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电力节能减排系统的研究
摘要: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能源矛盾越来越突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紧迫。本文从探讨我国的能源矛盾入手,论述开展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而通过相关分析得出人民银行电力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是电力设备系统的建设的结论,最后从人民银行的电力节能减排系统的基本概况和取得的成效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人民银行;电力设备;节能减排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工作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保持增长、扩大内需、调整结构和节约能耗、降低排放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根本地转变,达到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近年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环境的风云变化,大力发展集约型经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经济社会的一个主要前进方向。
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重要金融机构,其在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包括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在内的所有部门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本文将重点对人民银行的电力节能减排系统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以期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可持续与系统化发展做一个研究,为其他机构树立节能减排榜样,为相关部门的节能减排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信息。
一、改变发展方式,强化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众所周知,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极低却还以较高的单位能耗为全世界创造极其丰富的生产生活用品。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提醒我们我国在能源以及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能源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能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制约日益成为一个明显的瓶颈,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不能是大范围的开发或者大规模的进口,而是要强化开源和节流并举、节约优先的认识。其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还比较普遍,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极高,能源的利用率非常低,较高的能源消耗和较低的能源利
用率必然带来较高的环境污染。煤烟、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等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未进行处理或者处理不当的污水排放、酸雨等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塑料、工业原料等废弃物也造成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噪音等造成噪声污染。这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降低单位能耗,加大能源的利用率,发展资源节约型和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促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改善全球气候和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强烈愿望。
严峻的能源形势要求我们及时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走出一条安全、清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之路。当前,我国一方面从法制上为节能减排建立健全良好的长效机制。我国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形成节能减排约束机制,并且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辅助作用下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可再生资源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法》等一系列的环境法律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强化的法律约束、监督与考核必将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我国在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增长方式以及政策模式等的建设上加大了投入,促进了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发展模式的形成。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倡合理消费和适度消费观念、强制转变企业的增长模式、贯彻和落实政府作为节能减排工作内在动力的功效等都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
二、节能减排重点在电力设备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连年以来的高速发展,其在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向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目前种种社会迹象表明,高能耗、高污染换取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亟待改善。虽然我国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对节能型交通工具、节能型建筑材料等社会生活的众多环保产品及行业均有相应的税收优惠等鼓励措施,但是在对节能减排的项目进行战略部署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电力系统节能设备的大量采用将是节能减排效果最为显著快捷的方法。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化推进,作为国民生产生活运转的动力源泉,电力设备不但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也触及到非常深刻的经济利益,因而在电力设备领域推进节能减排改造和创新受到市场的重点关注,政府的财政建设性投资和纯商业性投资都得到大幅度的增长,正因为如此,在节能减排设备市场中电力设备正享受着导向性的市场需求,因此从电网建设到输配电设备等相关的电力行业都在积
