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几点思考(姚永龙)[推荐五篇]
第一篇:对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几点思考(姚永龙)对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7-02-1211:48:00]作者:姚永龙
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的组成部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工作从九十年代末启动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全国共有担保机构2188家,其中有四百多家是享受各级财政资助的政策性担保机构。
我国是劳动力大国,也是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财政有必要通过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一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政府而言,可资利用的财政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上,指望财政过多的投入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运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这是财政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本文将就这一问题,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财政介入有必要制度化
目前,我国政策性担保的财政投入并没有经常化、制度化。财政资金介入的途径单一,主要是划拨一定的实物资产或货币资金充作担保基金,而类似再担保的风险分摊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即便是担保基金,资金来源也并不稳定,其多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财政状况的好坏。
政策性担保不同与商业性担保,财政介入的效果应该是降低受保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中小企业的资金获得性。由于没有稳定的财政投入,其效果不能不大打折扣。当前,我国政策性担保资金杠杆效应不明显,固然与金融机构不配合等外部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内部,在于缺乏持续性的财政介入机制。
从当前的情况看,有必要尽快建立再担保体制,形成财政与担保机构共担风险的长效机制,以此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办好。
在这方面,国际上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例如,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行的就是“双保体制”,即在担保体制的基础上,又加设了再担保体制,日本把这两项体制合并称为“信用补完制度”。所谓“补完”,取补充完善之意,既是指担保体制是对中小企业信用的补充完善,也指其内部的补充完善,即履行分摊风险功能的再担保体制对担保体制的补充与完善。
二财政介入有必要与具体的政策目标相联系
这里的政策不光指中小企业金融政策,也不光指中小企业政策,而是涉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压力加大、生态环境恶化、收入差距拉大等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与中小企业有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应该放在满足全社会需要的公共服务上。中小企业固然需要帮扶,但财政也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该将政府的政策取向渗透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去,发挥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样才能体现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
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相关的政策措施已经或正在出台,其中也包括必要的配套资金,应该说,这是可喜的现象。如何使这些资金通过一定的政策工具落实下去,提高使用效能,是当前财政工作必不可少的1
环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具有资金杠杆效应,财政介入其中是落实政府政策的有效手段,有必要很好地加以利用。
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政策性,仅仅体现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上,与政府的其他政策目标相脱节。这不仅弱化了政府宏观政策的渗透性,也不利于政策性担保健康发展。我国各地的担保机构,担保品种单一,业务方向不明确,大部分是跟在银行后面“吃剩饭”,把银行僵硬的信贷体制下,忍痛割爱的贷款项目,重新捡起来,加以承保。这样,无疑削弱了其作为公共产品的“公共性”,堵塞了各方面的资金来源渠道。有鉴于此,有必要形成这样的机制:政府根据政策需要推出担保项目,财政按项目下拨资金,项目的风险系数大小、政策性强弱与财政出资额、风险分摊比例相挂钩。由此,既明确了担保机构的经营责任,同时也强化了财政的调控职能。
三财政介入有必要与市场化运作手段相结合
一般来说,按照政府干预市场的强弱程度,公共产品可以分为纯粹公共产品和混合公共产品。混合公共产品通常是在市场领域发挥作用,它的提供虽然离不开财政的支持,但财政在履行职能时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尽量把政府活动降低到最低限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一手连着政策,一手连着市场,财政介入其中有必要处理好政策与市场的关系。这一点已经在我国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予以明确,即“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具体地讲,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挥政策扶持和引导作用,但并不直接经营担保业务,而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运营。
但是,从实践上看,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我国政策性担保带有很强的行政干预色彩,政策性担保机构缺乏自主经营意识,财政也不善于利用各种经济手段,诱导担保机构的经营行为,财政资金与市场化运作,“油是油,水是水”,融合不到一块儿去。
当务之急,必须打破政策与市场泾渭分明的界限,财政不能光给钱,不引导,也不能把引导异化为干预,而是要明确担保机构的经营责任。财政支持要与担保的实绩挂起钩来,与落实政府政策的效果挂起钩来,形成“办多少事给多少钱”的诱导机制,让担保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独立履行项目的评审职能,在风险经营中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政策性担保才能融合政策与市场双方面的积极因素,真正实现“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
四各级财政有必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中小企业是与地方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紧密相连的,从繁荣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地方财政有必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在我国现有的财政体制下,基层财力有限,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地区仍然没有摆脱“吃饭财政”的状况。
