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专业教学发展分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条件下,金融混业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满足金融市场发展需求已经成为各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保险学专业作为金融专业的一部分也历经了巨大的变化,在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课程设置和人才体系培养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下面就通过分析金融混业下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此对保险学专业教学发展的新动向提出本人的几点看法,希望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作出贡献。

【关键词】金融混业;保险学;教学发展;新动向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意识进一步增强,对保险相关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保险业被广泛发展和深入的应用。保险学作为一门保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当前金融混业市场下,我们在对保险学专业教学中,应该树立全局的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以金融混业市场实际为依托,创设教学课程和教学目标,为各大保险公司提供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支撑,满足市场发展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促进我国金融混业的持续、稳定、良性发展。

一、金融混业背景下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挑战

金融混业作为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的体现,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对我国的保险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投资风险的加大、经营风险的加大、资本安全风险的加大以及监管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等,都是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可以表现为以下的几点:

1.金融混业背景下,改变了以往的金融市场,资金运用结构发生改变,造成投资风险加大。对于金融而言,资金投资是其最核心的运转部分,相对于一些发达的国家,我国的资金投资水平还处于一个明显的劣势,一方面,影响了保险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不利于保险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混业市场发展吸引了保险基金大幅度的入市,债券、资金投入、股票等金融结构发展了重大改变,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风险。

2.我国的保险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特别是在金融混业背景下,其应对市场金融业的发展背景下,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国外保险公司的不断进军中国金融市场,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的筹建等等,使得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特别是一些中型保险公司的发展步步维艰,在对外竞争市场竞争力差,在金融混业下受到的冲击力更为严重,使得保险业经营风险加大

3.金融混业的发展提高了保险业资本安全风险。(1)金融混业发展给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不可避免的是混业经营下保险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更高、资产负债匹配难度更大。如:利率波动、债券价格变化、汇率变化等等。(2)金融混业下保险公司内部交易和关联交易增加,导致保险公司在信息公布过程中容易“藏私”,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降低。

二、我国保险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保险学专业是应对保险业市场发展和需求背景下提出的,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偏向于对应用型和创新性的培养,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了一些问题:首先,我国保险学专业起步较晚、基础差,缺乏明确的专业定位。相比于其它的金融学专业,保险专业不仅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而且在课程教育中还缺少一个明确的定位。如:财经类的大学在对专业教学中更多的从经济行为上研究保险的发展、保险的运行规律;工科类的法学则侧向于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等,对保险学专业没有从本质上进行研究和定位。其次,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欠缺。金融混业背景下,对保险人才的需求推进式的增长,为了应对这种市场需求,我国保险教育在对保险行业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积极的创设相应的保险课程和人才培养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保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在高端、优秀的保险人才需求上还比较紧缺,久而久之,不仅影响我国保险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人才不能满足保险市场应对压力和挑战的需求,而且也造成严重的供需脱节矛盾。其原因一是教学水平差距大,发展不平衡。二是保险学科建设比较落后,教学质量差三是师资力量有限,硬件设备不达标,影响教学活动。再次,缺乏有效的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尽管在当前保险学专业教学中,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都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重点突出其专业性和应用型,以推进保险学专业的发展。但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有效的市场追踪,对市场前沿问题关注少,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保险学知识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和平面上,实际应用能力较差。一方面是由于教学过程中,指导老师自身实际经验有限,盲目的追求教学任务,导致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是受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和制度的限制。在对人才的考核评价方面,更多的是以理论成绩为主,对学生实践方面考核意识不足,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抑制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实践教学设施和基地的缺乏也是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校企建设不重视、校外实践基地建立不重视等,学生缺乏一个有效的实践平台。最后,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落后。受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上面还比较刻板、落后。尽管在教学过程中也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采取一定的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项目课题研究教学法等等,在归根到底仍然是以灌输性的教学为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没有得到完全的解放和发展,限制了创新思维的发展和独立能力的提高。在考核上比较单一,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考核,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保险意识和保险专业能力的提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王薇.我国保险业竞争力提升初探[j].中国市场,2011.

[3]兰东娟.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的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1.

[4]胡运良,侯旭华.浅谈保险实训教学与保险应用型人才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