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河北省邢台市公路管理处毛振丰

摘要。结合工程实践,对我国公路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表明,公路绿化必须适应公路发展需要,有部门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的绿化模式,强化管理体制,严格设计标准,建立专业队伍,创新管理。

关键词:公路绿化;设计标准;专业队伍;创新管理

引言

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减少环境污染,公路绿化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保障。公路绿化工程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公路里程快速增长,公路建设步伐逐年加快,相对而言,道路绿化工程明显滞后,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怎样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满足当前公路建设的发展要求,为全市生态建设及经济发展服务乃当务之急。

1公路绿化存在问题

1.1设计形式单调,绿化标准低,树种单一

我市公路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绿化标准低、树种单一,设计形式过于单调。主次干道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没有创新,缺乏生机与活力。多年来公路绿化一直延用老式的杨柳树种。这种传统的种植模式,虽然在公路绿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满足不了当前公路建设对公路绿化工程的高标准要求。同时,在其实际表现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林带缺乏层次,其防风、防沙等防护功能差,树种单一容易引发病虫害等。

另外,土地条件复杂、整地不细的问题。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辖区内京深高速公路、10

7、106国道南北贯通,308国道横亘东西,邢清、邢临、邢德等省、市级公路相互交织,构成我市强大的公路运输网络。特别是近几年,高等级公路如雨后春笋,为公路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两侧绿化地带、整地不精细。许多地段凸凹不平,低洼地成了农田灌溉的退水处,常年积水,加重了盐碱程度,栽植的绿化树种成活率低,公路绿化带缺苗断垄,林相极不整齐。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公路绿化在规划设计上要高标准、高起点,在适地适树,因路制宜的原则下,根据不同等级公路,对绿化的具体要求做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

1.2管种不管养,绿化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公路绿化中存在“管种不管养”的现象,对养护重视不足,管理粗放,养护管理与设计理念脱节,养护队伍专业培训不够,缺乏生态和环保意识的现状。长期以来,公路绿化都是公路部门自成一家,自种、自管、自养。受经费限制和外部制约较多,管理形式单一,绿化投入有限,不利于公路绿化的规模经营。因此,公路绿化要拓展管理思路,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机制,多方面筹集养护资金,又好又快地推进公路绿化的全面开展。

1.3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安全功能

绿色公路必然要求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效便利。建设高品质的绿色公路必须以不影响公路安全、通行顺畅为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公路绿化过程中,严格按照公路线形的需要,减少盲目绿化带来的视觉

干扰,营造安全、通视的环境。

公路中央的绿化带既要有效遮挡强光,又能阻隔车辆、行人横穿,还要考虑驾车人与行人横向的通视。中央隔离带种植树木要有一定间距和高度,平直路段中央隔离带防眩树木种植间距不少于5米,树冠高度不高于1.6米;弯道、交叉路口、人行横道的路段由于交通情况比较复杂,应给驾车人和行人有足够的视距,如果中央绿化带种植不合理,就会造成不安全因素。如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就会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必然会阻挡行车视线。因此在这些路段上要逐渐降低树木树冠的高度,尤其在路口处不得植树,可以选种一些花草,确保车辆与行人的安全。2公路绿化的解决措施

2.1高标准设计,合理选择树种,创造精品公路绿化工程

公路绿化树种的正确选择是绿化之本,树种的合理搭配是体现绿化效果的关键。

2.1.1在树种选择上既要体现适地适树的原则,又要注重树姿优美的方针。邢台市地处华北平原,公路立地条件很不一致,甚至差别很大。这就要求公路绿化必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公路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树种。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大胆实践,对辖区内可供选择的树种进行筛选,逐步形成了乔木为主,河南桧修饰,花灌木点缀的树种构成。在乔木选择上,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美化效果。在土质比较好的路段,选择易活、速生、健壮的优质毛白杨;在土壤偏碱的路段,选择生长较慢,抗性较强,树姿优美的国槐;在土壤湿润、

较易积水的路段,选择耐涝、抗盐碱的馒头柳和垂柳;干旱丘陵路段,则选择抗旱的椿树。这样的乡土树种,容易成活,容易管理,容易成材。在常绿树种选择上,主要选用河南桧,该树种四季常青,适应性较强,既耐旱,又耐脊薄。在花灌木树种选择上,多以紫荆和百日红为主,还利用黄杨、女贞、木槿等点缀,组成绿化景点,突出绿化美化效果。另外,边坡栽植紫穗槐,既绿化,又护坡;既美化,又采条,是很好的绿化树种。在草本花的选择上,种植易活、易管、花期长、观赏型的波斯菊;冬季在路沟播种油菜,弥补公路绿化春季无花的不足,又兼有收获油菜籽的经济效益。

