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
为进一步提升下派帮扶成效,树立科学的帮扶工作导向,实现下派工作自身科学发展,不断推动下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东营科学发展新跨越,现就建立完善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任务目标
进一步规范重点帮扶项目的前期论证审批、建成考核验收和后续追踪评估等工作,建立起相互配套、运行有效的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为帮扶项目发挥长期效益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科学发展。详细了解掌握各重点建设帮扶项目的真实情况,并进行科学分析、统筹规划、反复论证、集中会诊,强化项目的示范表率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确保项目的生态、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综合考虑帮扶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实际以及帮扶单位的现实情况,科学考核和评估。把项目长效作用的发挥情况作为效益分析评估的重要内容,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把关、高效率运作,形成帮扶项目建设重实际、管长远的良好导向。
——注重实效、群众公认。将帮扶村群众满意度作为帮
-12村对帮扶项目进行必要的工程改造或机制完善等,使其发挥应有的帮扶效益。对属设计建设原因但帮扶工作组已经调整撤出的,建议原帮扶单位再选派原下派干部对帮扶项目进行调研论证和分析查摆,并提出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四、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直各派出部门、单位,各驻县区工作队、有关乡镇和帮扶村要把落实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作为加强下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2、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各有关单位要紧密结合实际,明确工作流程和具体工作职责,进一步强化组织协调,形成组织部门牵头负责、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3、增强素质,提高能力。广大下派干部要加强学习、注重调研,真正做到贴近农民、熟悉农村、了解农业。要认真学习与“三农”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建设规划等知识,真正掌握农村实际、农民心理和有关工农业项目的运作程序,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4、强化监督,严格管理。健全完善工作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切实保证各项工作公平公正。严肃工作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认定结果失真失实和弄虚作假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篇:东营市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考核验收制度东营市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考核验收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对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的质量效益控制,量化帮建项目投入成本,评估帮建单位帮扶力度,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激励机制,实现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效益最大化,经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和基本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客观、公开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帮扶建设项目进行量化绩效评估和考核验收。既考核项目资金投入,又考核项目建成效益;既看项目自身作用,又看辐射带动功能;既注重项目实绩,又注重群众评价。
二、考核验收范围及条件
凡按照《东营市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论证备案制度》要求进行论证备案,经通报督导的重点建设项目,在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或工作完成竣工,经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质量检测和资金审计等程序,达标合格后(若无明确规定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检测验收的,必须由帮扶村“两委”组织村民代表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统一组织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的考核验收。
三、考核验收程序
1、考核验收申报。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或工作完成竣工,经建设、质监、环保等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业务检测或帮扶村村民代表验收达标合格并经有关部门资金、财务审计审核后,帮建单位工作组向县区工作队提出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考核验收申请,县区工作队每月进行统计汇总,上报市委组织部。
2、组建考核小组。由市、县区委组织部,县区工作队,乡镇和县区农业、统计等有关部门联合组成考核验收小组。
3、现场考核验收。主要采取“听、看、评、访”的方法进行。“听”即听取汇报;“看”即对照《东营市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备案表》所填写内容到现场实地核查;“评”即由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分别进行评议(不少于10人);“访”即深入走访,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考核验收小组根据《备案表》、证明资料和项目现场等分别进行核查评定。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注重季节性和时效性,分期分批对建成项目进行考核验收。原则上每半年集中组织一次。必要时,可委托县区委组织部和县区工作队适时负责组织。