目前,我国政策性担保机构大部分是由地市级以下政府运营的,真正发挥作用的并不多,不少是“空架子”,只有机构没有业务。中央与省级财政虽然也介入了信用担保业务,但是它们与中小企业接触面小,难以真正起到帮扶中小企业的作用。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上,中央与地方财政“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所以,有必要明确各级财政的介入形式: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性担保给予补贴;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经营再担保业务;地市级、县级财政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直接介入政策性担保业务。唯有如此,才能调动多方财政投入的积极性,形成分工合理、上下协调的财政介入机制,加强中央政府宏观政策的渗透力。
五财政介入有必要辅以有效的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政策性担保以部门和地方审计监督为主,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立法工作还没有启动,目前只有一部宽泛的《担保法》作为法理依据;政策性担保机构的定位,至今仍然不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只批准了少数几家担保企业为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余绝大部分并没有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业务规程、会计处理方法;财政资金的拨付缺乏透明度,软预算约束相当通行。这些就为“道德风险”的滋生埋下了伏笔。不难理解,在我国,财政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望而生畏的,形成了财政始而参与,以后就不再参与,生怕金融风险转嫁到自己头上来的状况。想介入,又怕介入,解决矛盾的突破口应该放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上。
六财政介入有必要多管齐下,发挥政策组合效应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体系,它不是孤立的,是与其他政策体系紧密相连的,如信用评级体系、经营诊断体系。这些体系彼此之间相互呼应、纵横衔接,组成了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大体系。如果缺少了这个大体系环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也是“独木难支”。
目前,我国政策性担保风险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原因在于其他政策体系发展滞后,不配套。财政不能单纯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而要多管齐下,帮助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组合效应,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方面,日本提供了好的经验。以经营诊断体系为例,战后日本建立了完善的中小企业诊断网络,中央设有诊断协会,都道府县设有综合指导所,这些机构配备有专业人员,帮助企业经营整改,这不仅有助于化解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担保机构担保评审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当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财政如何介入于其中,还处于探索阶段。今后,随着我国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还会出现许多新的矛盾。因此,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上,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财政介入之道,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①吴俊培主编。《公共财政研究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②陈乃醒主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姚永龙。《日本财政介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及其效果初析》,《日本学刊》2005年第1期。
④《金融时报》2005年9月7日。
第二篇:对xx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对xx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xx县政府办秘书科
近年来,xxx县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棉纺织集群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xxx县组织有关部门、法律专家和企业法人代表经过深入探讨论证,充分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xxx县情和企业发展实际,从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入手,于2004年5月在全市率先组建了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由政府出资200万元发起,全县中小企业自愿入会,信用联社提供限额资金支持。经过两年来的运作,目前累计担保贷款3亿元,贷款余额9000万元,初步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运作方法
1、广泛宣传动员,提高企业主思想认识
为了解决大部分企业主认为担保中心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思想顾虑,先后组织原经贸委、原乡企局、信用联社、财政局等部门同志,深入到民营企业广泛宣传组建信用担保中心的重要意义及有关运作办法,并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印发了担保中心章程草案,交给大家反复讨论,使广大企业主充分认识到通过信用担保,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最终实现银企双赢。通过广泛宣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县140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有100多家纷纷提出申请,主动要求入会。
2、严格准入条件,积极吸纳会员企业
为了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发挥最大效益,信用担保中心和信用联社抽调业务骨干,先后对提出申请的100余家企业逐个进行考察和评估。主要从其法人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经济效益、偿还能力、风险等级、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核和评估。经过严格审核,先后分七批把资产负债率低、经营状况好、信用度高、发展前景好的83家企业确定为会员单位。同时,定期举办会员企业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及时还贷,从根本上降低信贷风险。
3、科学评定信用等级,确定贷款数额
信用担保中心与县信用联社抽调专业人员,对会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固定资产规模、负债状况、效益情况、资本构成及法人、股东基本情况,逐一建立企业基础档案资料。并参照市联社制定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结合我县企业发展实际,制定了一套可操作的企业等级评定标准(分为aaa级、aa级、a级和bbb级四级会员企业)。根据每个会员企业的信用等级,按其交纳基金比例和固定资产净值比例设定每个会员企业的贷款最高限额。担保贷款总额控制在基金的4倍+全体会员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15%范围内。
4、严格审批制度,规范担保程序
