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我区劳动力就业影响及对策分析

龙湾区人事劳动局陈德宽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从而使美国实体经济发生危机时,这种危机必将通过国际需求的传导,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中国国内经济形势。温州作为中国经济较为活跃的城市之一,也受到了一定的经济冲击影响,而温州的劳动力就业也因此深受影响。前段时间,我们通过对龙湾区重点企业、人力资源市场、职介所进行走访调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了金融危机对我区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并得出以下报告。

一、总体情况

龙湾区经济社会情况总体运行良好,2008年区本级实现生产总值203.43亿元,比上年增长7.7%;财政总收入27.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5亿元,分别增长13.5%和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16亿元,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8亿元,增长19.6%;外贸进出口总额12.24亿美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15元,分别增长8.4%和9.3%;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期下降4.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3.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1.26%,人口自然增长率13.55‰。

受经济影响,龙湾区的就业工作出现了一定的压力,但2008年就业未受明显影响,2008年龙湾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82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1.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7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9.6%;就业困难人

1员再就业人数25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2.8%。

比较2008年与2009年春节后一个半月内龙湾劳动力市场就业情况(图1),节后市场就业情况比去年差些,主要是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职介所登记招聘人数较去年略有下降,但差别不大,有关负责人分析是由于金融危机使得用人单位登记量减少。

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企业招聘数务工求职数介绍成功数08年节后一个半月09年节后一个半月

二、原因分析

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龙湾区的外贸、投资、汇率条件变得不利,危机降低了我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降低了劳动力就业需求,这是金融危机对龙湾劳动力就业的总量影响。但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促进了全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技术的升级,对于我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金融危机客观上起到了清除这些企业竞争对手的作用,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金融危机不仅没有使这些企业的劳动力就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另外,金融危机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有利于优化龙湾的产业结构,促进行业整合,从而使我区的产业规模经济得到提升,进而使龙湾区劳动力就业需求发生质的变化,这是金融危机对我区劳动力就业的结构影响。

在经济危机过程中,效率低的、技术落后的小企业最先

2出局,众多小企业的出局使技术先进的大企业有可能扩大市场。从长期看,温州的制造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大量出口也会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如果长期偏重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则会导致劳动力资源的价格上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会逐渐变为稀缺资源,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也会逐渐丧失,从而不断削减就业机会,影响到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改善,当然,由于温州存在大量外来务工者,加工贸易的长期效应并不明显,但我区在金融危机之前普遍存在的“民工荒,用工难”正是上述长期效应的反映。所以,尽管目前虽然还没有丧失劳动力的资源优势,但是根据东盟国家发展加工贸易的经验和教训,长期发展加工贸易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会减少就业机会并会导致某些行业的结构性失业。金融危机也为龙湾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了契机,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上述机遇,转变制造加工贸易规模过大的局面,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将会使龙湾的产业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质的提升。

目前龙湾新增就业劳动力主要以外来务工者为主,经济结构仍然以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为主,第二产业仍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劳动力就业集中传统的第二产业,尤其集中在为外贸出口而进行生产的制造加工业。龙湾的劳动力中外来务工者的比重大,而这些外来务工者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加工业中,这一行业外来务工者的比重几乎占到70%以上。管理高效,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订单不仅可能没有减少,反而会增加;而管理差,生产效率低的企业则可能面临亏损倒闭,从而退出所在行业。事实上,金融危机给了

3温州加快行业整合的契机,这一过程中,尽管短期会使劳动力就业下降,但是随着行业整合进程的加速,企业规模效应的提高,从长期看,温州的劳动力就业需求尤其对熟练技术劳动力的需求反而会增加。这点从年初我区举行的春季公益性人力资源交流大会上便可看出,企业需要大量的熟练技术劳动力。

从理论上说,金融危机既给龙湾的劳动力就业带来挑战,这主要表现为短期劳动力就业下降;也给龙湾的劳动力就业带来机遇,这表现为从长期看,一些大型企业的规模效应上升,对熟练劳动力需求增加,从而带来劳动力就业尤其是熟练型技术型劳动力就业的增加。