4、综合考核评定。现场考核结束后,由考核验收小组统一进行评定。在评定中,不但要看项目建设的规
模、投资,而且还要看项目对产业带动、结构调整和长远发展的贡献,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帮建单位性质职能、帮扶环境差异以及在建设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等实际情况,分别评定出投资数额、产业上浮系数、帮扶乡镇系数和综合平衡系数,计算出该项目考核验收得分(投资数额:即帮建单位直接出资和协调外部投入该项目建设的资金或物资折合数额。计算方法为属单位直接出资或机关干部职工捐款捐献的,每万元计
1.2分;属争取支持、协调油田或其他部门、单位投资投入的,每万元计1分;借助、依托省、市、县各级已立项项目争取追加投资,或属单位业务职责范围立项投资投入的,每万元计0.8分。产业上浮系数:
为鼓励产业帮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帮建的产业带动类项目加大权重分值,界定给予系数加分。系数以1为基准,根据考核实际情况,由考核小组在1—1.5之间裁量。帮扶乡镇系数:引导推动对整个乡镇区域进行帮扶,对明显促进帮扶乡镇区域发展的项目加大权重分值,界定给予系数加分。系数以1为基准,根据考核实际情况,由考核小组在1—1.5之间裁量。综合平衡系数:综合分析帮建单位性质职能、帮扶环境差异和工作协调难易等情况,对项目建设工作量平衡界定一个系数分值。系数以1为基准,根据考
核实际情况,由考核小组在0—2之间裁量。项目考核综合得分=投资数额得分×产业上浮系数×帮扶乡镇系数×综合平衡系数)。考核验收小组还负责对每一个考核项目提出具体的考核评价意见并评定综合等次。
5、考核结果运用。一方面纳入下派帮扶工作批次综合考核内容,跟其他考核结果统一计算综合平衡后,作为市委、市政府评选表彰先进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作为下派帮扶重点项目效益分析评估机制的前期核定部分,为追踪评估打下基础。
四、有关要求
1、重点建设项目考核验收,是全面考核下派帮扶工作,检查项目建设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进行运作办理的重要环节,对推进帮扶项目建设,发挥帮扶效益,总结帮扶经验具有重要作用,各派出部门、单位和帮扶工作组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2、重点建设项目考核验收是着眼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坚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从下派工作角度统筹督导各帮扶单位的帮扶工作,并不等同于建设项目的业务监管验收。各帮扶单位和工作组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要求做好项目的质量把关、检测验收、资金审计和财务审核等工作,并严格落实责任。
3、各帮扶工作组要认真做好重点建设项目考核验收前的预算、决算、审计、财务收支、立项审批、质量检测等各项证明资料的准备工作,据实填写《东营市下派帮扶重点建设项目考核验收登记表》(见附件)中项目概况及决算支出分项部分,以此作为考核验收小组现场考核的基本依据。
4、对未按照前期审批备案内容建设,有重大变更但未及时提出变更申请,或在项目投入、建设质量、资料证明等方面存在有弄虚作假和虚报瞒报行为的,该项目不予认可并取消帮扶单位、工作组和下派干部年度及综合考核时评先树优资格。
5、每个项目考核验收后,都要建立起完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台帐。待帮扶批次结束后统一将资产清查结果、交接情况以及维护运营和管理方式等在帮扶村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并落实好责任,追踪评估其效益发挥情况。
第三篇:项目效益评估提纲项目效益评估要点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情况简述
概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
(二)项目决策要点
项目建设的理由,决策目标和目的。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决策批准生产能力,实际建成生产能力。
(四)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周期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时间进度表,建设工期。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立项决策批复投资、初步设计批复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投资和实际完成投资情况。
(六)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资金来源计划和实际情况。
(七)项目运行及效益现状
项目运行现状,生产能力实现状况,项目财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情况等。
二、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决策过程和程序。项目评估和可研报告批复的主
要意见。
(二)项目实施准备工作与评价
项目勘察、设计、开工准备、采购招标、合同签订、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等情况和程序。
(三)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
项目合同执行与管理情况,工程建设与进度情况,项目设计变更情况,项目投资控制情况,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情况。
(四)项目运营情况与评价
项目运营情况,项目设计能力实现情况,项目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以及产品结构与市场情况。
三、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
(一)项目技术水平评价
项目技术水平(设备、工艺及辅助配套水平,国产化水平,技术经济性)。
(二)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评价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p220基准线+有无对比分析法+逻辑框架分析法(案例分析)p223比选的概念
p224互补方案与呼哧方案的概念
祝元旦快乐。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