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债权债务财务风险分析
1债权债务管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企业的债权债务是企业在日常交易、事项中形成的一种权力义务。债权债务的发生一般直接与资金相关,企业的债权债务的变法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影响资产使用率,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息息相关。随着企业债权债务在企业资产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债权债务的管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1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国有企业加强对债权的管理,有利于企业尽快地把流动债权变成货币资金,从而保证了企业有足够的货币资金用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另外企业加强对债权的管理,对债权进行信用期内和超信用期的债权分别管理,在对信用期内的债权正常催收,着重加强对超信用期的债权的管理,对拖欠时间较长的客户,要加强对其运营情况的跟踪了解,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追回债权,可以减少坏账的发生,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次,债务是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加强对债务的管理,能有效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债务分为有息债务和无息债务。对有息债务,是一次借入还是分期多次借入,对利息支出的影响比较大。对无息债务,如果企业偿还债务的信用期限时间越长,企业就能利用资金进行更多的经济活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降低企业自身的融资成本,但也并不绝对是企业履行应付债务的时间越长,就越有益,如购买信用期内折扣销售的商品,如一个企业的销售政策为“2/10,1/2,n/30”,企业选择第10天付款的话,则相当把这笔债务做了期限20天,年利率为36%的短期投资。因此为了给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收益,就必须做好债务管理工作,从而保证企业资金效益发挥的最大化。
1.2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状况。规范的债权债务管理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现状,能够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规范的债权债务管理可以防止企业通过债权债务的调整来达到虚增或隐去经营业绩,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如有的企业在完成当年的利润考核目标后,对超过部分的收入不再当年确认收入,而是通过往来账款来核算,以达到预期的利润目标。规范的债权债务管理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业务,方便企业利益相关者真实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通过加强对债权债务业务活动形成的监督和管理,对债权债务业务活动的时间、金额、具体内容详细记录,特别是合同和借据等资料,一定要双方盖章签字的原件附在凭证后,以防日后对方赖账时可以作为有效证据。详细完整的债权债务信息记录,方便企业及时对债权债务的收回和支出,避免违约事件的发生。
1.3为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国有企业的重大项目决策是需要领导来决策的,为了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项目决策,就必须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在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时,就必须对项目的现金流进行预测,尤其是在项目初期,如果自身现金不足以支付,就必须考虑筹资结构、规模、方式和融资成本等内容,就必须加强对债务的管理,以提供项目的资金支持,为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国有企业债权债务财务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债权债务的发生规模在不断上升。第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交易越来越多,债权债务的发生额越来越大。第二,债权债务的关系更加复杂,三角债甚至多角债的关系普遍存在。第三,债权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债权主要以应收账款为主,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笔者对监管企业2017年度的统计报表中债权结构进行分析,发现2016年末其他应收款占债权总额超过50%的有6家,其中比例最高的达90%。2017年末其他应收款占债权总额超过50%的有5家,其中比例最高的达82%。第四,企业之间债权债务发生的时间越来越长。很多企业的债权债务账龄超过3年以上,一些企业的债权债务已成为坏账、死账。
2.2企业管理者对债权债务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企业债权债务金额过大、账龄过长的直接原因是管理者对债权债务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企业的债权债务没有指派专人负责。以国有企业为例,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管理者评价的一个主要是指标,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达到考核目标,就会采取赊销的方式来扩大产品的销售量,达到目标利润,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债权。再者,由于对债权债务的管理没有纳入绩效评价,所以国有企业管理者也就不会过分的重视企业的债权债务问题,没有指派专人对债权及时进行监督和管理,进而导致国有企业的债权账龄也就越来越长,发生不良债权的风险越来越高,造成资产周转率低下,资产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
2.3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待完善。(1)信用制度管理不完善。企业为扩大销售,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但对客户信用档案管理不完善,对重要客户的资信变动情况没有及时掌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信用等级下降的客户仍按以前信用条件。对新开发客户,没有对客户的信用做详细的了解,没有建立信用保证制度,给企业的债权带来很大风险。(2)部门间责任划分不明确。对部门的考核中,对销售部门,销售收入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考核指标,对债权的问题不作为考核指标,因此销售部门认为自己只要负责销售,而对债权的催收等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财务部门认为债权是因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因此需要销售部门进行监督、催收管理,这样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脱必然会影响企业债权管理工作,企业对债权的控制工作也没有落到实处,没有指定具体的部门专人负责债权的工作,定期与客户核对往来账款。(3)重大债务筹资方案筹资规模不合理。企业在进行重大项目投资时,债务筹资方案不够合理,没有根据项目规划,拟订详细的债务筹资方案,明确筹资规模和方式等相关内容。在监管的国有企业中,就有企业在借入大额长期借款后,利用资金购买保本型短期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利率小于长期借款利率,如果企业能根据筹资目标和规划,合理安排筹资规模和筹资时间,就可以避免资金闲置,就能节省企业的融资成本。
3提升国有企业债权债务财务风险防范水平的措施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3]杨国云.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10).
[4]周永莉.企业债权债务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低碳经济,2018(10).
[5]叶卉.国有企业债权债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j].经贸实践,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