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在州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积极探索开放式、生态型、现代化发展道路这一重大课题的背景下,管局和集团报请州委、州政府同意,召开由县(市)林业局和森工企业参加的管局、集团工作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在总结**年工作的基础上,理清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用创新的理念、改革的办法、理性的思维、务实的举措,推进延边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管局、集团党政班子讨论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继往开来

**年,既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又是我们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向创新发展模式之年。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凸显了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具有持续性。主要标志是各项指标全面完成,经济效益持续攀升:全年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870,160万元,同比增长2.2%,其中,集团687,063万元,可比口径增长3.5%;工业产值102,006万元,同比增长4.4%,其中,集团94,309万元,可比口径增长7.6%;实现销售收入212,855万元,同比增长4.2%,其中,集团194,246万元,可比口径增长4.2%;实现利润4256万元,同比增长42.4%,其中,集团336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61.4%,产品销售率达103.2%,可比口径提高了2.5个百分点。森林防火工作实现了连续2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第二,具有突破性一是理念的突破。树立充分利用资源也是效益的理念。推广了白河林业局毛枝桠切段、树根锯墩和大石头林业局枝桠材统一管理的作法。白河林业局东方红林场去年一年毛枝桠切段为刨花板提供原料3200吨,树根锯墩提供原料7595吨,增加收入105.5万元,职工人均增加年收入9772元。树立林业经济与县域经济相互融合的理念。敦化、和龙等5个林业局林产工业加工企业进入所在县(市)统计口径后,一方面扩充了县域经济总量,一方面实现了资源、信息、市场、政策等要素的共享。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白河刨花板51%的国有法人股转让于吉林森工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达成协议,正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不仅变现了存量资产,而且整合了区域资源。二是领域的突破。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多方筹措资金12800万元,对3户院墙式林业企业的6102名职工实施了一次性安置,其中,中央财政拨款10230万元,州政府配套1500万元,集团公司配套1070万元。将改革的触角延伸到分离社会职能领域,完成了延边林业学校向延吉市政府的整体移交;白河林业局借助长白山管委会的平台,已完成了中小学、幼儿园、城建、街道、体育馆、供热、供水、通讯、有线电视等职能的移交工作;汪清、和龙、八家子林业局和安森局也将部分社会职能移交当地政府,其它森工企业自办中小学移交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三是制度的突破。修订、下发了8个管理办法,增加了责任追究条款,用制度规范行为的成效正在显现。实行木材竞价销售,用市场的办法拉动了木材售价的整体提升,用公平交易的平台、公开透明的制度抑制了潜规则。据统计,全年销售木材116.4万立方米,实现木材销售收入96,238万元,每立方米平均售价达826.47元,比计划价格提高165.17元/立方米,增加收入19,233万元,其中,参加竞价销售木材18.9万立方米,占销售总量的16.5%,每立方米售价达929.36元,高出平均售价102.89元,现场一次性竞价增加收入1874万元。大石头林业局还探索了期货式销售。县(市)林业局积极探索了地方国有林经营管护承包,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摸索了路子。敦化市林业局还选择了集体林流转后规范管理的试点。四是改制思路的突破。加快了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步伐,对2003年以来已改制的8户国有控股企业实施了减持,有2户退到了20%以下,有6户全部退出,同时推进了31户加工企业和辅助企业的改制,有10户实行了股份制改造,有21户实行了出售,上述改制企业的职工全部以量化资产抵顶的方式进行了身份置换,又有2474名职工与母体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

第三,具有亲民性。努力提高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已达7566元,按可比口径测算比上年提高了931元。白河林业局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已近万元。珲春林业局在为职工办理医疗保险的基础上,还率先为职工办理了住房公积金。敦化、和龙、八家子、天桥岭、大兴沟等林业局和安森局都在春节前为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大石头、黄泥河林业局千方百计补发历史拖欠职工工资,汪清林业局全部补发了历史上的各种拖欠。关注特困群体,争取省、州政府和红十字会等社团“两节”扶困资金320万元,各企业也安排了专项资金,解决困难职工的临时性补助。多方筹措资金,改善职工的人居环境,敦化林业局结束了2个林场未通国电的历史。搭建职工全民创业平台,参加全民创业的职工已达20185户,户均年收入已达16824元。落实了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的各项措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第四,具有前瞻性。在资源保护方面做到未雨绸缪,在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过程中,将林区内种植人参(林参间作)的审批、木材经营(加工)厂(点)的审批、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和林区内开设炭场的审批4项权限保留在州林管局,对林区内种植人参(林参间作)实行了总量控制。在矿业经济成为全州热点的形势下,我们建议州政府采取扶大扶强,限制小、散、杂户的措施,按照省厅部署,开展了服务县域经济,整治非法侵占林地专项行动,既保证了矿业经济的有序发展,又防止了林地资产流失。在突出支柱产业地位方面明确提出了主业回归木材生产的思路,着力抓好木材生产效益最大化,木材生产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安森局仅合理量造材就增加收入700多万元。在理顺职能方面把握了政企职能分开的大趋势,完成了州林管局、集团公司机关改革,机关机构由32个调整为23个,减幅为28.1%;中层领导职数由107名调整为68名,减幅为36.4%;一般干部由177名调整为101名,减幅为42.9%;工勤人员由92名调整为56名,减幅为39.1%;全部人员由392名调整为239名,减幅为39%。珲春、八家子、白河林业局元旦前相继完成了机关改革,为向政企职能分开、权利责任归位的方向过渡做出了超前的制度安排。