对每笔担保业务,先由会员企业提出申请,信用担保中心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贷前调查、初审,落实反担保措施及还款资金来源的基础上,经担保中心理事会讨论,交信用联社贷款管理委员会进行集体审核通过后,与会员企业签订信用担保合同,然后由信用联社发放贷款。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在与受保企业签订信用担保合同的同时,签订反担合同,由受保企业的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土地使用权以及其它一些可抵押资产进行抵押。担保合同须由理事会授权,由理事长亲自或委托中心主任签字,并加盖公章及理事长、中心主任印鉴后,才能生效。
5、实施保后跟踪制度,强化外部监督管理
为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信用担保中心制订了“贷款企业跟踪调查表”。在要求贷款企业每月必须如实上报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三项原则,即深入企业监测与定期审验报表相结合原则、物流与资金流同时跟踪原则、监控责任落到具体人头原则,由担保中心和信用联社及时进行跟踪问效。专管人员每月到企业审查一次,重点检查抵押物有无变化、有无流失及资金流向、产品库存、经济效益情况。为确保担保中心正常运行,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企业局、财政局、人民银行、信用联社等部门对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和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监督管理;会员企业在互相监督的同时,对信用担保中心的工作运行情况也进行监督。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1、初步缓解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困难的问题。担保中心成立以来,恰遇国内棉纺织行业原料和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许多企业急于购进原料,资金短缺,担保中心及时发挥“加油站”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流资,帮助大部分企业顺利度过了难关。经过两年来的运作,累计为82家企业担保276亿元,余额10000万元。其中2004年6—12月7笔3840万元;2005年1—2月258笔15亿元;2006年1—7月140笔8818万元。
2、广大中小企业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和信用意识普遍增强。入会中小企业在原料购进、产品销售、市场信息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进而培养磨炼出了一批民营企业家群体。同时,广大中小企业的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今年元—7月份,又有12家企业批准申请为信保中心会员企业,使会员企业总数达94家,入会基金突破1500万元。信用环境的改善还使信用社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大大提高,2004年6月—2006年6月县信用联社仅从担保中心会员企业中获得贷款利息收入1400余万元,且没有出现任何损失。
3、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再就业的增长。据测算,信保中心82家会员企业,在受保期间,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0000万元,新增利税4000万元,新增就业、再就业岗位7000个,不仅安排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安排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吸引了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就业。
4、较好地培育和扶持县域棉纺织产业集群发展。通过组建信用担保中心,政府部门学会了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去研究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使企业的发展后劲明显得到增强,助推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棉纺织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07家,固定资产23亿元,从业人员3万人。今年元—7月份,全县限额以上棉纺织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加值占限额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2%。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xxx县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推进过程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担保贷款最大限额的限制与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仍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问题只是得到了初步缓解;二是少数企业信誉不佳,整体信用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信用风险仍然存在。
四、几点对策
新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成功运作,为全市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供了较好地范例,对下步组织和推进全市担保业务良性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认识。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信用担保中心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把发展信用担保中心作为促进民营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遵循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加强监管、稳步发展的原则,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发展,力促工业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
2、建立风险补偿资金,保证担保基金安全。一是要适度将上级部门扶持中小企业的各种发展、引导基金、资金转为对应的扶持担保基金,放大资金倍数,支持担保中心的进一步发展。二是要建立补偿机制,政府每年可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补偿担保机构因赔付造成的担保基金的损失。三是要从担保收入和担保基金增值部分中提出适量的风险准备金。四是要动员各会员企业根据规模大小,按比例增加部分基金,以此弥补风险补偿资金,保证担保基金的总体规模不萎缩。
3、培育优质会员企业,完善风险控制手段。一是信保中心要以民营企业为依托,以现有会员企业为基础,广泛培育优质会员,建立优质企业信息资料库。二是按照区域产业导向,逐步扩大受保企业数量,对新申请入会企业,必须有两个理事推荐、理事会通过才能成为正式会员;对有争议的会员企业,签订贷款合同时,须有推荐单位提供担保,同时,严惩失信行为,确保积极稳健地为会员企业服务。三是加强与各会员企业的联系,建立以信用记录、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对在保项目进行跟踪监测,在动态中控制受保企业风险。
4、加强监督和管理,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一是由政府牵头,成立风险处置委员会,协调担保中心处理有关的清偿事务,有效地规避担保风险。二是理顺银行与担保中心的关系,真正建立起银行和担保中心的风险联动机制,有效分解和化解风险。三是加强担保中心自身建设,注重选配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定水准的专业队伍。同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理财、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各项配套服务,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推进担保中心良性循环。
