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务实创新 不断提高镇人大工作规范化——镇人大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镇地处*县城西南*公里,面积*平方公里,辖*个行政村,*个新型农村社区*个村民小组,*户,*万人。现有人大代表*人,其中市人大代表*人,县人大代表*人,镇人大代表*人,镇人大办专职工作人员*人。近年来,镇人大主席团在镇党委和上级人大的正确领导下,紧扣民生民主主题,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县镇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使“小机关”发挥“大能量”。特别是省里及时出台了*意见,从体制机制各方面给我们“鼓劲撑腰”,大家都感到乡镇人大工作的春天来了,抓人大建设有了“底气”,抓人大工作有了“豪气”。今天,我结合四年镇人大工作的思考和实践,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搭建履职平台,让代表有“家”可回
“代表代表,散会就了”,这曾经是群众对乡镇人大代表的印象。人大代表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否则为民代言就是一句空话。但在平时尤其是闭会期间,群众务农打工难得见到代表,代表也没有公共场所接待群众,代表和群众之间隔着一层“玻璃墙”。因此,我们在县人大直接指导下,在镇党委大力支持下,建立了“*镇人大代表中心活动室”,做到“六有”:有固定场所、有牌子、有设施、有固定人员、有工作制度、有台账档案。同时,将*名乡镇人大代表分为*个代表活动小组,轮流回到“镇人大代表中心活动室”,在“家”中与选民面对面交流,打破了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玻璃墙”,使代表听得见群众的声音,群众看得见代表的身影。同时,对于收集到的问题,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梳理,作为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今年初,小栗园村有群众反映,一个生产组因缺少便民桥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接访的县代表在人代会上作为建议转交到县交通局,目前,该组的便民桥已经建成,解决了*名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村民们高兴地编了一句顺口溜:“代表代表,权力不小,依法履职,各方叫好”。
二、组织履职活动,让代表“有事可干”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注重履职考评,让代表工作有压力
针对有的代表在选代表时很积极,一旦当选又不见人影、不好好履职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代表履职的管理和考评。一方面,建立了代表履职档案。客观真实记录代表联系选民、参加培训和出席会议、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参加调研、视察以及代表小组活动等情况,这份档案就是代表交给群众的“成绩单”,作为评选优秀代表、连选连任的重要依据。结合建立履职档案,我们还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每位代表每年必须参加一次专题调研活动、参加一次接待选民活动、提出一条有价值的建议或意见、办好一件民生实事。另一方面,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县人大专门下发了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的实施意见,镇人大对述职形式、内容、方法步骤、结果运用等作了详细规定,每年安排近四分之一代表在原选区向选民口头或书面述职,并接受评议,做到一届内每位代表至少向选民述职*次。考评就是“指挥棒”,人大代表称不称职,履职档案有据可查、人民群众直接评价,有效激发了全镇人大代表的履职热情,形成了争先进、比贡献、看成绩、展风采的履职氛围,镇里每次组织代表活动,以前经常请假的农民代表都踊跃参与,有时甚至需要分期分批安排,代表提交建议的数量和质量也实现了“双提升”。
总体而言,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兄弟乡镇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我们有信心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次会议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遇。我们一定会把会议精神带回去、把兄弟乡镇的好做法好经验带回去,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乡镇人大工作的更好发展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