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城乡绿化建设任务方案
为提升全县城乡绿化水平,进一步掀起建设绿色的新高潮,按照《省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和《市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制定《县年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县建设要求,以“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为主题,以“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为方针,以实施绿色县城、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努力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打造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优美之县。
二、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绿化协调发展,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整体发展”的要求,用1年时间争取实现的绿化目标。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规划相应的建设内容,突出重点,突出特点,结合宜居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海西交通网建设和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绿色县城、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四绿”重点工程。
(三)生态优先,注重实效。规划建设以身边增绿、改善生态、优化人居环境为主要内容,促进兴林富民,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四)造改并举,建管并重。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强化森林经营,改造现有低质低效林分,提高森林的综合效应;加强城乡绿化,落实管护责任,加强现有森林资源保护,确保植树成效,巩固绿化成果。
(五)政策引导,公众参与。制定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建设的配套政策措施,创新运行机制,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四绿”工程建设。
(六)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在县绿化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各乡镇、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编制相关的绿化规划,并组织实施,合力推进“四绿”工程建设。
三、重点工程
(一)绿色县城
1、目标要求。我县年新增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54公顷,新增建城区绿地面积49公顷,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2公顷。县城规划建成区绿地率由现在的30.63%提高到33.3%以上,绿化覆盖由32.3%提高到35.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8.1平方米提高到10平方米以上(详见表1)。
2、建设任务。(1)完成广场建设,增加公园绿地1公顷。广场位于316国道溪口段东侧,其下方为一中新校区门口,呈三角形地带,占地面积约1公顷。
(2)拓建公园,增辟园林景观场所,增加绿地面积10公顷,以满足更多群众休闲锻炼的需要。
(3)继续开发建设森林公园,逐步配套完善园区亭台楼阁等景区设施,增加园林绿地25公顷。
(4)创建绿色军营2个。在驻梅73117部队梅埔营区和营区,修建绿色景观带,使其成为春有绿,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绿色军营。
(5)创建绿色校园15个。以创建“绿色文明学校”为载体,建设“绿色校园”,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文明,不断提高我县中小学绿化美化水平,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年共创建15所绿色校园示范校(详见表4)。
3、牵头单位。由县建设局牵头组织协调,县教育局、支前办、驻梅73117部队等单位和镇配合。
(二)绿色村镇
1、目标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以“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等非规划林地,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以绿化促美化、促文明、促富裕。我县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由现在的15%提高到18.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平方米提高到5平方米以上。
2、建设任务
大力推进村镇绿化,选择一批中心镇、中心村和生态区位重要村建设示范绿色乡镇、绿色村庄,重点推进县定3个小城镇的绿化工作。年计划创建绿色乡镇6个、绿色村庄40个村,主要安排对象为: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市级综合示范村、省市级挂钩帮扶村。创建标准为实现“五个有”,即:有一个公园绿地、有一条绿色通道、有一块经济林地或花卉苗圃、有一个绿化小区(主村所在地房前屋后绿化)、有一片风景林地或名贵古树(详见表2)。
3、牵头单位。绿色乡镇由县建设局牵头组织协调落实;绿色村庄由县农办牵头组织协调落实。
(三)绿色通道
1、目标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精神,以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和新一轮铁路建设为契机,着力提高公路、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绿化美化水平,新建、改建、扩建高速公路两旁20-30米,铁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两旁10-20米,县乡道路两旁3-5米以上范围内,有条件的地段全面建成沿线绿化带。
2、建设任务。我县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县乡公路干线总里程25.4公里。(见附表5)
3、牵头单位。由县交通局牵头组织落实。
(四)绿化屏障
1、目标要求。大力推进我县沿路(高速路、国省道、铁路交通主干线沿线一重山)、沿江(重点流域一江五溪沿线一重山)、环城(县城周边一重山)“二沿一环”的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积极营造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将沿路、沿江、环城森林打造成具有保持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多功能的绿色屏障。全县主要交通干线一重山、重点流域一重山的宜林地绿化达到100%。一重山低质低效林地补植改造面积达90%以上。
2、建设任务。年林业部门完成绿色屏障造林绿化22500亩(其中更新造林16000亩,稀疏林地补植和坡耕地造林6500亩);水利部门完成我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200亩(详见表3)。
3、牵头单位。由县林业局牵头组织协调,县水利局、农业局等单位配合。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坚持依法兴绿。认真贯彻执行《森林法》、《公路法》、《水土保持法》、《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对新建、扩建工程项目要严格按照新城区绿地率30%、旧城区绿地率25%的指标留足配套绿化用地,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林地、绿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城乡绿化成果。
(五)健全奖惩制度。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纳入各乡镇政府今年重要目标考核内容。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及时向县政府和绿化委员会上报城乡绿化一体化“四绿”工程实施情况。县监察局、效能办要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各重点工程牵头单位要制定考评方案,及时对“四绿”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考评。县绿委会对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单位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问责。
(六)做好宣传发动。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是生态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节能减排、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举措。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增强政治意识、生态意识、责任意识,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特别是宣传、广电部门要发挥媒体作用,开展形成多样的绿化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浓厚氛围,掀起“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