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材料3篇

01xx,女,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担任xx县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从县民宗局长转岗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还是该县xx乡xx族村第一书记。因患病毒性心肌炎,术后引发脑梗,于20xx年7月6日晚8时26分去世。

扶贫路上的拼命三郞

地处横弋两县交界处的xx族村,856户村民中畲族人口就占458户1416人。村内民风淳朴、风景优美,全村79户憨厚朴实的贫困户,在党的富民政策下,正用自己勤劳双手,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道路上砥砺耕耘。他们除了有党和政府这个坚强后盾,更因为有一位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的驻村第一书记——xx。

有句话说得好,脚底沾了多少泥土,心中便沉淀了多少份真情。为了编制村庄发展规划的xx鏖战了一夜,一大清早,她又拖着疲倦的身躯来到了楼底村民朱香家。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她已记不清脚板底下沾了多少回朱香家的泥土了。

朱香原本是个头脑灵活、手脚勤快之人,丈夫常年有病缠身,干不了重活,一家老小靠她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却是有余。听说儿子餐馆生意不好,暂时的困难压得她整日忧心忡忡,在别人的怂恿下,她以为只要上访就能当上贫困户,就能解决家里的困难。xx做足了功课,时常上户,听她诉衷肠,和她攀姐妹,渐渐融洽了关系。有困难找政府是对的,但用缠访闹访争做贫困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总书记都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相信,只要你振作起来,我们大伙一起帮你,哪有过不去的坎呢。xx这番掏心窝子的话语,让朱香觉得很暖心。从那以后,兰子村的乡间小巷又传来了她走村串户做买卖的吆喝声。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xx不单单善于和困难户攀亲戚,更善于谋划工作。

为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身为xx县民宗局长的她,用足用好民族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民政部门扶贫项目,大力发展产业扶贫。千方百计从资金、物资、人才、技术方面出谋划策、亲力亲为,为加快兰子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xx年以来,累计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86万元,采取能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成立了xx族村谷英养牛合作社,年存栏100头以上,带动贫困户25户76人实现稳定脱贫;大力流转土地350余亩,引进浙商投资种植甘蔗,让村中100余名留守人员实现在家门口务工,写出了一份田地,两份收益的转型发展史,务工村民实现年增收140万元。同时,有效盘活村中闲置山林,发展杨梅、水蜜桃等果业经济,为夯实村集体经济培育增长极。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在众多同事的眼中,xx是个闲不住的大忙人。20xx年9月,xx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县民宗局成立了以xx为队长的扶贫工作队,一心一意奋战在扶贫路上。20xx年初,xx主动向县委组织部要求,接下第一书记重任,成了全县唯一一个局主要领导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干部。

20xx年底机构改革后,xx转任县政府办副主任,继续延续着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不畏繁琐、不惧辛劳,除了做好自己的分管工作,不论是创卫还是搞集体活动,她不是冲在最前头,就是躲在幕后默默无闻做服务,身体力行感染同事,用自己的担当作为回报组织。

上个月,我们参加了全县‘我爱祖国·清风咏横’的朗诵比赛,李主任每天都陪着我们,整个比赛前后,所有后勤保障都被她一人包揽。她在我们眼里,是个好领导,更是我们的好大姐。回想起李主任在大伙身边的日子,政府办的小伙伴们满心温暖。

在家里,xx是一个贤惠的妻子,是一个好母亲,更是公公、婆婆眼里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儿媳。公公、婆婆住院期间,她白天忙于上班,下班后料理家务,每天晚上还不忘给住院的公公、婆婆煲一壶营养汤。尽管再劳累,二老的病榻前每晚都有她单薄的身影。

生命的最后几天,她仍在惦记贫困户

因长期的劳累,这个要强的女子,在6月28日那天昏倒了。

当天下午,是我们县里的创卫工作日,大伙都在包干片区打扫卫生,细心的同事在工作群里发现了一张她在医院打点滴的照片,后面还附了一段文字:小伙伴们,你们辛苦了,我今天偷懒了哈。说起这件事,与她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们,声音几度哽咽。我们的李主任,实在是太‘要强’了。

由于病情越发严重,30日晚,xx被连夜送至市人民医院抢救,但病情越来越危急,后又星夜转往南昌二附院抢救。经过紧张的治疗,手术后的xx,状况出现好转。你给我们领导打个电话请下假,原谅我给大家拖后腿了,村里扶贫的事还有好多没做,我都隔了好几天没去看他们了……听到还在吊氧气瓶的妻子的吩咐,xx的丈夫既心疼又有气,你都这样了,还不忘工作,还在惦记贫困户,你何苦呢。话音刚落,躺在icu病床上的xx,情绪显得异常激动,无奈的丈夫只好顺从。

正当所有同事在满怀期待xx早日康复之际,大伙接到了不敢相信的消息。7月4日晚,患病毒性心肌炎的xx,在术后引起了并发症,这位xx族村百姓心中的好书记,同事眼里的好大姐,家人眼中的顶梁柱,于7月6日晚8时26分,心脏停止了跳动。

xx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扶贫路上绽放出一朵永不凋谢的铿锵玫瑰。

02xx,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现任xx省xx厅国外援贷款xx服务中心副调研员。20xx年4月至20xx年3月担任xx省xx厅驻xx县xx镇xx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他带领工作队精准帮扶,谋划发展,推动xx村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村民生产生活改善,村容村貌改观,村风民风好转。他获得xx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荣获省扶贫先进个人。

正乡风:扶贫先扶心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80多岁的村民周清芳有个残疾的儿子邵树坤,为此老人没少操心。如今,母子二人的生活改善了不少。这些都是小裴的功劳。周清芳逢人就念叨xx的好。原来,邵树坤见到生人从不言语,对扶贫工作非常抵触。每次xx上门,他都躲得远远的。为了解开他的心结,xx每星期都到他家,询问周清芳母子二人的生活情况,及家里还有哪些需要帮忙的。在他的努力下,周清芳家获得政府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将家中房屋进行了翻新,邵树坤还被纳入村中五保户。几个月后,邵树坤放下思想包袱,原本不善言语的他把xx当作了亲人,每次见到xx来家,都热情地招呼他坐坐,或者喝上一杯水。

xx村原本种有5000余亩马家柚,但发展面临一些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xx多次与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进行沟通和对接,详细了解相关部门对此类项目的扶持政策,并邀请林业、水利部门到基地指导。去年,在xx的争取下,项目补助资金60万元注入到村中的马家柚合作社。利用这笔资金,合作社建起了自己的仓储库房,解决了马家柚生产销售中的最大困难。目前,合作社带动近80户贫困户从事生产,仅此一项就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脱贫。

驻村扶贫3年,是xx为xx村发展倾注一片真情的3年。如今,xx村村民都把他当亲人,经常邀请他回村走走。在xx心中,村民也是他永远的亲人。驻村扶贫就是要深入了解民情,传递政府温暖,让群众感觉到希望。我会一直关注xx村的发展。因脱贫攻坚工作表现突出,xx被xx县委县政府评为最美扶贫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