此次金融危机对温州的劳动力就业具有总量影响和结构影响,其中总量影响是使劳动力就业数量下降,而结构影响是使劳动力就业结构趋于合理,即伴随着某些行业、企业劳动力就业下降的同时,另外一些行业和企业的劳动力就业上升。金融危机之所以能够给我区企业带来有利的结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区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起源于市场、发展于市场、强大于市场,具有非常强的市场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正是这种能力使我区的这些企业能够在金融危机具有良好表现的原因。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抓住此次危机带来得机遇,大胆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龙湾区行业和企业的结构调整。具体到金融危机对劳动力就业所造成的影响,我们认为,“市场优先”和“以人为本”是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劳动力就业的两大基本原则。

所谓的“市场优先”原则是指以市场手段调节我区劳动

4力就业。金融危机改变了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需求会与以往的劳动力供给产生矛盾。这种矛盾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态,即使没有金融危机,这种矛盾也会存在。这种矛盾的存在是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体现,它使企业可以最有效率寻找到低成本的员工,也使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找到最合适的岗位。政府没有必要担心这种矛盾,更没有必要制定政策消除这种矛盾,或者制定政策消除这种矛盾所导致劳动力供需失衡。金融危机确实带给我区劳动力就业总量减少的效果。但是,一方面,总量下降并不明显,劳动力需求的减少甚至还没有改变求大于供的矛盾;另一方面,总量下降主要集中在外来务工者的劳动就业上,而外来务工者的流动性足以抵消上述总量下降产生的影响。

所谓“以人为本”原则是指劳动就业服务管理部门以劳动者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原则。尽管企业是劳动者雇用的主体,但是,没有公共权力制约的市场,企业有可能只考虑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劳动者的利益。比较起企业,劳动者往往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因此,政府的劳动就业服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就要以法律和法规为武器,以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作为应对危机的原则。当前,由于金融危机,出现了一些情况。如:生产经营良好、用工信誉良好的企业短期因为金融危机而陷入困境,造成了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或者待岗;生产经营良好但用工信誉一般的企业即使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借口金融危机任意裁员或者削减劳动者福利;生产经营和用工信誉都一般的企业坑骗劳动者,未付工资,一走了之;某些企业裁减员工正好是其他企业急需员工,但却由于

5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畅而产生摩擦性失业。上述这些现象都说明,在劳动力市场上,温州劳动就业服务管理部门不仅要把握市场优先原则,还要做到以人为本,努力维护劳动力市场稳定,改善劳动力市场服务,增强劳动市场供求信息的透明性,以实现劳动者利益的最大化。

三、应对措施

(一)要进一步加大调查工作力度,不断了解新情况。要切实提高对金融危机下我区劳动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组织动员相关部门成立一把手亲自抓的调查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对本辖区内的企业进行排查,尤其是对此次经济金融危机能造成影响的外贸出口企业,已出现或可能出现企业破产、停产、裁员情况的要建立档案,实施动态跟踪,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制定应对的工作预案。深入开展失业情况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的调研、统计,并做好企业相关就业服务工作;建立重点监控单位名单,掌控企业失业规模和动态,确保失业金按计划安全发放,维护和促进城乡社会稳定。结合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重点,进一步统筹安排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定期进行效益自评和督促反馈,切实提高就业再就业资金的社会效益。

(二)加大就业服务力度,积极落实就业优惠政策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发展,更多吸纳就业。今年我区将继续落实鼓励企业稳定和吸纳就业的各项补贴政策,鼓励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增

6强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2、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的稳定性。抓好小额贷款、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等项目的落实,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有力支持。用好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继续实施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制度和创业优惠制度,重点帮扶城镇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农村低收入家庭劳动力等就业困难对象。加大扶持自主创业工作力度,为农民创业提供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支持,促进失土农民就业创业。同时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实行定期统计和实时就业咨询援助;加强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建立星级管理和淘汰制度。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优化落实定点培训机构,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

3、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规范整顿人力资源市场。春节长假后,区人事劳动局紧密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春风送岗位”等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在新落成的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市场举行了春季公益性人力资源招聘交流会。下一步,还将举办形式多样、规模不同的用工求职洽谈会,组织好离岗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招聘洽谈会,帮助他们尽快找到新的工作岗位和实现转移就业。

