静压500~3100pa。
采煤工作面实行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压入式供风,并完善了双风机、双电源。设计矿井进风量为3600m³/min,实际进风量为3684m³/min,矿井各巷道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三)排水系统
矿井初期设计为平硐开拓,水沟自流排水,初期不设水泵房及水仓,不采用机械排水设备。主排水沟沿主平硐、行人平硐、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的一侧布置,为梯形;主平硐、行人平硐水沟上宽350mm,下宽300mm,深300mm,断面积0.1㎡;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水沟上宽300mm,下宽250mm,深200mm,断面积0.06㎡。矿井污水由井口沉淀池经两路∮200mm、∮250mm的弹簧软管排至地面污水处理厂。排水系统:
采掘工作面淋水(自流)→工作面运输巷(自流)→区段斜巷(自流)→主平硐(自流)→地面(自流)→地面污水处理厂。
(四)提升运输系统
回采煤:采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采面运输巷(刮板输送机)
→采面运输巷(皮带输送机)→溜煤斜巷(自溜)→运输上山(刮板输送机)→采区煤仓→主平硐(防爆特殊型电机车、3t底卸式矿车)→地面卸载站(皮带输送机)→地面煤场。
掘进煤。按进入主煤流考虑,掘进工作面(翻斗矿车)→材料斜巷(提升机)→主平硐(防爆特殊型电机车)→地面煤场。
人员。从行人平硐入井然后进入各工作地点。
(五)供电系统
一)矿井双回路
矿井设计采用10kv双回路电源供电,一回路主供10kv电源取自某某35kv变电站,导线lgj-95,供电距离约4.8km;另一回路10kv电源取自水东乡木城35kv变电站,导线lgj-95,供电距离约24km。
二)地面供电
1、在工业场地设置10kv变电所,安装2台为500kva的s11-m-500/10/0.4型变压器向地面工业广场生产、生活用电设备供电。
2、在风井工业场地设立1座10kv变电所,地面变电所采用10kv电压向风井变电所双回路供电,变电所内设2台动力变压器为s11-630/10/0.69,正常时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以660v双回路向通风机房、瓦斯抽放站等动力负荷供电。
三)井下供电
地面变电所采用10kv电压向井下双回路供电,井下电缆选用两回myjv223*70铠装电缆、沿主平硐敷设至11采区变电所。采区变
电所内采用2台kbsg-200/10/0.69型变压器(一用一备)向井下局部通风机供电;采用2台kbsg-500/10/0.69型变压器向井下其它用电地点供电;采用1台kbsgzy-630/10/1.2型变压器向井下采煤机供电,井下供电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矿井建设期间,未发生重伤以上事故。通过联合试运转,各系统运行正常,安全设施设备可靠,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矿井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矿是整合技改矿井,部分巷道是利用原系统老巷道改造完成,基础较差;首采面原设计为炮采工作面,在各项系统建设基本形成的情况下,因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而提升为机采面,各系统有不到之处,希望多提宝贵意见,我们诚恳接受并认真落实整改,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某某县某某煤矿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