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初探
贫困山区金融机构网点设置初探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随即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但是,由于精简乡镇机构和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建立低效网点淘汰机制的统一要求,各金融机构纷纷裁撤了业务量少、亏损
严重、风险隐患大的营业网点,这对于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或远郊山区,“首当其冲”。该走的已经走了,
该来的却没来,“三农”金融服务,已在全国形成了较大的盲点和真空。“三农”需要扶持,更需要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那么,金融机构网点设置是一个急需平衡和优化的问题。
一、贫困山区金融机构网点现状
(一)县以下几乎无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网点。由于农行体制改革,收缩县级以下机构,全部集中到县级以上,其经营网点主要在城区。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原有的定位决定其不宜在山区基层设置机构网点。
(二)“中心镇”以下几乎无邮储银行网点。由于安全及管理方面的要求,原遍及乡镇的邮政网络,在邮储银行成立后,一方面不符合金融安全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在人员结构、内部管理划分上邮储银行与邮政储蓄尚不明晰,基层有储蓄性质的网点均已撤销,只保留了业务量相对集中的“中心镇”网点,其余机构均在县级及其以上。
(三)部分乡所在地无金融机构网点。前后,全国绝大多数乡镇均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因机构规模、核算等问题,很多地方“撤社改站”。上半年,对达不到风险防范与控管要求的代办站或信息站全部进行了撤销。这样,即使是行政乡所在地,其网点也没有逃脱裁撤的命运。
(四)绝大多数乡镇有合作金融机构网点。无论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由于有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和历史沿革,绝大多数乡镇均保留有网点。
(五)部分村社有合作金融机构网点。即一个乡镇有两个同一类型的网点,这是因为行政乡的撤并形成,这部分网点一是具有一定的规模,二是安全及人员结构均达到了监管要求,如一时撤并,对成本和信贷资产的回收在短期内难以消化。
彭水县各金融机构网点情况统计
单位:个
机构名称
网点数量
备注
网点小计
城内网点数
乡(镇)网点数
离行式自动存取款机数
农商行
47
8
39
0
全县共39个乡镇
农行
5
5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对于贫困山区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基层,一方面要方便存取,有足额的现金供应,满足“三农”兑换零破钞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扩大金融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力度,严防制假、贩假、受骗。再一方面是培育诚信,满足“三农”在发展方面的资金需求,同时,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和扩大服务范围,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金融服务“三农”是面对面的服务,其网点设置应遵循直接、方便与安全的原则。
(一)以“服务”为政治前提,以政府为依托进行设置,出台金融服务全覆盖方案。
在贫困山区设置网点,应站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