4、加强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就业再就业能力。一方面,指导企业在生产经营不景气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将企业职工推向社会,要在这一阶段,鼓励困难企业通过开展职工在职

7培训等方式稳定职工队伍。另一方面应抓住这次大好机会,深入基层、企业、乡村,开展以外省来温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主要对象的各类培训活动,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5、要继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惠及更多群众。强化基金征缴和管理监督,采取切实可行征缴措施,做好稽核清欠工作,实现基金应收尽收,确保基金安全。继续完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的发放审批工作,做好失业保险的预警工作,提前做好资金支撑能力的预测和分析。

6、大力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执法监察,推动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工资,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劳动合同签订专项检查、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活动,坚决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第二篇: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创新思维及其运用》公选课课程考查论文

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设计

姓名:匡思能

学号:200906060204

选课序号:94

时间:2011/5/1

3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摘要】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危机。金融危机掀起了各大中小企业的裁员高潮。我国也难以逃脱金融危机的魔爪。一面是裁员高潮,一面是源源不断的输出大学生。再加上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等一系列的主观原因。这样一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就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形势。本文将从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金融危机,中国,大学生,就业,对策。

自从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序幕拉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全国高校扩招与日俱增。渐渐地,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的就业已经不再像当年那样被人抢着要了,如今的现实是,大学生到处都是,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金融危机的降临,无疑给近年来我国原本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备受关注。因此,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影响的作用机理,调查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影响的实际情况,探索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影响的对策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使我们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作用机理是,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因果关系。这种影响既有宏观意义上的决定作用,也有微观意义上的结构问题;既有危机带来的负效应,也有使矛盾变为动力的正效应。我们应当冷静而清醒地面对金融危机,认真的分析当前的形势,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非常明显,金融危机大大地加剧了高校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传统的经济理论表明,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正相关联系。按照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是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在理论上存在一致性,经济的较快增长会推动就业的相应增加,西方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经济衰退与失业伴生的经济事实就反证了这一结论。而根据奥肯定律,若一年实际gnp增长率超过潜在gnp增长率的2.5%,可以使失业率降低1%。经济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金融危机给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了相当程度上的冲击,但金融危机并不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所在,只是起到了加剧作用。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开始迅速扩大招生规模,到2003年在校大学生已占同龄人数的15%。而今的情况更是远远高出了这一比例。相比之下,可供就业的岗位却没有相应地大幅度增加。而且,近几年,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与裁员,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减员增效,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明显降低。这都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人

才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现象。很多的大学生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闲置状态。

从就业危机这一现象,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市场的供需矛盾。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对比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既是供给数量激增导致供求总量失衡的结果,同时需求变动引起的供求结构失衡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应届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是使就业难度增加的重要原因。在此形势下,用人单位将会相应提高用人要求,甚至降低待遇标准,从而给就业期望值较高的大学生带来就业难问题。此外,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另一重要因素。这表现为产业结构、学历层次结构、专业类型结构、用人单位性质结构和地区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失衡。供需矛盾增强了主体的变革动力。大学生就业难会给就业市场的主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讲,当代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一方面,其父母辈一般都经历了“文革”,未能接受充分的高等教育,且承受了“文革”和当代“下岗运动”两次就业挫折;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在面临就业危机的同时还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处理不好,“就业歧视”现象将愈演愈烈,拉动“内需”政策将进一步受阻。大学生就业危机使高等教育进一步庸俗化,甚至可能破坏社会和谐。从高校利益的角度讲,大学生就业难影响高校招生吸引力,导致新招生源质量下降;降低高校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力,加剧高校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教育资源的外流,使高校处于不利的国际竞争地位。从个人利益的角度讲,大学生就业难对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消极影响不利于个人继续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不论哪种原因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都意味着他们通过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闲置浪费和他们的收入减少,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预期收益的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下降可能使得一部分人不仅缺乏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甚至缺乏投资中等教育的积极性。上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必然会激发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各种主体采取变革措施。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

