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应对金融危机实践与认识
2008年下半年以来,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绍兴受影响最早、冲击最大,经济下滑趋势明显。但是绍兴着眼于经济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和金融生态的稳定,坚持“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主线,着力化解企业风险,加快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在应对危机中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实现了经济的企稳回升,促进了全市的科学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进及其对绍兴的影响
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出现,最初只局限于房产领域。2008年后,随着雷曼、美林等金融巨头的破产,美国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并迅速危及实体产业,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全球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临金融危机的巨浪,任何经济体都难以独善其身,或多或少都会受其波及。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2008年初逐渐感受到金融危机的寒流,并在2009年遭遇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而作为一个外向度很高的城市,国际金融危机对绍兴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体现在:
1.经济增长持续回落。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绍兴下行调整的趋势基本确定。2008年一季度,绍兴全市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约11%,上半年实现增长10.2%,第三季度为9.5%,全年实现增长则为9%,呈明显逐季回落的趋势,低于全国、省的平均增速。2009年是绍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承接经济下行态势,工业生产、外贸出口、投资增长、财政收入等指标持续大幅回落,一季度绍兴生产总值增幅更是回落到4.3%。
2.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下降,2008年为8.3%,2009年一度出现负增长。消费虽然是一个亮点,2008年达20.1%的增长,但总量较小,仅为618.89亿元,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而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09年的增长也趋于放缓,回落了大约4个百分点。同时,绍兴市外贸依存度在2007年高达72%,〔1〕国际金融危机对外贸的冲击最早、最大,企业产品订单大幅减少,2009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下降21.7%,出口下降16.8%。
3.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生产订单周期明显缩短,资金链收缩,企业资金紧张,亏损面逐步扩大。2009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036家,同比增加25.6%,亏损面超过1/5。同时,绍兴中小企业居多,企业互保关系错综复杂,“担保链”过长。金融危机爆发后,绍兴市部分龙头工业企业,如华联三鑫、江龙控股、纵横集团等出现经营困难,影响到大批的关联担保企业。在上述的情势下,企业家信心指数持续下滑,一时难以恢复。
4.衍生社会问题突出。经济下行,财政增收困难,民生相关支出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也相应带来了就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另外,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不景气氛围在社会蔓延,也相应影响了市民对社会生活的心理预期,不稳定因素增加。〔2〕
二、对经济形势的研判与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政策措施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涛,2009年初,绍兴市委市政府深入调研,对绍兴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了基本判断。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趋势基本确立,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困难比较多、压力比较大。中央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期的要严重,经济增速下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而且会越来越突出。而绍兴市呈现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企业经营风险加大、中心城市带动力不足、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放缓趋势已日益明显,实现经济稳定的压力空前加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困难的形势面前也有一些难得的机遇。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发展,绍兴市不仅培育了一批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绍兴虽然受到极大冲击,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没有动摇。同时,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绍兴市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平台建设,推动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时机。另外,市场的倒逼机制对经济结构调整会是一个有力推动,有利于全市产业的转型升级。
总之,绍兴市对形势的判断是“危”与“机”并存,“危”中有“机”,认为只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绍兴实现经济平稳发展是可能的。正确的形势判断,是出台有针对性政策措施的前提。正是在2009年初,对危机影响准确、全面、科学的认识,才有了应对危机一系列正确的思路和措施。基于上述对形势的判断,针对具体困难和重点环节,绍兴市形成了应对金融危机的总体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以推进“三年建设计划”为基本手段,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农村改革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状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其具体工作部署: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政府的谋划决策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前提。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危机的发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4〕面对金融冲击,单靠市场的作用是不行的。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政府对经济形势的预判,对当地经济问题的把脉,以及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都是地区经济渡过危机的重要前提。也只有政府的科学谋划与决策,才能真正使得金融危机由“危”化“机”,掌握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不是让经济随危机的波浪而波动。
2.化解企业风险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保障。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所在,是社会稳定发展之基。在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下,企业的破产是市场自主调控的结果,是市场实现优胜劣汰的途径。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企业经营困难带有普遍性,如果放任一家企业破产,势必会产生连锁反应,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正常破产和经济危机大环境下的经营困难,要区别加以对待。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化解是必要的,既能避免大批失业人员的出现,维护社会稳定,更能有效保存生产力,以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抓住转型升级这根主线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2009年初,胡锦涛在省部级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上讲话中,就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在绍兴,企业经济素质性矛盾、结构性矛盾尤其突出。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绍兴一方面保持经济稳定,另一方面抓住转型升级这条主线,出台五大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力度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绍兴经济走出危机阴影提供了不竭动力,也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巨浪中,利用危机的倒逼机制,化“危”为“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可以预见,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不会只出现这一次。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转型升级这一根本任务,才能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中站稳脚跟,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