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总结会的讲话
同志们
用两天半的时间,这次。对全市的林业生态建设现场进行了观赏、学习。刚才,大家畅谈了体会,交流了看法,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周克勤局长通报了去冬以来造林绿化工作情况,并对当前及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完全同意。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肯定成果。
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林业生产,近年来。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加大投入,通力协作,推动了林业生态市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今年,从克勤局长通报以及大家观摩反馈的情况看,各县区在植树造林上,拿出了新举措,出现了新亮点,得到新发展。一是认识更加统一。各级党委、政府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来抓,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亲自安排,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义务植树,造林大户踊跃承包荒山造林,大家对改善生态的责任意识、关注生态的忧患意识、维护生态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二是措施更加得力。各县区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及早谋划,科学规划,坚持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茶产业、创建园林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突出重点,严格奖惩,推动了林业生态建设的顺利实施。三是机制更加灵活。市的林业生态建设之所以推进较快,主要是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和完善了一整套造林新机制,可以说是找到法”如何造林。造林人员如何组织。林木如何管护。这几年,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引导、鼓励非公有制等各种经济成分参与造林,租赁荒山荒地造林,涌现出一大批造林大户,为造林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新县造林200亩以上的就达到200多户,造林近5万亩。四是效果更加显著。各县区采取科学编制造林作业设计、严把造林施工各个关口、实行良种壮苗造林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造林效果。截止目前,全市共完成造林68.37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35.11万亩,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06.05%125.08%
主要表示在县区之间不平衡,但是也应该看到市林业生态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林木管护不到位,造林质量整齐不齐等,致使我市林业在全省排位受到冲击。过去有“河南林业看三阳,三阳林业看”之说,这无疑表明了市林业在全省的位置是靠前的但是这些年来,直接感到这个位次已经有所变化。这几年省里总是漯河开林业工作会,说明漯河的林业已经走在前列了花卉产业鄢陵叫得比我响,兰考的泡桐在全国也小有名气;商丘的平原绿化多年来是全国树的一面旗帜。追兵越来越近,标兵渐行渐远。对此,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这次观摩,总结经验,查找症结,完善措施,扎实工作,推动我市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抓出特色,突出重点。
特别是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目标以后,这几年我市的造林任务很重。造林任务一年比一年重。必需根据林业的特点,突出重点,抓住特色。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必需坚持临时抓,一要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松懈。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共同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加大投入力度,把林业生态市建设投资列入财政预算,实行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资金,形成多元、长效、稳定的林业建设投入机制。要加大奖惩力度,把林业生态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进行考核,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与奖惩办法,激励先进,鞭笞落后,上下联动,合力推进。要实行重点督查与自查整改相结合,定期下发督查通报,表优促差,推动全市林业生态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只有发动群众,二要发动群众。造林要依靠群众。造林才有声势、才有规模。群众的积极性要靠政策来调动。如何发动群众、调动“大户”要把这几年我摸索的经验认真总结一下,逐步完善,要让参与造林的群众看到造林的效果,让承包造林的大户得到造林的效益。护林更要依靠群众。实践证明,凡是管护不到位的树木存活率、保管率就低。要坚持造林与管护并举的原则,根据不同工程、不同地段制定相应的管护规范。通过签订管护合同、设立管护标志等办法,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对公路两侧、人为活动频繁、树木管护难度大的地方,要把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头、落实到地段,真正做到三分造、七分管”确保栽一棵成一棵,巩固造林效果。
仅靠林业部门一家很难做好,三要联动各方。造林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比方,土地流转离不开土地部门,林业维护离不开公安部门,宣传发动离不开新闻部门。要善于联动各方,调动各方积极性,使大家都来为造林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