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经济方面的全国普遍影响与区域比较优势。国际金融危机对不同经济体的冲击程度会因为这些经济体的不同区域特点而有所不同。成都地区总部经济发达,区域资金充裕,产业构成已经进入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对外贸易结构与就业结构具备鲜明特点,具备较强的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从金融功能破坏与危机传导的流动性视角进行分析,一方面,由于中国金融机构总部集中在成都地区,正规性金融供给充分,市场流动性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整体上同样出现了增速下滑的趋势,但情况好于全国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成都大企业集团众多,而企业集团,尤其是大型中央企业集团在信贷市场往往处于买方地位,较容易得到足够的信贷供给,因此,成都地区企业获取流动性能力弱于江浙等地。从经济结构差异与危机传导的产业构成视角分析,危机对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的直接冲击最为严重,成都地区第二产业占比大幅度低于全国水平,因此,整体而言,由于最先受到危机冲击的第二产业占比较低,整体经济受到危机直接冲击较弱。

就业方面的数量基本持平与质量实际下降。成都地区的大学生就业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劳动密集型的城镇集体经济比重较小,占整体经济的比重很小,低于全国的水平,因此受到危机的冲击较小。其次,第三产业发达,受冲击的程度弱于第二产业,人员失业压力相对较弱,还可以吸纳较多的其他类型单位的就业人员。因此,在危机发生后,成都地区从业人员增长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情况。

从成都高校毕业生培养去向来看,主要是以成都为主而面向周边。而全国的人才市场存在着一定的供求矛盾。从学历来看,对研究生的需求增长较快,对本科生需求在保持平稳中缓慢递增,而对专科生的需求则呈大幅下降趋势;从专业类型来看,历年排名前十位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类、信息与电子类、机械设计与制造类等,其需求往往占总需求数三成多;从用人单位的性质来看,企业用人需求一般占总需求的八成左右,需求量增长也是最快的,但历年都有过半的大学毕业生更愿意到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显然,供需方面的结构需求差异与有效供给不足。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各方主体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国家和政府“难”中开“路”,大力拓宽就业渠道;用人单位化“危”为“机”,积极创造就业机会;高校“优”中创“新”,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大学毕业生“争”中获“胜”,增强就业能力。以政府为例,成都市出台了十项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政,以缓解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包括应届生升学扩招上万人,两千毕业生进社区上岗,参与重大科研可落户,困难学生可领求职补贴,京籍生创业享贷款贴息等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具有长期性,解决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调动各个环节来进行缓解和疏通。所以,主体方面难以承受之重与随机应变之轻。

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

总的来说,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责无旁贷,高校任重道远,毕业生利益攸关,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政府发展经济、调整结构、改善环境要多管齐下。首先,要推动经济发展,适度扩大内需,发展中小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开发和创造基层公益性岗位,比如适合大学生从事的村干部岗位、社区干部和服务人员。其次,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扩大就业空间;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为大学生提供健全的就业保障。政府必须消除对高校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政府应当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和支持,以及扫清一些阻挡大学生就业的障碍。

另外,高校创新机制、优化课程、加强指导还任重道远。首先,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其次,积极调整优化教学和科研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再次,强化就业指导,端正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服务意识,确保学生顺利就业。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方面提供服务,加强大学生失业保障工作。

学生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学习技能都缺一不可。首先,要提升综合素质。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工作岗位的复合程度不断提高,大学生要全面发展自己,充分发掘自身潜力,明确自身职业定位,进而实现人生价值。其次,要调整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对单位性质、就业地域、岗位薪酬、专业对口程度等预期标准进行适当调整,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再次,要强化个人优势,做好职业规划,以主动积极、乐观自信、平和稳定的心理面对求职就业中的艰辛,抓住机遇,待时而飞。另外,大学生还应当像岗位上那些踏踏实实的工人师傅学习求真务实的精神,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将大学生年轻人的活力劲儿转变成雷厉风行的动手能力,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换成价值。

总结:尽管我国大学生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是雪上加霜,但只要我们认清

当前的形势,在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在高校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在大学生自身的不懈努力下„„我们一起寻找对策,并加以实施。只要我们同舟共济,一起努力,我国大学生的严峻就业形势一定会得到缓解。

