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影响下应对农民工返乡潮的思考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逐步渗入我国实体经济,其负面影响从沿海地区扩散到内地,从出口外向型企业向其他企业蔓延,突如其来的经济寒流,导致沿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企业特别是出口外向型企业被迫处于停产、关闭状态,中国境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农民工返乡潮。
二、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原因和影响分析
经调查分析,农民工返乡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减用工,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由于城市生活费用较高,多数被解雇的农民工只能选择返乡。二是经过长期高速发展,东部资源紧张,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上升,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战内陆,东部沿海就业压力升温,迫使农民工返乡就业。三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了一篮子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和新的土地政策的出台,对农民工返乡极具吸引力。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随着国家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粮食主产区农产品价格应声上涨,使返乡农民工看到了希望。四是近年来市政府及时出台的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五是正常的年底返乡。
农民工大量返乡,其直接结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囤积,势必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其影响突出表现在六方面:
(一)就业危机降临
据统计,2009年,全国1.3亿农民工中,有2000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如今全国上下工业企业经济萎缩,就业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大幅缩水,农民持续增收将举步维艰。2009年市委、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项目中,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排名首位。当前,重庆大多数区县面临三个突出就业需求,即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安置。目前,丰都就业岗位供给不足,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大多从事的是简单、重复、机械的体力劳动,其技术含量低,上升空间小,这部分人是典型的就业弱势群体。
就目前来看,尽管绝大数农民工失业后都选择了返乡,但仍有很多无业农民工愿意滞留在城市里等待观望。对这一部分人而言,在大城市的生活经历提高了他们的期望值,回到农村生活将会是一种打击。据重庆市部分劳务输出区县的调查情况表明,有近80%的返乡农民工表示,即使找不到工作也愿意呆在城市,而不是留在农村。然而,据最近有关新闻媒体报道,在广州、深圳、东莞等沿海发达城市,大部分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企业为抗击金融风暴,正积极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升级改造,以往以普工为主的用工需求已逐步向技能型、熟练型工种转变,大部分企业都缩减了用工需求,或者将用工门槛抬高。由此可见,重庆农民工“能吃苦”、“肯出力”的传统优势,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再是就业敲门砖,企业更需要有技术、有专长的人。这一迹象充分表明,无论在沿海还是内地,农民工的就业形势都不容乐观。
(二)低收入群体生活状态恶化在经济波动的大背景下,各个群体的财富都会缩水,相对而言,富
人群体财富损失的绝对数量相对更大,但就基本生存状态而言,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低收入群体。我国目前有2000万农民工,其数目庞大,几乎占据了我国低收入群体的“半壁江山”。多年来,我们一直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当宏观经济发展良好的时候,大量的农民工被吸引到东部沿海一些大城市;而当宏观经济一旦恶化,最先遭受打击的就是农民工,大批农民工被迫回到农村,让农村成为城市经济荣枯的蓄水池,对农村和农民工而言是极不公平的。丰都系国家贫困县,地方财政较困难,历史欠账多,低收入群体数目庞大,其中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也无一技之长,或者社会经验不足,农民工大量返乡将直接导致低收入群体收入锐减。由于大部分返乡农民工没有失业保险,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都没有,于是不得不在原有的“一亩三分地”上讨生活,这将对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带来不利影响。
(四)农村社会体系承压骤增
首先,大批农民工返乡加剧了农民工来源地区本已十分严峻的就业
形势。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现已大幅提高,农村种养业等产业将难以容纳倒流回去的庞大人口,农民工失业返乡后,可能面临没有土地谋生的困境。一些农民工外出打工,家中土地流转出租,失业后返乡又无地耕种,将引发出一些新的土地承包纠纷,如果农民工对政策存在误读,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同时,农民工的大量返乡,依托原承包地耕种劳作,可能会严重减缓农村承包地流转进程。其二,第一代进城农民工在城里生长的后代已进入成人阶段,他们对城镇就业岗位的需求同样需要妥善解决。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第二代农民工整体生存能力比第一代弱,特别是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大多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不管是裁员回家的,还是暂时回家的,他们返乡后第一选择依然是外出务工。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已失去务农的意愿,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前景,希望有一天通过努力能融入城市成为市民。同时,他们也看重生活质量、生活品味以及工作的尊严,但他们本身缺乏农业技能,被迫回到农村后很不适应,容易心态失衡,如果不及时疏导,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其三,返乡农民工大多数为45岁以下的青壮年,他们长期在外打工,已习惯城市生活,有些农民工宁可在城市失业也不回农村去,长期滞留在务工地,往往希望能够继续在城市谋求就业机会,不太愿意过多承担创业的风险和压力,不同程度存在着“重打工、轻创业”的思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民工返乡只是把问题带回了农村,而没有真正解决掉,反而加重了本来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农村的负担。
(五)群体性事件迅速滋生
首先,随着返乡农民工失业在家时间的增长,他们求知、求富、求
