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扶贫办开展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经验材料
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县。全县面积4215平方公里,总人口106.8万人,辖27个乡镇,775个行政村,农业人口91.6万人。自2009年10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按照“试点先行,探索经验,全面推进”的总体要求,围绕“贫困人口识别”一个核心,突出“科学测算,民主评议”两个重点,做到“政策宣传,评议公示,产业帮扶”三个到户,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全县751个行政村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试点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全县共识别出扶贫对象11621户39280人,并全面启动了生产项目帮扶,在试点工作中,我们主要是做到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领导高度重视层层组织落实全省第二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动员会议后,xx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专门听取了县扶贫办工作情况汇报,就“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4名常委和人大、政府、政协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直16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对全县“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协调指挥。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政府按省里每个扶持对象10元标准的要求,每年预算安排39万元试点工作经费。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财政、民政、统计、林业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全县试点工作指导、培训、咨询、协调和督查等日常工作。同时,各乡镇成立由主管扶贫工作负责人、民政办主任和专职资料组成的工作班子,成立乡镇扶贫工作站;各行政村除村主任负责专抓外,还配备一名专职资料员。
二、制定可行方案严格操作程序为了切实把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搞好,我县根据政策规定和省扶贫办的指示精神,结合平江实际,制定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就合理测算指标,准确识别对象,统一操作程序,严格责任追究进行了具体规定,对全县的贫困户,做到了“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电子档案”。在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八步两公示”和“五种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八步两公示”工作方法,即本人申请、村民小组推荐、村级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公示(村评第一次公示)、填写档案资料、乡镇审核、县扶贫办审批、审批结果公示(县审定后的贫困对象,以村张榜第二次公示);“五种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制:即是下列五种行为实行责任违规制: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4、绚私舞弊、弄虚作假的;
5、其他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对有上述违规行为的,除取消其扶持资格,并从严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到目前为止,县试点办已对三起举报问题进行了查处。由于我们积极探索,方案切实可行,又严把操作程序和违规处理追究,从而保证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三、实行分类指导,落实帮扶措施这是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我们对确定的贫困对象,按照“逐户填卡、因户施策、政策到户、分类指导、配套服务”的原则,采取“一户一卡、一策、一干部”的办法,逐户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应扶尽扶,并将帮扶卡上墙张贴。全县根据山地资源丰富、农民有传统种植习惯和经验的特点,确定了突出“两茶一竹”(油茶、茶叶、楠竹)为主,其它种养业为辅的产业扶持重点,把“两项制度”扶持产业与“连片开发”发展产业相结合,尽量做到连片化、基地化、规模化,对贫困户实行生产发展,技能培训和移民搬迁多途径帮扶,对主导产业帮扶,全县要求每个扶持对象三年种植2亩油茶,或2亩楠竹,或1亩茶叶的标准,并强力整合资金,除享受1000元的扶贫资金外,林业部门从栽后第二至第四年,每亩每年补助100元的抚育费。使每个贫困人口的扶持标准达到了1600元。对其它辅助产业的帮扶,县里要求尽量发展种养加“短、平、快”项目,力争当年见效,降低产业风险。同时,为动员扶持对象积极行动,迅速掀起产业生产高潮,我们还发出了《致全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扶贫户的一封信》,使广大贫困户对“两项制度”扶持政策有全面的了解。两年来,省办分配我县“两项制度”资金1584万元,我们按照普惠政策,人均100元直接到打卡到户786万元,支持贫困户家庭种养植业发展,扣除工作经费,重点倾斜扶持安排“两茶一竹”资金735万元,整合涉农资金230万元,发展种植油茶2.16万亩,楠竹6320亩,茶叶1200亩。“两项制度”的资金扶持,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奠定了基础,为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助了一臂之力,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