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工作半年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在自治区扶贫办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扶贫办主任会议和全市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为基础和立足点,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的产业化扶贫,按照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产业化扶贫示范推广力度,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千村扶贫开发工程”进展顺利。今年以来,我办进一步加大了对已启动的118个重点贫困嘎查村的扶持和建设力度,截止6月底,共新打机井166眼,新建桥涵闸122处,新建水浇地2.5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81%;舍饲育肥牛羊5.47万头只,完成目标任务的56%,其中奶牛2548头;完成旱作基本田0.8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51%;覆膜种植8.6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23%;解决了1.26万人、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完成目标任务的42%和50%;上电53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66%;修路68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68%;培训农牧民2.28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76%;劳务输出0.7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85%;小草库伦建设1万亩,240处,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和80%。

(二)外资扶贫项目效果显著。今年世行项目上半年共完成投资731万元,占年计划1719万元的43%,其中土地与农户开发完成投资694.6万元,灌溉开发完成投资23.4万元,农村企业完成投资3.8万元,机构建设完成投资9.3万元。世行项目的建设使得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农牧民的观念和意识普遍提高,增强了项目区经济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嘉道理扶贫项目正在进行资金回收及新一轮启动的评估工作。

(三)社会扶贫成效显著。全市对口帮扶工作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5个工作团,18个工作队,338个对口帮扶单位对全市217个重点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同时保证每个重点村都有一名县级干部定点帮扶。截止6月底,各对口帮扶单位召开帮扶协调会70余次,确定帮扶协议300多项,目前已到位帮扶资金(物资)250万元。

(四)移民扩镇进展顺利。按照市委提出的全面建设“农牧新村”的总体要求,从去年9月份开始公开向全市征集“包头市农牧新村规划设计方案”,最终从9个规划设计方案中评出4个方案作为今后农村牧区建设样板,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了包头市规划“农牧新村”建设小康社会动员大会,并将扶贫移民扩镇工程作为全市“农牧新村”的样板工程进行建设,目前规划设计已全部完成,工程建设正在全面展开。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五)切实抓好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一是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农牧民的培训力度,重点加强了对贫困农牧民的技能培训,让每个受培训的农牧民都掌握一技之长二是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办里积极协调农牧学校、商业学校等开展贫困农牧民培训,并要求各扶贫工作团、队、对口帮扶单位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今年对口扶贫的重要内容,明确了任务职责,并提供就业服务信息,专业技术培训,有条件的单位要做好农民工的接收安置。上半年共输出贫困农牧民0.74万人。

(六)加大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努力争取资金投入。今年我办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监察局、市农行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年实施的扶贫项目资金进行了全面检查,并通过了自治区检查组的检查,确保了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发挥了资金项目的使用效益。在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同时,我办积极争取扶贫配套资金,上半年已争取落实市财政扶贫配套资金100万元,并协调农口有关部门,将有关农口部门的资金投入到重点村建设中,拓宽了扶贫开发的投资渠道,发挥了资金捆绑使用效益。

(七)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围绕奶牛、小尾寒羊、马铃薯、种草等项目加大了科技扶贫力度,与农业、畜牧业种子工程紧密结合。在养殖业上重点支持良种畜繁育、建设冷配站,实施胚胎移植等技术。在后山地区大面积实施脱毒马铃薯微型薯“1分地工程”。并因地制宜地发展了几处高标准的科技扶贫示范基地,通过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了科技在扶贫开发中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