乐的愿望以及要求民主、民生、民权以及劳动保障的意识会更加强烈,使得农村社会新旧矛盾如社会保障、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子女入学以及债权债务纠纷等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压缩在一起,同时,就业难也催生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容易滋生他们对社会和政府的埋怨情绪,可能引发大量的群诉群访事件。其二,由于返乡农民工短期内二次就业存在一定困难,他们文化消费、文化娱乐的渠道又受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影响,“就业难”、“读书难”、“住房难”等问题在这一时期将比较突出,容易滋生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一系列不利于农村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其三,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人们失业和收入减少的预期在不断增加,以返乡农民工为代表的失业群体对经济下行、生活水平下降的心理承受能力最为敏感脆弱,容易产生消极、失望等不满情绪,一旦受到特殊事件的刺激,很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在2008年下半年,中国部分地区就接连发生过严重的警民冲突和群体性事件,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瓮安、孟连、陇南事件,以及在广东、四川、重庆等地接连爆发的11起出租车罢运事件。
三、科学把握农民工返乡的现实机遇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是个考验,对中国的就业形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拉动内需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可以预计,未来返乡农民工还会增加,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顺应了政府拉动内需并缓解就业压力的发展方向。从理论上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是自由流动的。农民工返乡与农民工进城一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中国“三农”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农民工返乡带来的是机遇,农民工单向流动,反而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就机遇而言,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第一,农民工返乡能带回先进生产力。农村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民工返乡带来了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能带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以丰都为例,如果把劳动力全部输送到广东去,对丰都长远发展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如果我们能把一部分在外面有了资金、技术的优质劳动力吸引回来,把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过来,将是丰都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输出的是劳动力,引回来的是资金、技术,两篇文章一起做,比单一劳务输出更有效。第二,农民工返乡能带动农民创业。“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创业一户,带动一方”,这句话生动体现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带着在外务工中积累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返乡,在政府的鼓励下,在金融机构的扶持下,发展现代农业,从事农业一体化、产业化经营,将成为带动农民创业致富和思想解放的重要群体。第三,农民工返乡能破解“三忧”难题。长期以来,重庆很多区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分男女大量外出务工,村庄剩下大量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尽管有农业税免税和各类补贴等优惠政策,农业生产还是因劳动力缺乏只能维持粗犷型经营,土地也被大面积抛荒。由于农村仍是农民生存之所,并将长期存在,劳动力流失将使农村失去建设主体而陷入衰败和解体的境地。如果农民工返乡后重新经营土地,恢复生产,撂荒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三忧”问题将迎刃而解,很多农村家庭将恢复正常的家庭结构和生活状态。第四,农民工返乡有利于吸引人才回流。在发展现代农业亟需人才的情况下,经济的不景气使农民工中的一部分优秀者回到农村,经过在城市打工,他们的知识、技能、素质和人力资本得到提高,返乡后将成为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引领家乡群众脱贫致富的有生力量。第五,农民工返乡能有效缓解农业农村资金匮乏问题。以前农民工打工收入大多存在银行,处于“冻结”状态,如今农民工返乡回流,正好可以盘活这部分资金,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因此,只要我们因势利导,措施得当,从容应对危机,就一定能够从挑战中抓住农民工返乡的机遇,并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引起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去年以来,中央决定增加投资1000亿,用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应对经济寒潮。中央早在2006年就提出新农村建设,它一改以往那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传统农村面貌,响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标准,让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观。在当前返乡农民工与日俱增的迫切形势下,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能保持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并能在短期内增加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长期以来,丰都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脆弱,对农业稳定、农民持续增收支撑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薄弱、农村交通条件落后、农机综合水平较低的现状未得到根本转变。因此,应趁农民工大量返乡、农村劳动力富余之际,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将新农村建设和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结合起来,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多种形式,组织号召返乡农民工在农田水利、农村供水供电、农村道路、农村学校、农村危房改造以及农村活动室、文化站、卫生室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中投资、投工、投劳,最大限度地吸纳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