极地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和创新。在不同行业不同机构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对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改造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电力节能减排系统是对一个单位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当前我国所有产业均面临着机构优化与行业调整的重要历史时刻,节能减排工作对电力设备节能改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近年频繁的雪灾、地震以及水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对电力设备系统的考验也越来越严峻,对相关机构的先进电力节能减排系统进行研究,为此方面较为落后的机构树立榜样推广经验,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是势在必行的。
三、人民银行在电力设备系统的节能减排工作
(一)人民银行电力节能减排系统的基本概况
人民银行的电力节能减排系统建设工作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与突破点,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在总行建成设备的运行管理中心
自1997年以来,人民银行的总行就开始优化改造电力等设备的总体运行监测系统。到2006年为止,包括电力设备、热力设备、空调设备等在内的总行设备运行总体管理中心正式建成启用。该总体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对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与自动记录、出现故障及时自动报警、集中管理各个系统,实现了高效的自动化管理手段和自动化办公室手段,极大地节约了能源,是人民银行电力节能减排系统的总控制中心和智能指挥中心,对银行的电力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宏观指挥和及时调控。
(2)对变配电系统进行改造,进行分项计量
人民银行有很多机构的电力系统建成时间较久,且建成年代不一,并没有实现各条用电线路的分项计量,这极大地制约了电力节能减排系统的数字化管理与诊断。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对行内的变配电系统实施了一次全面的改造,对所有的供电线路实行分类、分项计量,使人民银行的用电管理制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是人民银行电力节能减排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改造过后的变配电系统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控、高效的远程控制,与总行的电力设备运行管理中心进行有效的连接。
(3)做好节电工作,提高空调系统等的运行效率
人民银行各级机构通过不同途径对各个办公地点进行节能诊断测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对空调系统、网络机房及照明灯具等重点耗电领域进行系统的能耗统计、用电分析、改造诊断、用电预算等,使人民银行的各项耗能指标低于政府规定的办公地点参考指标。同时进行严格的节电管理,加强银行人员节电观念,积极采用新型的节电技术、节电产品以及节电材料等,使节电确实落到实处。以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改造为例,人民银行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引进自动化的控制技术。通过对空调的循环水进行实时的监测与自动化处理,随时调节空调的使用时间和强度,实时节约用电。②安装技术创新的冷却塔。依据多年以来对行内空调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跟踪测试所获数据,决定在冷却塔的运行中使用风机数量,再采用多台风机同时进行变频,使整个空调系统得到高效的运行,大幅降低电能的消耗。
(4)进行供热量计量,节约热资源
在人民银行电力节能减排工作中,对供热量进行计量,节约热资源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人民银行在银行热力系统的二次管线上安装气候补偿仪器,根据室外实时温度,对内部供水温度、空调温度等进行自动调节,同时对行内供热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计量,并对热力系统各个部分进行准确的流量分配,极大地节约了热资源,节省了电力能源的使用。
(二)人民银行电力节能减排系统的工作成效
在人民银行及其各级分支机构中,已经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建立健全电力节能减排系统,取得了较大的环保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使能耗结构趋于优化。电力这种清洁能源的大量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煤炭、煤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温室气体等环境有害物质的排放大大地得到降低,能源的转化更为彻底,能源利用率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可以说人民银行全系统的能耗结构都得到了科学合理的改造。另一方面,建筑节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建筑能耗在逐步下降。在人民银行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建筑节能是重点和难点。通过电力节能减排设备的大量应用,人民银行对既有建筑的全面改造和新建建筑的严格把关,我们确保了各项技能规定得到落实,各项技能指标得到实现,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大幅度下降。同时,相关的统计分析工作也正在及时、规范地进行,数据的上报、整理、分析等工作都得到认真严格的对待,节能评估工作报告由专业的
评估公司科学有序地完成,这为人民银行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徐至钧,赵锡宏.论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6:146—250.
[2]韩庆华,谷岩.我国节能减排统计及监控办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34-136.
[3]高沛峻,邓安福.我国节能减排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述评[j].中国环境科学,2009.12:112一115.
[4]史广德,胡德均.把握节能减排工作中心,建设节能减排系统[j].环境保护科学,2009.20:43-66.
[5]陈少鸿.论我国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j].广东环境保护设计学院院刊,2009.8,1l(3):56—59.
[6]罗济章,钟永贵.论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节能减排工作成效[j].甘肃环保技术及其设计,2007,(5):46—57.
[7]徐军.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节能减排研究系列[j].建筑施工,2007,3(2):71—88.
[8]谢雄耀.浅谈节能减排系统中的信息技术应用[r].中国节能减排技术研究,2008,14(3):111—124.
