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中行为安全理论运用探究
【摘要】煤矿生产系安全事故的多发领域,尽管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但根据调查统计可知,由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所引发的事故数量占很大比例。因此,行为安全管理对现代煤矿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日趋成熟的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有着突出的应用效果,有效降低了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论文基于行为安全理论,就行为安全管理同煤矿生产管理的融合应用展开了探讨,以期对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提升有所裨益。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行为安全理论
1bbs概述
多项煤矿事故调查显示,人的现场行为的不安全性系煤矿事故的主要诱因。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中,由人员行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比达90%,因此,不仅国家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国内矿业的整合力度,同时,国内相关学者专家也针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行为安全管理(bbs)这一解决方法[1]。多项研究表明,运用bbs不仅能有效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同时,还使得矿工的行为安全性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保证煤矿生产安全有序进行。因此,一些专家和煤矿生产技术人员认为有必要必须要将bbs同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相融合[2,3]。鉴于此,本文基于煤矿安全管理对bbs的特点与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如下分析。
1.1bbs的基本流程。据调查研究,行为安全对于职场人员的行为以及企业的安全绩效具有一定影响。bbs是一种通过系统观察、合理纠正人们在工作现场中的具体行为表现,避免因不安全行为造成各种现场安全事故的管理流程。在实际应用中,bbs的基本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四点:第一,目标行为。所谓目标行为即确定有潜在安全危害和质量风险的关键行为,这些行为是核心观察指标。第二,行为观察。bbs涉及的行为观察主要指由观察员负责对员工在工作现场做出的各项行为进行不定期观察与直接纠正,同时,汇总观察到的行为数据,以供后续总结分析。第三,行为干预。行为干预主要指bbs领导小组基于观察数据分析结果制定行为原因或结果的干预策略。第四,评定业绩。评定业绩系bbs的最后流程,主要内容有统计分析各项行为观察资料、评估安全绩效,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最优的改进建议。
1.2bbs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价值分析。截至目前,国内部分煤矿企业已经将bbs引入煤矿安全管理领域,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配套的行为安全鼓励与考核体系。最终结果表明,通过实施bbs,矿工对于安全作业行为的安全绩效有了更确切的意识,其安全行为意识也有了显著提高,这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2煤矿安全管理中bbs的实施步骤
2.1前期准备阶段。
2.1.1组建bbs领导小组。组建一个由煤矿企业正职领导、安全生产主管人员、矿工代表和一线生产班组长组成的bbs领导小组,负责bbs管理程序的制定、管理、维护以及bbs执行状况的监督等[4]。
2.1.2bbs培训以bbs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为培训对象进行bbs培训,内容包括bbs的执行过程、bbs实施问题的解决等内容。
2.1.3安全行为评估。审核企业安全数据,深入一线做现场调研,基于安全形势信息开展abc模型分析,科学评估煤矿生产安全绩效,有效评估可影响bbs的主要因素,同时,听取员工建议,进一步明确煤矿企业高风险工作区域以及现场一线员工的培训需求。
2.1.4制定改进目标。以安全行为评估结果、煤矿年度安全目标为参考基础,制定适当可行、清晰明确、期限合理的bbs改进目标。
2.1.5确定安全价值准则。明确、推行安全价值准则,以此来达到管理层与一线矿工适应并且掌握安全合作方式的目的,提高bbs实施水平。
2.2观察阶段。
2.2.1定义关键行为,制定观察表。进入观察阶段后,bbs小组应深入一线,调查矿工不安全行为所在区域、发生频率及其危害程度,同时,根据煤矿生产岗位说明书、事故调查报告和一线优秀矿工的经验等确立煤矿生产岗位和各区域的关键安全行为。关键行为应具备可度量、可控制、可观察和特定可靠等特点。待确定关键行为后,bbs小组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简便、清晰的安全行为观察表,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纠正。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关有利.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7(3):213.
【4】梅春辉.煤矿安全管理中植入行为安全理论的实践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9):88-89.
【5】崔叶南.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与评价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纳税,2018(2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