第五,具有统筹性。统筹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统一。完成了红松果材林基地建设规划,确立了“十一五”末期实现林业职工人均拥有1公顷红松果材林的目标。统筹上争与下促的统一。全年争取各类投资4796.8万元,其中,经营性投资3580万元,非经营性投资1055万元,其它投资827万元,呈报国家批复投资3781万元,上报待批3098万元(含速生丰产林投资1430万元),企业筹措配套资金900多万元,改善了学校、公、检、法的基础设施和供水、供电等职工生活设施。统筹行业指导与监管服务的统一。恢复了地方林业处,整合了职能,解决了地方林业工作的边缘化问题,使其集行业指导与监管服务于一身。统筹疏通诉求渠道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逐级落实了信访责任制。统筹经济工作与政治建设的统一。领导班子、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党风廉政建设、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延边林业集团公司获得了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公、检、法三机关为维护林区稳定做了大量工作,延边林区总体上保持了平安和谐。

总之,**年是我们在创新发展模式的同时推进持续发展的一年,是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推进管理创新的一年,是在巩固成果的同时推进改革深化的一年,是在调处矛盾的同时推进和谐建设的一年,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但是,我们还应该理性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森林资源承载力仍然过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面临严峻挑战。滥砍盗伐林木没有得到根本控制;非法侵占、蚕食林地现象比较普遍;退耕还林出现反弹迹象;造林绿化成活率不高;违规现象没有杜绝;项目、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对林地、林木需求量增大,已出现了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逆转的势头。二是产业结构“短腿”现象进一步显现。与木材生产这一传统产业相比,其它产业还没有形成支撑能力,仍然是“短腿”。三是体制瓶颈尚未突破。该分的分不开、该剥离的离不了,使我们承担了不应由企业承担的事务,制约了发展。四是管理办法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反映在财务管理方面,预提的随意性、待摊的盲目性以及核算不够严肃的现象还程度不同地存在;反映在计划、投资管理方面,先斩后奏的现象还没有杜绝;反映在木材销售方面,竞价销售的认识还不够统一,变换手法、暗箱操作、少数大户垄断等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反映在劳动人事、机关编制和干部管理方面,劳动关系管理混乱、机关膨胀、人浮于事,选拔任用干部违背程序和要求等问题仍然没有彻底纠正;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实施细则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五是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偏低。有关资料显示,珲春市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为12000元,安图县在岗职工年货币工资为10108元,与最高的县(市)相比,我们低4000多元,与最低的比,我们低2500多元。从社会保障水平上看,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中,仅养老保险一项做到了全覆盖。六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目前,林业改革已从过去的普遍受益转向利益调整,改革成本严重不足,而且筹措难度较大。七是林区稳定压力增大。历史沉淀的问题和改制重组中新出现的问题相互交织,信访量增加,许多问题没有解决的政策支持,处于矛盾凸显期。

二、科学确定思路,把握工作重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延边林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从双属性(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适应双需求(生态需求和经济需求),促进三生态(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双体系(完备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构建和谐小康林区,以充分开发和释放林业的多种功能,推进延边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体现这一总体要求,我们已在**年形成了“科学发展,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关注民生”四位一体的工作布局。今年要进一步抓好这一布局的细化和落实,基本思路是: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为延边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要求是:发展抓产业建设,改革抓机制再造,管理抓分类评估,民生抓提高收入。

发展抓产业建设。就是围绕延边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构造由木材生产、林地经济、森林培育、林产工业、森林旅游、境外开发合成的产业体系。

改革抓机制再造。就是再造生产经营的市场型机制,森林经营的循环型机制,资源管理的严管型机制。

管理抓分类评估。就是按生存型、发展型分类定位,确定评估标准。生存型要做到“两个打牢”(打牢小康林区基础,打牢和谐林区基础),“三个管住”(管住‘口粮’钱,实现木材生产效益最大化;管住费用,挖掘潜力;管住资源,严格保护,有序开发,有效利用),“一个增长”(职工人均收入逐年有所增长)。发展型要做到“两个率先”(率先进入小康林区,率先构建和谐林区),“三个创优”(综合效益创优,资源利用创优,企业管理创优),“一个大幅度提高”(大幅度提高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

民生抓提高收入。就是采取主导产业增效一块,全民创业创收一块,争取政策补充一块,内部挖潜挤出一块的措施,加大对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使林业职工工资逐步达到所在县(市)平均工资水平。

为落实上述思路和要求,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林业产业总产值890,200万元,同比增长2.3%。其中,集团705,00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2.6%。

2、现价工业产值101,900万元,可比口径增长8%。(为集团指标)

3、销售收入145,500万元,可比口径比上年计划增长5.6%。(为集团指标)

4、实现利润2710万元,可比口径比上年计划增长8.4%。(为集团指标)

5、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实现双增长

6、实现连续27年无重大森林火灾

7、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增长500元以上

8、全民创业职工家庭经济户均收入增长5%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要把工作重心投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投放在科学发展上。按照产业建设的构想,着力抓好六个突出: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公安工作和检察院、法院工作的决定,管局党委和管局已于去年下发了7号文件,就干部管理和保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企业党政班子和主要领导要认真抓好7号文件的落实,不能打折扣,更不允许截流。要着力抓好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做到*班子带队伍,*班子抓建设,*班子提高核心战斗力。要牢固树立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理念,支持政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活动,预防和查处职务犯罪,依法审理各类案件,认真落实检察建议和司法建议,为政法机关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做到多支持、少干预。

要认真抓好保障机制的落实,逐步解决公安、检察院、法院系统交通工具、办公设备自动化、基层派出所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安部下发的《公安单警装备配备标准》的落实等实际问题,保证政法机关的办公和办案经费,为提高核心战斗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志们,延边林业正站在一个机遇好、潜力大、困难多、任务重、前景佳的新起点上。让我们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一手抓改革,一手抓管理,推进延边林业又好又快发展,肩负起建设生态林业、效益林业、和谐林业、富裕林业的历史重任,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