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造林绿化落实方案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绿化委员会市2011年全民义务植树及造林绿化工作方案的通知》(郑政〔2011〕10号)精神,惠济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周年的大好时机,将植树造林工作与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与城市绿化建设相结合,与部门绿化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身边增绿,着力打造林业生态强区,努力为惠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

一、主要工作

(一)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2011年我区全民义务植树工作,以提高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义务植树尽责率为突破口,推行义务植树基地化,完善义务植树管理制度,以确保义务植树成活率达85%以上,尽责率达90%以上,城区建卡率达92%以上。全年计划完成义务植树24万株,绿化面积2200亩。

(二)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完成省、市下达的建设任务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决策,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强区,打造生态环境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和河南省建设林业生态省和市建设生态市的重大决策,为“十二五”林业发展开好头、起好步。2011年,根据市林业生态建设计划,我区的林业生态建设总任务为6460亩,其中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1000亩,主要分布在我区的北四环、天河北路和文化北路等重点路段;中幼林抚育间伐工程1828亩,主要为开洛绿化通道和郑邙路绿色通道;绿化苗木花卉任务3432亩;建成2个林业生态村,绿化面积200亩,分别为花园口镇的申庄和古荥镇的孙庄村。

(三)抓好园林绿化工作,配合市政府做好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

2011年,我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将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修订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配合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努力扩增城市绿量,提升景观品位,优化住宅环境,不断提高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养护水平,为市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工作目标是:栽植乔木8.3万株,新增绿地60.3万平方米,新建4000平方米以上游园7个,新建社区和村级1000平方米以上游园8个,创建园林社区3个。各镇(街道)完成本辖区道路、公园游园广场绿地缺株的补植补栽和黄土裸露整治工作。

2011年,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市道路绿化达标分级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和市道路绿化达标分级管理的通知》(郑政办〔〕81号)要求,结合我区建成区道路绿化实际,我区将把全区建成区范围内所有区管、各镇办管理的道路分成“绿化示范道路、绿化精品道路、绿化达标道路、绿化不达标道路、绿化较差道路”五个档次,按照《按照市道路绿化达标分级管理考核办法》,全面加强道路绿化管护,切实做到辖区道路绿化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四)提高各单位绿化水平,持续深入地开展校园绿化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造林绿化分工,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提高部门绿化的有效方法,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大资金投入,千方百计增加绿化量,努力提高本系统、本部门属地绿化美化的质量和水平。各部门、各单位要通过积极参与创建“市绿化模范单位(居住区)”、“市绿化模范乡镇(办事处)”和“河南省绿化模范单位”,促进各单位(居住区)、使本单位绿化水平向高层次、高品位迈进。区林业部门要联合区教育部门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以校园绿化为载体,共同推动全区有条件的学校开展校园植树和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及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广大青少年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趣和改善环境的责任意识、破坏环境的忧患意识、保护环境的法律意识,促进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要重视和依靠科学技术,搞好规划设计、工程施工、选种育苗、栽培管护等工作,提高造林绿化的科技含量;要重视提高城乡绿化设计水平,积极探索和使用绿化工程设计的先进技术和适用方法,力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造型丰富、四季常青,集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搞好造林绿化,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风格;要全面分析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植被、水源和物种等条件和特点,科学确定造林绿化方案,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分布均匀的城乡绿化系统;纳入退耕还林、土地整理、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扶贫开发等项目工程实施的造林绿化,苗木选择要符合项目要求;要特别重视城乡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注重区域性物种保护与开发,强化植物育种及引进培育实验,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研究,积极推广植树造林实用新技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提高城乡绿地的存活率。

(五)强化管理,确保成效

在植树造林活动中,各林业部门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实行植树质量负责制,严把苗木、整地、栽植、浇水、管护五大环节,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管。全面落实限时完成措施,按省市工程建设要求,在春季植树造林季节全面完成各项造林工作。技术人员要分包单位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制。各镇(街道)要提前做好春季抗旱保活的准备,加强后期管护,确保新植树苗能够成活。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城市绿化和森林管护的法律法规,加大绿化林地管护力度,严格执行征占用绿化林地审批、植被恢复制度。加强森林防火,开展林木病虫害测报和防治检疫工作,保护现有绿化成果。建立举报破坏绿化、毁林开荒有奖制度,严厉打击各种乱砍乱伐、乱占林地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活动,保障造林绿化事业的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