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附件1: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4年度申报指南(支持方向和重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支撑林业生态文明六大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依据《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总体思路(2009-2020年)》,结合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编制提出2014年度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
一、重大项目
瞄准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重大林业科学问题,重点创新林业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着力突破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安全构建支撑技术,加快解决森林资源提质增量共性技术,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引领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具体方向如下:
(一)林业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1.木(竹)材工业(申报代码:za01)
重点支持集成家居木质产品制造、新型重组木(竹)材料制造、人工林低质木(竹)材家具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生物基产品(za02)
重点支持纤维类原料制备液体燃料、非食用木本油料基新材料、木质纤维生物质炼制乳酸化学品等生物基产品开发。
3.林下经济(za03)
重点支持林下经济植物高效栽培与绿色利用、林下养殖和安全加工、林源植物香料生物调控及其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
(二)林业生态建设支撑技术4.典型区域生态建设(zb01)重点支持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美丽城乡景观构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5.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zb02)重点支持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定位观测研究。
(三)森林资源提质增量共性技术6.长期育种(zc01)
重点支持北方重要针叶树种骨干亲本群构建、重要油料树种遗传资源创新利用、重要经济林果实形成的分子基础等研究。
7.森林培育(zc02)
重点支持重要珍贵用材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能源林丰产培育、古树名木保护性培育等关键技术研究。
8.森林保护(zc03)
重点支持重大森林有害生物分子生态调控、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
二、面上项目
面向区域性、培育性、实用性、带动性地方林业发展科技需求,重点解决生态建设、森林培育与经营关键技术瓶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着力完善灾害防控和公共支撑技术体系,支撑区域林业持续发展。具体方向如下:
(一)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领域
1.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技术(ma01)
重点围绕水源涵养林区、西南石漠化区、华北土石山区、滨海
2盐碱地、库区消落带等典型林业生态工程区,开展高抗逆植物材料选育、植被恢复与重建、林分结构优化、效益监测与评价、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
2.荒漠生态系统治理与恢复技术(ma02)
重点支持防沙治沙工程区、废弃与退化土地、青藏铁路沿线等典型荒漠化区,开展抗逆植物材料选育、植被恢复与重建、经营管护等关键技术研究。
3.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ma03)
重点支持湿地关键物种选育与保护、栖息地保护、退化湿地恢复、景观生态规划、功能湿地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
4.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ma04)
重点支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繁育、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评价等技术研究。
(二)森林培育与经营领域5.林木良种选育技术(mb01)
重点支持区域主要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特种原料林等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高效育种和产业化制种等育种关键技术研究。
6.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mb02)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重点支持林业种业、林业生态、生物制药、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理论探索、前沿技术创新和储备技术预研。
(二)实用技术集成与开发(qb01)
重点支持促进林地增效、林农增收的林木种苗扩繁、高效培育、抚育经营、特色资源加工利用等实用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