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奔小康进程分析
农村奔小康进程分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小康”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名为一种生活比较殷实,可以安然度日的社会经济状况。
年月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用“小康”这个词语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提出:“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最低的目标是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
年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社会,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以后,经过多次修改,不断充实完善,年月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将小康定义为:“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是最大的群体,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关键在农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二二新一轮扶贫工作再一次被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尚有贫困乡个,贫困人口达万余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远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在我们这样一个老区贫困县,农村小康进程如何。为了客观、灵敏、定量反映我县农村居民生活与小康标准的差距,笔者根据二三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参照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反映农村小康生活的收入分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社会保障以及社会安全等六个方面个指标,采用模糊识别综合评价法(见附注),就我县农村小康进程进行粗略的分析:
一、小康标准及小康分项评分(见附表)
⒈收入分配(总分分)。二三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换成九年不变价为元,实现小康程度;基尼系数(指反映农户之间收入差异程度指标),实现程度,两项合计得分分。
⒉物质生活(总分分)。“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们获得生存的首要条件,只有这一层次获得满足后,消费才会向其他方面扩展。因此,食品支出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生活水平的高低。我县农民生活消费结构日趋合理,恩格乐系数(指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国际通用划分贫富标准指标,越小为越富裕)为,实现程度;蛋白质摄入量每人每日克,实现程度,衣着消费支出人平元,实现程度,钢混和砖木结构住房比重,实现程度;四项指标得分分。
⒊精神生活(总分分)。农民精神生活逐渐丰富,到二三年底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达台,实现小康程度;两项得分分。
⒋人口素质(总分分)。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实现程度;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年,实现程度;两项得分分。
⒌生活环境(总分分)。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安全卫生水普及率、用电户比重、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四项除安全卫生水实现程度为外,其余三项实现为,四项合计综合评分分。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六是要继续搞好劳务输出,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过去几年,我县大量的劳务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水平,为我县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后我们更应积极开辟劳务输出渠道,逐步完善输出管理,组织好劳务输出工作。要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和发展个私经济。七是要坚决整治社会环境、保障社会安定。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是农村奔小康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继续坚决有力地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强化法制观念,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附注:
模糊识别综合评价法:此法假定年的初值为,小康标准值为,分别计算报告年各指标与小康标准的距离,然后按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数,综合计算报告年实际水平与小康标准的接近程度。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实现程度(实际值—初值)×。若实际值达到或超过小康值,则该项指标的实现程度为。实现度得分实现程度×权数,各指标实现度得分之和为实现程度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