2.1.2在公路绿化中,由于公路环境因素较为复杂,树种选择要考虑的因素也较多,但有这样几个因素既很重要,却又很容易被人忽视。这些因素主要是公路环境,土壤酸碱性和防治病虫害。在同样地域范围内,常绿树用于公路绿化,要在树种和数量上进行慎重考虑,一般不易作为主栽品种。公路环境较差,污染严重的地段,尽量少用或不用常绿树进行绿化。土壤的酸碱性是影响树种选择的重要因素,喜酸的树种栽植到盐碱地上,不但不易成活,就是成活,也容易干枯而难以成材,影响美观。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体现在树种搭配上,就是尽量避免树种单一。一条路、几条路都是一个树种,一旦出现大的病虫害,就会全军覆没。要人为地选用不同树种,间隔种植,既使出现病虫害,其漫延和危害程度都会大幅度降低。

2.1.3公路绿化最终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要把公路绿化放到“公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中进行全面

考虑,把性质不同的生态环境系统与公路经济系统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公路线形……对公路绿化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必须“因地制宜、因路制宜”。

针对绿化标准低,树种单一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总结了一整套绿化模式。在栽植方式上,采取外乔、中灌、内花草的立体绿化模式,在公路两侧修筑绿化平台,外平台栽植高大乔木,内平台栽植花灌木和常青树,间隔草本花,在分车带内种植绿篱、草坪和花卉,达到“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立体绿化效果。这种绿化模式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在全省推广邢台的经验,规范全省的公路绿化工作。

2.2合理栽植绿化植物,确保交通安全

现代公路无一不把公路绿化作为其重要内容来考虑,完美的公路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保护道路,而且充满“绿意”,生机盎然。这是因为,公路不仅要具有安全性、可驶性、便利性、耐久性,以满足汽车行驶的需要,而且公路要具有舒适性、欣赏性和美感,以满足人们在交通中的情感需要。公路绿化与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公路绿化能使公路形成渠道式的线形道路环境,路树能遮挡夜间对面行驶车辆的灯光,减轻驾车人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有利于行车安全。如何确保交通安全功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2.1视线诱导:沿途连续性的绿化带,可显示出公路线形的变化情况,以使驾驶员能准确地判断前方公路线形走向,适当安排绿化栽植的位臵,不但不会遮挡驾驶员的视线,而且会有助于引导其视线,集中驾驶

员的注意力,避免发生事故。

2.2.2避免眩光。在公路的中央分隔带上合理栽植绿化植物,可以遮挡住对向来车灯光的直射,避免产生眩光效应,对夜间交通事故的预防将十分有利。而路旁的行道树也可遮挡刺眼的阳光,调节气温,保护路面。

2.2.3限制进出。密集连续的路旁花木绿化带,具有隔栏的功效,可以限制随意进出,控制车流,避免因互相干扰而发生事故。在经常发生事故的地方,可考虑栽植柔韧性强、耐冲撞的矮树丛,以形成绿墙,为失控的车辆提供一个缓冲地带,将有助于降低事故的损害后果。

2.2.4消除疲劳。公路绿化能调节行车时的侧向景观,不断给驾驶员以新鲜的刺激,使其保持警惕性,有效的避免了“道路催眠”。同时,路旁林荫为驾驶员提供了中途休息的场所,避免了烈日当头、雨水直淋,对消除驾驶疲劳、对调节驾驶员行车中的紧张情绪很有帮助。

2.3创新管理,养好绿色公路

2.3.1公路绿化水准的不断提高,客观上需要管护水平高的队伍。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大胆引进竞争机制,对重点路段的高标准绿化工程招标承包,让具有专业水平的园林、林业部门共同参与。一方面可以借助园林、林业等部门强有力的技术力量,解决人手少、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与公路绿化工程量日益增加、绿化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的矛盾;另一方面承包部门可以发挥本身苗木等资源优势,为公路绿化创造精品,提高绿化水平,解决公路绿化所需启动资金量大,而投资力度又十分拮据的矛盾。由于公路部门以投入为保证,强化优势互补,实现资金反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邢台市外环路的绿化,规划

设计标准高、起点高,我们大胆把这些路段承包给邢台市实验苗圃等园林、林业部门,通过几年的实践,外环路的绿化体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景点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化风格,显示出专业承包绿化的强大生命力。

2.3.2公路绿化项目过程中,充分发掘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沟通机制一是内部要实行收益与投资责任挂钩,真正做到“谁投资,谁受益”,多投多得;实行管理与绿化成效挂钩,做到“谁管理,谁受益”,多劳多得,把公路绿化视为公路职工的“责任田”,享有绿化的回报二是广泛开展绿色荣誉系列评选活动,树典型、立标兵、奖优罚劣,建立绿化激励机制三是外部建立沟通机制,向政府请求政策支持,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变孤军奋战为合成作战,对加快公路绿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市绿化路段都是新改建的较高等级公路,绿化立地条件差,土源紧张,直接影响着绿化效果。在这种形势下,市公路管理处自我加压,上争市委、政府支持,下联沿线乡镇帮助,建绿色通道,创绿化精品,几年来,完成绿化投资2100万元,绿化公路18条,780公里,栽植各种乔木54.8万株,常绿和花灌木135万株,种植草木花35万余墩,新植草皮3.2万平方米,修筑绿化平台125公里,动土71.5万方。县、乡、村利用林业、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资金,参与公路绿化,植树96万株。每条新植线路都采用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的绿化模式,达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大框架,大手笔的绿化效果,筑起了一道道绿色长廊。