第二篇:湖南省电力系统节能减排情况的调查报告湖南省电力系统节能减排情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明确了“十一五”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电力行业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近年来积极实施上大压小、差别电价、节能调度、发电权交易等多种措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本次调查以湖南电力系统对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情况为主要内容,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相应分析。
关键词:电力行业湖南省节能减排情况调查
节能减排政策
“节能减排”出自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电力系统节能减排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92%,增速全球第一。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也急剧增加,给环境带来巨大影响。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耗占了70.0%,非化石能源消耗只占了8.3%。由于煤炭消耗比重过大,我国污染物排放数量巨大。2010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238.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85.1万吨,都位居世界首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位居世界第一。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承担着提供稳定可靠电力保障的任务。电力行业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2010年电力行业发电生产耗用原煤量约16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24%。2010年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的40%左右,氮氧化物排放也占据很大的比重。无论是能源消耗还是气体污染物排放,电力行业都占据重要地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对于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交通、建筑等领域的绿色发展新趋势,在未来能源发展中,电力毋庸置疑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湖南电力系统节能减排情况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湖南电监办于2011年28日对外发布《湖南省电力工业“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情况通报》。
据通报透露,湖南“十一五”期间积极转变增长方式,抓好产业结构调整,走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通过关停小火电机组,全省折合节约标煤203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1.79万吨、烟尘8.58万吨、氮氧化物0.72万吨。
过去五年,湖南省火电企业在节能方面投入超过10亿元。通过几年一系列节能增效技术改造,2010年湖南省全省火电企业(不含企业自备小火电)供电煤耗
下降到了328.61克/千瓦时,远低于国家“十一五”末355克/千瓦时的目标要求;
生产厂用电率下降到了6.07%,较“十五”末6.6%下降了0.53个百分点。“十一
五”期间,火电发电企业通过节能增效技改措施,累计节约标煤360万吨。
该通报显示,湖南电网经营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加强输配电线路损耗
管理,电网综合线损率由“十五”末的8.69%下降到“十一五”末的7.07%,累
计节约电量38.49亿千瓦时,节约标煤4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万吨。
此外,湖南电力行业积极开展环保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
量。“十一五”期间,湖南省电力企业减少二样化硫排放30万吨,占湖南省完成
“十一五”二氧化硫减排量的50%;充分利用电力生产废弃物,努力发展循环经
济。“十一五”期间,湖南大型火电企业共产生脱硫石膏278万吨,综合利用了
19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69%。2010年,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上升到了87%,
基本达到充分综合利用水平,发展了循环经济。
今年3月18日,湖南电监办为贯彻落实电监会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监管工作
部署,总结湖南省2012年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
发布《湖南省2012年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况通报》。《通报》显示,截至2012
年底,湖南省发电企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18.12万吨,同比下降20.29%,脱硫
机组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10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6.98万吨,同
比下降19.96%,脱硝机组占煤电机组容量比例达到38.11%。
《通报》指出,2012年湖南省发电装机容量3297.04万千瓦,同比增长5.87%,
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风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势强劲,60万
千瓦等级火电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49.55%。湖南电力企业从技术、管理、
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着手,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通过节能减排,全年累计节约
标煤67.72万吨。其中,供电企业节约标煤8.55万吨,发电企业节约标煤59.17
万吨。本年度湖南电网实现发电权交易电量9.95亿千瓦时,同比减少了5.33亿
千瓦时,实现跨区交易电量15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5%。受“以煤定电”
政策、水电大发等因素影响,2012年湖南统调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3729小
时,同比减少1102小时。其中,60万千瓦机组3709小时,30万千瓦机组3514
小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前三季度大小机组利用小时出现倒挂等问题,调度机
构统筹兼顾、灵活调度,努力提高大容量机组利用小时,四季度底一举扭转了大
小机组利用小时倒挂的不利形势。
目前,湖南节能减排形势依旧不乐观,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针对这些情
况,湖南电监办要求各电力企业一要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
