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店小学教育扶贫汇报材料

姜家店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现有在校生321人,建档立卡学生73人,其中小学生65人,幼儿园8人,2018年秋季资助资金全部打卡发放到位。

我校以帮扶建档立卡户学生为重点,精准施策,具体工作按照县教育局文件要求,对各类档案进行归类,并建立“一生一档”、“一村一档”,使档案明细详实,完善了教育扶贫档案。

具体做法如下:

一、设立教育扶贫办公室,成立教育扶贫领导小组

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总务主任具体抓扶贫工作,成立教育扶贫领导小组,强有力的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并制定严格的督导考核方案,对工作不力的个人实行追责问责,确保我校教育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取得成效。

二、摸清建档立卡户学生,建立建档立卡户学生扶贫台账。各班班主任在班级进行宣传,宣传教育扶贫政策,让建档立卡户学生报名,确保建档立卡学生“零漏助”。建档立卡幼儿园全部减免保育费。农村小学建档立卡学生“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小学生每年1000元)和“营养餐”每生每天4元落实到位,建立教育扶贫台账。学校还利用家访、电话访、发信息发放教育扶贫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对教育扶贫政策进行宣传,提高家长、学生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

三、建立教育扶贫包保制度

建立教育扶贫报告制度,实行一对一帮扶,明确教师包户,不仅要帮助建档立卡户,尽快脱贫,也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按时上报学生信息,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重在扶志、助力成才原则,定期进行家访,解决学生学习及生活困难,使建档立卡户学生都能够在校就读。

教育扶贫工作只有进行时,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提振信心,同心协力,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

第二篇:姜家小学排球教学姜家小学排球特色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我校学生体育成绩和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及兴趣,特成立了姜家小学排球兴趣小组,由我校对排球有兴趣爱好的老师和同学自愿组成。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努力提高学生的排球知识及技能,从而达到以排球的学习及训练为抓手,来充分激发学生除语数外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的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各方面特长。

第二条:兴趣小组命名为:姜家小学学生排球兴趣小组第二章:成员制度

第三条:成员基本条件:

1、热爱排球球运动,且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

2、身体健康,思想品德好,能吃苦耐劳。第四条。权利与义务

权利:参加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义务:严格遵守小组的章程与决定,维护小组的声誉,尊重小组成员的劳动,成员之间应相互关心与帮助。积极及时的参加小组活动,无故缺席三次或严重违纪者先给以批评教育如还没有改正做退队处理。第三章:活动制度

第五条:小组活动时间:每天早晨到校后至晨读课前及下午第三节课后,要求小组成员积极参加。第六条:开展活动的内容:

1、排球的基本常识;

2、排球的基本动作;

3、排球的基本技战术;

第七条:活动小组的注意事项: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参加活动,如有事须提前请假,活动时请各成员爱护学校的器材和保持活动场所的卫生。排球特色项目实施总结

积极创办排球特色学校

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参与排球

热爱排球

享受排球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我们确立了排球的主导地位,积极开展群体

性的排球比赛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培养了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参的欲望,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逐步构建了一个以排球为特色的校园“排球文化”,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本着“以球促德、以球增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的十六字方针,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将排球特色作为学校一张靓丽的名片,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确立排球特色

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由之路,而特色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根据上级精神,我校从2004年开始筹备学校特色工作。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我校经过深思熟虑,确立了以排球为载体的学校办学特色,出发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从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排球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和顽强毅力,增强合作和竞争的意识。二是以未来社会的需求来看,人才不仅要有优良的品质,掌握现代化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有强健的身体。俗话说:“体乃载知识之舟”,没有健康的身体,势必影响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以排球为载体可以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从学校内部的资源来看,我校芝罘区排球传统校。我校男、女排球队历年参加区比赛成绩均名列前茅。在本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较高的知名度,排球运动在我校开展已有几年的时间,而且长盛不衰,这应归结于排球在本校形成了浓厚的校园底蕴(学生懂排球、会打排球的人很多)。上述优势为创办排球特色学校提供了资源、人力保障,同时营造了课程开发得天独厚的社区氛围。

二、培养兴趣入手

多层立体推进

兴趣是任何事情得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我们从培养兴趣入手,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同时借助家长的合力,使我校的排球特色得以普及和光大。

(一)排球教学——抓好普及

我校在排球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体质、掌握排球技术技能为目标;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教学过程注重知识性、娱乐性和创造性;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行为能力、运动能力,以及较强的体育意识和习惯。各班每周安排一节排球课,

一、

三、五年级在上半周;

二、四年级在下半周

1、确立教学内容,建立评价体系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确定各学段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考核标准的确定:随机抽样各年级一个班40名学生,进行两次测验(相隔一个月),假设服从正态分布原理,确定使20%的学生达优秀,50%的学生达良好,20%的学生达及格,10%的学生不及格,制订了各项内容的《考核标准》。(表-1)表-1排球技术考核标准

学段教学内容测验方法考核标准备注

一、二年

双手轮换拍球技评优秀:能准确、熟练地完成动作。良好:较准确、熟练地完成动作。及格:能完成动作。准备姿势、移动技评正面双手垫球技评

三、四年

级准备姿势、移动技评

正面下手发球考核优秀(5),良好(4),及格(3)发10球

正、侧面双手垫球考核(对墙)优秀(20)良好(15)及格(8)垫球一次五年

上手传球考核优秀(12),良好(9),及格(5)传球一次上手发球考核优秀(6),良好(4),及格(3)比赛规则考试

2、排球学习评价方法

学习评价根据学生年龄、学段的特点《排球》课程学习成绩评定方法采用等级评定制。

(二)课外体育活动——发展特长

课外体育活动具有有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满足学生对排球的不同需求,促进体育教学,发展个性。同时,对加强人际交往,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普及与提高的结合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校自身特点,为体现课外体育活动的自主性、趣味性、科学性、实效性,结合《排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公开课促学习,以竞赛促活动,以普及促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活动对象。一至五年级全体学生。

2、活动时间:

(1)校内活动:课外活动课

课余时间

(2)校外活动:节假日(包括寒、暑假,星期天)放学后

3、活动办法:(1)用球:

1、

一、二年级采用软式排球

2、

三、

四、五年级采用“418”排球。(2)活动内容形式:内容:

1、

一、二年级球性练习、游戏及对空垫球等

2、

三、四年级排球游戏及基本技术

3、五年级游戏、基本技术及教学比赛等。形式。

1、小组活动

2、班组活动

3、年级活动

4、个人活动

(3)具体操作办法:

1、学校统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学生家长负责技术指导

3、班主任负责组织管理

4、学生自己利用时间进行活动

(三)排球比赛——促进提高

1、一二年级软式排球对空垫球比赛

在直径3.6米的圆内进行,每人可垫球两次,两次累计成绩高者名次列前,各年级取男、女个人前三名及团体前三名。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一)建议将全县建档立卡家庭数据库信息共享,搭建县精准扶贫指挥部、县民政、县残联、县教育局、乡镇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的资助平台,方便各行业信息比对,实现扶贫对象精准资助

(二)建议按照全省统一意见,对外省外县就读的本县建档立卡家庭子女按学生学籍所在地进行资助,防止出现信息不准、漏发或重发等现象

竹溪县教育局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