第三篇:对xx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对xx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xx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xx县政府办秘书科
近年来,xxx县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棉纺织集群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xxx县组织有关部门、法律专家和企业法人代表经过深入探讨论证,充分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xxx县情和企业发展实际,从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
系入手,于xx年5月在全市率先组建了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由政府出资200万元发起,全县中小企业自愿入会,信用联社提供限额资金支持。经过两年来的运作,目前累计担保贷款3亿元,贷款余额9000万元,初步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运作方法
1、广泛宣传动员,提高企业主思想认识
为了解决大部分企业主认为担保中心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思想顾虑,先后组织原经贸委、原乡企局、信用联社、财政局等部门同志,深入到民营企业广泛宣传组建信用担保中心的重要意义及有关运作办法,并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印发了担保中心章程草案,交给大家反复讨论,使广大企业主充分认识到通过信用担保,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和创新能
力,促进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最终实现银企双赢。通过广泛宣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县140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有100多家纷纷提出申请,主动要求入会。
2、严格准入条件,积极吸纳会员企业
为了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发挥最大效益,信用担保中心和信用联社抽调业务骨干,先后对提出申请的100余家企业逐个进行考察和评估。主要从其法人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经济效益、偿还能力、风险等级、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核和评估。经过严格审核,先后分七批把资产负债率低、经营状况好、信用度高、发展前景好的83家企业确定为会员单位。同时,定期举办会员企业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及时还贷,从根本上降低信贷风险。
3、科学评定信用等级,确定贷款数额
信用担保中心与县信用联社抽调专业人员,对会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固定资产规模、负债状况、效益情况、资本构成及法人、股东基本情况,逐一建立企业基础档案资料。并参照市联社制定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结合我县企业发展实际,制定了一套可操作的企业等级评定标准(分为aaa级、aa级、a级和bbb级四级会员企业)。根据每个会员企业的信用等级,按其交纳基金比例和固定资产净值比例设定每个会员企业的贷款最高限额。担保贷款总额控制在基金的4倍+全体会员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15%范围内。
4、严格审批制度,规范担保程序
对每笔担保业务,先由会员企业提出申请,信用担保中心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贷前调查、初审,落实反担保措施及还款资金的基础上,经担保中心理事会讨论,交信用联社贷款管理委员会进行集体审核通过后,与会员企业签订信用担保合同,然后由信用联社发放
贷款。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在与受保企业签订信用担保合同的同时,签订反担合同,由受保企业的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土地使用权以及其它一些可抵押资产进行抵押。担保合同须由理事会授权,由理事长亲自或委托中心主任签字,并加盖公章及理事长、中心主任印鉴后,才能生效。
5、实施保后跟踪制度,强化外部监督管理
为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信用担保中心制订了“贷款企业跟踪调查表”。在要求贷款企业每月必须如实上报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三项原则,即深入企业监测与定期审验报表相结合原则、物流与资金流同时跟踪原则、监控责任落到具体人头原则,由担保中心和信用联社及时进行跟踪问效。专管人员每月到企业审查一次,重点检查抵押物有无变化、有无流失及资金流向、产品库存、经济效益情况。为确保担保中心正常运行,及时帮助协
调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企业局、财政局、人民银行、信用联社等部门对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和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监督管理;会员企业在互相监督的同时,对信用担保中心的工作运行情况也进行监督。
二、取得的初步成效
1、初步缓解了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困难的问题。担保中心成立以来,恰遇国内棉纺织行业原料和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许多企业急于购进原料,资金短缺,担保中心及时发挥“加油站”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流资,帮助大部分企业顺利度过了难关。经过两年来的运作,累计为82家企业担保276亿元,余额10000万元。其中xx年6—12月7笔3840万元;xx年1—2月258笔15亿元;xx年1—7月140笔8818万元。
2、广大中小企业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和信用意识普遍增强。入会中小企
业在原料购进、产品销售、市场信息等方面实现了资源共享,进而培养磨炼出了一批民营企业家群体。同时,广大中小企业的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今年元—7月份,又有12家企业批准申请为信保中心会员企业,使会员企业总数达94家,入会基金突破1500万元。信用环境的改善还使信用社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大大提高,xx年6月—xx年6月县信用联社仅从担保中心会员企业中获得贷款利息收入1400余万元,且没有出现任何损失。
3、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再就业的增长。据测算,信保中心82家会员企业,在受保期间,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0000万元,新增利税4000万元,新增就业、再就业岗位7000个,不仅安排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安排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吸引了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就业。
4、较好地培育和扶持县域棉纺织产业集群发展。通过组建信用担保中心,政府部门学会了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