节能减排意识;二要加大电网设备改造力度,推动电网升级改造;三要继续提高
调度运行管理水平,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四要继续加大需求侧管理力度,引导用
户优化用电方式;五要扩大发电权交易范围,大力推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六要
加大电煤管理力度,确保电煤质量。全省电力行业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通过以上措施,促进全省电力行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
贡献,但从全国节能减排的情况来看,形势依然严峻,责任依然重大。
一是我国经济仍将快速增长,对电力行业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预计到
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10年增加120%以上,对电力的需求也将翻一
番左右,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万亿千瓦时的水平。巨大的电力需求导致电力行
业为实现节能减排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担更大的压力。
二是电力行业以煤为主的电源结构还将保持较长一段时期,节能减排任务艰
巨。虽然电力行业大力促进可再生等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努力调整电源结构,但
受资源限制,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本身随机性、间歇性、不可调峰性等特征的影
响,电力行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保持以煤为主的电源结构。根据预测,
2020年电力行业总装机容量可能达到17.2亿千瓦左右,其中火电装机容量可能
达到11.5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为66.9%。虽然与目前的73.4%相比有所下降,
但仍占相当大的比重。为了控制火电厂的污染物排放,电力行业的任务非常艰巨。
三是电力行业通过技术改进促进节能减排虽仍有一定空间,但潜力有限。
2010年我国供电煤耗达到333克/千瓦时,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未来即使继
续关停小火电、新建大型高效机组,下降空间也不大,预计2020年可能达到326
克/千瓦时的水平,10年下降程度不到10克/千瓦时。线损率改进也面临同样的
问题,预计2020年达到6.0%的水平,下降程度0.5个百分点。随着技术改进空
间的不断缩小,电力行业通过技术改进节能减排潜力下降,困难日益增加。
四是目前全社会节约用电意识还比较淡薄,存在一定浪费现象。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不到美国的40%,但是用电量却已经和美国大体持平,电力产出效率低下。
小钢铁、小水泥等电力消耗强度较高的企业仍然存在,节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
的意识还很淡薄,机关、居民等许多领域还存在用电浪费现象。
参考文献
《湖南省2012年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情况通报》
《湖南省电力工业“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情况通报》
第三篇: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系统中评价指标数据优化技术的研究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系统中评价指标数据优化技术的研究
摘要据权威数据可知,目前我国开发的煤炭大约百分之五十都用于电煤消耗,工业用水中的五分之二也被用作火力发电,与此同时,在排放物当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50%以上,烟尘排放量次之,其产生的灰渣能占到全国总灰渣的70%左右,由于电力行业是排放的主力,因此其节能减排工作是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系统评价指标数据
1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系统存在的问题
1.1能源浪费严重
我国的电力工业耗能巨大,电力工业大多采用燃烧煤炭的方式进行发电,这样的比重占到了五分之四以上,消耗了我国近半的煤炭资源。但是这些工业部门并没有完全利用资源,而是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2009年,该产业平均供电煤耗为320克/千瓦时,厂电率为4%。但是早在十年前,日本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法国更是超越了这一水平,达到了供电煤耗331克/千瓦时,厂用电率为5.42%(包括脱硫过程消耗的电能)的高水平。不难看出,我国电力工业在此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能源浪费程度较高,有待改善。
1.2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节能减排工作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如若没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我国根本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只能一直处于落后阶段,目前我国已经与世界水平拉开了接近二十年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很难获得节能减排方面的融资,以致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研究,只能依靠从国外进行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对许多新的技术、设备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但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投入有限、创新元素相对较少、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弱等等。
1.3数据杂乱
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是以全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的,综合了行政、法制以及市场的多种手段。在参与主体当中,政府起到主要的领导作用,通过颁发行政命令统领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出现数据文件多、杂、重复、不协调等问题,致使工作进程缓慢。与之相比,市场的调解与促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国在此方面的力度显然不够。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14、加强人车、料车等主提升机的管理,提高运行效率,严格按提升要求进行提升,避免“少挂多拉”现象,减少提升次数;在满足生产需要时,不得频繁启动绞车,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另外,在设备更新时,采用高效能的先进设备,按规定对风机、水泵、提升绞车进行年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常村煤矿机电区二oo九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