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思考[小编整理]

国有企业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与实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也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

系为核心。这既是党的宗旨在执政能力建设上的集中体现,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则是我们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危险。从总体上看,广大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不密切”的问题,也有“不善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党员干部官僚主义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对自己的名利得失斤斤计较,对群众的安危冷暖漠不关心;有的对职工群众既没爱心,又没耐心,特别是对一些困难群众更是不闻不问;有的形式主义严重,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不了解民情,不顺应民意,不珍惜民力,损害了职工群众的利益;有的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不尊重职工群众的情感和人格,等等。这些问题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影响极坏,很容易使职工群众失去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很容易堵塞党智慧和力量的源泉,从而损害新的伟大事业和新的伟大工程。

就我们大唐连城发电厂检修公司而言,现有职工196人(包括公司11名管理人员),承担着2×300mw和2×100mw共四台机组包括燃煤、化水、除灰、通讯等所有外围设备的检修维护和设备保洁工作,人员奇少,任务繁重;而且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原始学历中专以上人员只有十几人;年龄30岁以下已不足10人,35岁以下不足30人。面对这样一种队伍状况,要在不断深化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司化运营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自身适应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开拓生存空间,就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顺应民心,集中民智,发挥民力,努力形成全体职工倾心支持、参与乃至奋斗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不断地研究解决密切联系群众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这样,群众才能与我们心连心,有话找党员干部说,有事找党组织办,同时积极为公司的稳定和发展分忧解难,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因此,探索如何建立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和任务。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我们的实际工作,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增强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观点,坚持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思想教育,要教育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要求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经受住权力关、地位关、利益关的考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的党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回顾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才能获得、保持和巩固执政地位。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人民从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实现安康幸福的生活。当前,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是认同、拥护和支持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要求和期望也在不断提高。党只有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代表和实现人民的利益,才能继续获得人民认同、拥护和支持。否则,就会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因此,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既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从实际出发,把党的群众路线真真切切地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做到懂得民心、顺应民意、尊重民权、维护民利。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加强与职工群众的联系,知道职工在想什么、最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在思考问题和作决策的时候,充分尊重大多数职工群众的意愿,把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具体工作中,要始终把职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就是要正确处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把对上级负责与对职工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做到既符合上级要求又符合职工意愿;把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去办。

比如我们按照厂部的要求,为了尽快适应市场化要求和公司化运营,考虑在检修公司

实行“工作量工资”的分配制度改革。这是一项关系全体检修员工切身利益的极端敏感的工作,而且在纯国有企业中没有先例可循,稍有不慎就不单单是影响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队伍稳定的问题,如果矛盾激化,就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在关乎着国计民生稳定与发展的电力企业,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我们党总支委和领导班子成员经过认真思考和研究,认为要充分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两名职工群众,以点带面,保持与职工群众的经常性联系

好的制度还要靠好的机制来落实。为保证联系群众各项制度的落实,必须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一要建立考核机制。把每个党员、党员干部落实联系群众制度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二要建立健全群众评议机制。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让群众对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状况做出评议。三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联系群众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四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联系群众好、群众公认的干部,在选拔任用上给予优先考虑;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对连续几年受到批评的人员,给予降、免职处理。要通过奖优罚劣,调动广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胜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事实也证明,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2005年,面对2×300mw机组相继投产,我们检修公司在人员大量减少和技术力量急剧下降,且对新机组设备状况很不熟悉的情况下,硬是充分依靠蕴藏在全体职工身上的积极性,不分昼夜地精心维护,积极消缺,努力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保证了两台300mw机组投产当年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并且顺利通过了达标投产验收,被集团公司命名为“基建移交生产达标投产机组”;#4机组在考核期连续运行时间达到了3081.2小时,荣获集团公司“2005年度300mw机组考核期连续运行时间一流指标”称号。因此,国有企业要在新的形势下坚持改革与发展,就必须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建立起党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从而使我们的企业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机制、体制的改革,以改革推动持续、高效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