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精准扶贫经验稿
广元市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经验、成效
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广元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精神,紧密结合全市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成功探索出精确规划、精心组织、精细实施、精准投入、精深参与的精准扶贫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瞄准靶位,精确规划
如何把贫困户真正选准,这是精准扶贫的最基础性工作。在国家统一制定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出台之前,2011年,青川县开始大力实施特困村扶贫攻坚战略,着力从县域层面积极探索精准扶贫。2013年下半年,我市率先在青川县马公乡进行精准扶贫试点工作。2014年初,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安排部署各县区分别再选择1个贫困村,进行第二次精准识别试点工作,在公正、公开、公平原则的基础上,成功探索出了五步两公示一公告精确识别的方法和路径。
规划是蓝图,规划是方向。在精准识别出739个贫困村、36.8万贫困人口后,我们创造性地制定了三个规划,即县域扶贫攻坚推进总体规划、贫困村脱贫解困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规划。按照贫困户个性需求和共同特征,因户施策,一户一计,建立台账,落实帮扶措施,确立了生态庭院、增收产业、技能培训、助学助医、社会保障五个方面的扶持发展内容,统筹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强化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建立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主导的多元化扶贫投入机制。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帮扶、组织群众自主投入,多渠道多形式集聚资金,切实加大对扶贫开发的投入。根据贫困户发展规划,逐户落实扶持资金,足额补助到位,青川县连续三年给14个特困村,每年每村投入45万元县本级财政资金,用于贫困农户生产生活设施和增收产业发展。利州区给每户贫困户3000元的产业扶持补助资金,帮助培育增收产业。完善扶贫资金分配制度,合理设置资金分配因素,把资金分配与贫困人口减少和生活水平提高挂钩,与工作考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创新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方法。
五、群众主体,精深参与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着重发展到户增收项目和产业扶贫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活力,全面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充分发挥群众深度、全程参与的重要性,执行一事一议制度,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坚持脱贫计划由群众来评,帮扶措施由群众来议,主导产业由群众来定,资金项目由群众来管,真正让广大贫困农户成为扶贫项目建设的规划者、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充分调动广大贫困农户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