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感想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感想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唱响唱好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四季歌,使农村成为吸引乡土人才返乡干事创业的、激情燃烧的热土。
春耕。人才引进需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乡土人才引进应像春雨一般知才情、解才难、顺才意,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立足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实际,以乡土乡音乡情为纽带,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集聚,实现乡土人才来源多样化、多元化。通过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搭建更实用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全力营造爱才、重才、惜才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吸引一批热爱农村、思想情绪稳定、具有三农专业知识和较强示范引领作用的农业农村人才。
夏锄。人才培养需拒绝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传统的乡土人才整体文化层次并不高,大部分通过自学或师承获得专业技术。因此,新形势下的乡土人才培养最忌对牛弹琴,不切实际,必须立足新时代农业农村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实施订单式培育,着力健全农业院校基础教育、乡村一线岗位训练实践、农技等专业人才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各地内部培养和对外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循环往复、逐次递进、螺旋上升、贯穿全程的乡土人才培养科学链路。
秋收。人才使用需合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乡村振兴离不开各类乡土人才的密切协作与鼎力支持。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乡土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要持续完善乡土人才激励计划。强化政策服务,政策支持,持续教育乡土人才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步合理优化薪资福利结构,持续开展青年乡土安身、安心、安业工程和老同志关心工程,引导他们在一线建功立业。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引导人才进一步转变思维、明确思路、创新创造,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数字农业、特色产业、文化传承、农村电商、网络直播等新兴领域大显身手,在绿水青山间挥洒汗水。
冬藏。人才回流需呼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来源,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方水土养育出的人,最能适应这方水土。家乡熟悉的环境才是乡村人才的孵化器,不是从这个孵化器里走出来的乡土人才,只能是某个方面的专业人才、技术人才,思维方式、情感的寄托的残缺不是书本上、课件上、视频上就能够补足的。因此,乡土人才培育决不能走脱离故乡环境的逆家乡化之路。因而要探索建立在外本地人才信息库,在此基础上建立镇、村干部人才对接制度,借助传统家乡节日、传统风俗习惯,联合农业农村、工商联等部门,与在外人才常联系、常交流,以增强其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力留住本土人才,并吸引本土人才回流,形成人才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生动局面。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感想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专题研究,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这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每一项工作,都是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既长远谋划、宏观设计,又狠抓落实、一抓到底。一系列决策部署,层层递进、渐次展开,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样的国家制度这一历史性课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战略谋划、系统思维、历史担当。
有力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壮丽蓝图。这次全会与时俱进地对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13个方面的制度进行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必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更加有效应对前进征程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迈入新起点、开辟新境界,书写出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
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们不仅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且要不断改革完善各项具体制度、机制,使之更加成熟定型。这次全会着眼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构建起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更加超越了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固有模式,将使全世界更好了解为人类美好社会制度提供的中国方案。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制度建设的关键性重于泰山,但它又恰恰不太容易量化,搞刻意的量化有时会形式主义化,搞不好反而出现副作用。对这些天然的难度我们不可回避,而应加强防范。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恐怕是要把制度建设各个环节的高度责任感充分激发、调动起来。
制度建设的中间环节是有很大主观能动性的。所有人和所有机构都要对制度建设的实际效果负责,而过程展示应当处于次要点。为了保障这一建设的高质量,以人民为中心需要不断具体化、杠杆化,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参与制度建设的评价体系。一个具体制度建设得好不好,应付上面的检查或许相对容易,但是让人民群众也给打高分,就必须实打实地做出成绩,带给人民群众足够多的获得感。
五中全会让我们感受到党中央加强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坚定决心,我们真诚希望全党和全国在各个层面上全力行动起来,把这一伟大的建设共同推向不断前进、造福当代的中国人,也造福我们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