段去研究和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使企业的发展后劲明显得到增强,助推了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棉纺织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07家,固定资产23亿元,从业人员3万人。今年元—7月份,全县限额以上棉纺织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186%;增加值占限额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2%。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xxx县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推进过程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担保贷款最大限额的限制与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仍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问题只是得到了初步缓解;二是少数企业信誉不佳,整体信用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信用风险仍然存在。
四、几点对策
新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成
功运作,为全市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供了较好地范例,对下步组织和推进全市担保业务良性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认识。地方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信用担保中心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把发展信用担保中心作为促进民营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遵循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加强监管、稳步发展的原则,大力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发展,力促工业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
2、建立风险补偿资金,保证担保基金安全。一是要适度将上级部门扶持中小企业的各种发展、引导基金、资金转为对应的扶持担保基金,放大资金倍数,支持担保中心的进一步发展。二是要建立补偿机制,政府每年可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补偿担保机构因赔付造成的担保基金的损失。三是要从
担保收入和担保基金增值部分中提出适量的风险准备金。四是要动员各会员企业根据规模大小,按比例增加部分基金,以此弥补风险补偿资金,保证担保基金的总体规模不萎缩。
3、培育优质会员企业,完善风险控制手段。一是信保中心要以民营企业为依托,以现有会员企业为基础,广泛培育优质会员,建立优质企业信息资料库。二是按照区域产业导向,逐步扩大受保企业数量,对新申请入会企业,必须有两个理事推荐、理事会通过才能成为正式会员;对有争议的会员企业,签订贷款合同时,须有推荐单位提供担保,同时,严惩失信行为,确保积极稳健地为会员企业服务。三是加强与各会员企业的联系,建立以信用记录、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管理系统,对在保项目进行跟踪监测,在动态中控制受保企业风险。
4、加强监督和管理,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一是由政府牵头,成立风险处
置委员会,协调担保中心处理有关的清偿事务,有效地规避担保风险。二是理顺银行与担保中心的关系,真正建立起银行和担保中心的风险联动机制,有效分解和化解风险。三是加强担保中心自身建设,注重选配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定水准的专业队伍。同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理财、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各项配套服务,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降低风险,减少损失,推进担保中心良性循环。
第四篇: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xx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xx县政府办秘书科
近年来,xxx县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棉纺织集群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中小企业贷
款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遇到的突出问
题。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xxx县组织有关部门、法律专家和企业法人代表经过深入探讨
论证,充分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xxx县情和企业发展实际,从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
担保体系入手,于2004年5月在全市率先组建了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由政府出资200
万元发起,全县中小企业自愿入会,信用联社提供限额资金支持。经过两年来的运作,目前
累计担保贷款3亿元,贷款余额9000万元,初步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有力地促进
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运作方法
1、广泛宣传动员,提高企业主思想认识
为了解决大部分企业主认为担保中心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思想顾虑,先后组织原经贸委、
原乡企局、信用联社、财政局等部门同志,深入到民营企业广泛宣传组建信用担保中心的重
要意义及有关运作办法,并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印发了担保中心章程草案,交给大家反复
讨论,使广大企业主充分认识到通过信用担保,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可以增强
企业的风险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最终实现银企双赢。通过
广泛宣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县140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有100多家纷纷提出申请
,主动要求入会。
2、严格准入条件,积极吸纳会员企业
为了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发挥最大效益,信用担保中心和信用联社抽调业务骨干,先后对
提出申请的100余家企业逐个进行考察和评估。主要从其法人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
经济效益、偿还能力、风险等级、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核和评估。经过严格审核,先
后分七批把资产负债率低、经营状况好、信用度高、发展前景好的83家企业确定为会员单位
。同时,定期举办会员企业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及
时还贷,从根本上降低信贷风险。
3、科学评定信用等级,确定贷款数额
信用担保中心与县信用联社抽调专业人员,对会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固定资产规模、
负债状况、效益情况、资本构成及法人、股东基本情况,逐一建立企业基础档案资料。并参
照市联社制定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结合我县企业发展实际,制定了一套可操作的企业
等级评定标准(分为aaa级、aa级、a级和级四级会员企业)。根据每个会员企业的信用等
级,按其交纳基金比例和固定资产净值比例设定每个会员企业的贷款最高限额。担保贷款总
额控制在基金的4倍+全体会员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15范围内。
4、严格审批制度,规范担保程序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企业局、财政局、人民银行、信用联社
等部门对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和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下一页
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