第三篇:金融危机对南通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摘要

文章从困难和机遇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金融危机给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危机使南通中小企业面临出口订单锐减,出口市场缩小,生产成本上升,产出下降,生产规模缩小,倒闭现象严重,信贷支持减少,直接融资渠道变窄,融资成本提高等困难。但在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也面对全球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扩大内需政策,积极财税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机遇。面对困难与机遇,中小企业应该积极扩大内需市场,开拓危机影响较小的海外市场,强化内部财务管理,扩展融资渠道,优化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危机;困难;机遇

0引言

中小企业是指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的企业[1]。目前,中小企业年均产出占中国gdp超过60%、从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数超过80%[2]。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仍在蔓延,而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文章从困难和机遇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金融危机给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为中国中小企业探索应对危机的道路提供参考。

1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

1.1出口受到严重冲击

1.1.1出口订单锐减据海关统计,2009年1~8月,中国外贸出口7307.4亿美元,同比下降22.2%,出口价格总体下跌5.6%,扣除价格因素后,出口数量下降17.6%,出口数量下降对出口值下降的贡献率为79.3%,其中,一般贸易出口价格下跌0.4%,出口数量下降24.9%;加工贸易出口价格下跌6.4%,出口数量下降15.5%。同期,一般贸易进口价格下跌22%,进口数量增加4%;加工贸易进口价格下跌6.1%,进口数量下降21.5%。第105届广交会共有16万境外采购商到会,与上届相比下降5.2%。出口成交额为262.3亿美元,比上届减少16.9%。机电商品、轻工产品、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国际市场萎缩影响比较大。

1.1.2出口市场缩小在贸易壁垒增加、出口退税率下调、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中国中小企业传统外贸模式受到考验一是面临印度、越南等国家的竞争压力。虽然印度、越南等国家的产业配套不及中国,但劳动力成本比中国低。2009年“广交会”反馈,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中小企业外贸订单向东南亚国家流失倾向明显,尤其是纺织服装、工艺品、玩具等行业。二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8年1月~2009年9月一美元折合人民币(期末数)由7.1853上升为6.8290。纺织服装领域的中小企业,加工利润在5%~10%之间,人民币升值严重影响企业出口,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价格竞争优势继续削弱。一些企业倾向于不接超过两个月的订单。对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量进一步萎缩,据海关统计,2009年1~8月,中国对美国出口价格下跌4.4%,出口数量减少13.5%,比前7个月减幅加深0.5个百分点,小于同期出口总体减幅4.1个百分点,分别小于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减幅9.5个百分点和8.4个百分点;同期,对欧盟出口价格下跌2.7%,出口数量减少23%;对日本出口价格上涨2.2%,出口数量减少21.9%。

1.2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1.2.1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受美国次贷危机,铁矿石、石油、粮食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中小企业增速进一步放缓,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原材料价格上升对企业成本影响幅度比较大,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其中,钢材、石油制品等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加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采购成本比较高,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中小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造成生产消耗过大,资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这也是中小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1.2.2产出下降生产成本与用工成本的上升使中小企业利润不断下滑,而利润的下滑使企业产出呈下降趋势。据调查全国2008年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增速创下1994年以来的最低同比增幅。广东2008年全年工业企业订单、生产、利润三个指标的指数平均分别为110.7、101.1和100.0,比上年下降20.

8、21.5和20.3点

1.3生产规模不断缩小

1.3.1生产规模缩小这场金融风暴使中小企业出口市场不断缩小,加之中小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中小企业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惠州吉隆被喻为中国的“鞋都”,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女鞋生产基地。吉隆镇有几千家鞋厂,规模较大的企业有100多家,除此之外很多都是小工厂。现在有近1/3的小厂已经完全停工,仍在运行的厂商也面临开工不足的问题。

1.3.2倒闭现象严重据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有2/3纺织企业面临重整。据广东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局统计,2008年1~9月,广东省停产、歇业、关闭和转移的中小企业累计为7148间,截止2008年10月份,这个数字就上升为15661家。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中国社科院

(四)当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大学生群体出现了焦虑恐慌、消极悲观和盲目“屈就”的不良就业心态,大学生只有客观把握形势、认清自我,适时调整就业心态才能成功实现就业突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