2.3.3公路绿化养护要从传统的养护向“低碳养护”转变。要以最小

破坏公路生态系统的行动,营造公路沿线最大的环保效应。在养护过程中,垃圾要集中堆放,建筑废料尽量合理利用,排水系统要保持通畅,取土后裸露的土面要及时绿化,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减少噪音、粉尘、废水、废气对百姓的影响……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却对绿色公路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公路部门要建立起以低碳养护为核心的精细化养护机制和评价体系。大力探索公路养护作业低污染、零排放,精细、节约、高效的养护模式。

2.3.4抓培训,强队伍,促发展。传统的公路养护是养护工一人身兼数职,普通的养护工,他们只掌握植物的简单裁剪,除虫除草等一般手艺。在今天,公路绿化与公路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公路绿化美观,才能满足现代人们出行的高品质需求。因此,养护绿化要像公路施工一样,建立专业化的公路绿化队伍,不但要懂得专业的养护技术,还要具有植物栽培、园林绿化、景观规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的绿化队伍要健全队长负责制,明确绿化目标范围,逐步完善绿化养护经费的结算办法,加强绿化种植养护记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并逐步实现微机化管理,最终实现公路绿化跨越式发展。3结束语

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一部分。为适应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需要,公路绿化须由部门行为转化为政府行为的绿化模式,强化管理体制。公路绿化必须建立专业化队伍,实行精细化操作和低碳养护。

二0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第二篇:当前园林绿化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当前园林绿化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坚持生态适生原则,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统领园林绿化工作,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一、理性的系统认真审视我县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县的园林绿化工作而言,当前我们的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绿量缺口仍然很大,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二是管理力量及技术力量薄弱;三是绿化建设档次不高;四是绿化管理力度不大,管理措施、处罚力度还不到位;五是全民绿化意识有待提高。这些差距不仅仅体现在数字上,关键的是体现在观念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把园林绿化当成“附属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绿化建设仍然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毁绿、占绿事件经常发生,“绿化让路”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旦出现投入收益与空间布局等矛盾时,多数情况下是以牺牲绿地作为代价,导致绿地分布不均、中心区绿地少、服务半径达不到要求、空气质量不好、热岛效应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二、把责任意识始终贯穿于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以制度建设来强化约束,努力打造精品园林绿化工程

创建园林城市,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规范建设,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实现花草树木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从我们区域环境和气候特点实际出发,应确立以种植树木尤其是当地的适生树种为主的园林绿化建设思想。树木是我们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之宝,要鼓励和提倡多种树,突出在“林”上下功夫,在“园艺”上做文章。要坚持规划先行,依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高标准规划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活绿地、风景区绿地和城市道路绿化。

三是把责任意识全过程贯穿于绿化管理养护过程中,在改革创新上积极寻求突破

一是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现有人员业务水平。坚持每周一课,从绿化管理条例到建设导则到工程技术规范到养护标准,进行系统学习培训。

二是大胆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以企业养人,为事业用人,突破地方现行工资水平,提高福利待遇,确保引得进留得住

三是针对问题有的放矢,系统抓好十大工程推进。为了全面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绿化面貌,近期拟开展以下十大工程:

1、树木扶正工程

2、垃圾清理工程

3、裸露地面覆盖工程

4、人行踩踏恢复工程

5、树池美化工程

6、破损设施(路牙)修复工程

7、缺株少苗补植工程

8、枯死苗更换工程

9、坑洼填平补齐工程

10、边角补齐工程

四是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做到职责分明奖惩到位一是出台进泗绿化企业备案准入制度,加强对外来企业的管理;

二是出台绿化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加强对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十不准”制度;

三是根据绿线管理制度出台操作办法,特别是要从严规范破绿损绿行为,坚持必须与补偿的原则,严格审批程序;

三是参照建设工程出台绿化工程质量监督办法;四是完善绿化工程完工验收移交制度

第三篇: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

题的措施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存在差距,在培养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上还有些停留在表面,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宗旨观念不够牢固。从思想上来看,自己对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总以为自己对公安工作比

较熟悉,有时对待来访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就嫌麻烦,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好,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致自己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未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5]黄建红.浅谈如何加强森林经营管理[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12):155-155.

[6]张军.策论苗圃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作者简介。刘代勇(1976-),汉族,林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层营造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