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管税

浅谈信息管税

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征管现代化潮流,加强系统信息资源管理,提升信息管税形势下的征管效能,是基层税务机关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一线税源管理实际,谈几点加强信息管税的思考。

一、转变传统征管理念,确立信息管税基本思路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纳税人经营方式、经营业务不断创新,税收征管的复杂性和工作难度明显加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日益突出,传统的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的单一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税源管理需要。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实施信息管税,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既是解决当前税收征管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远性基础工作,更是逐步破解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这一征管难题,全面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必由之路。

二、依托社会综合治税平台,找准信息管税切入点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整个信息管税过程其实也是一个预防、处置风险的过程,通过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预警处理和管理评价在层级部门之间进行互动管理,实现涉税信息、税源、税收三者间的有机转化。首先,拓宽渠道收集各类信息,分析、查找、确定税源管理风险点,形成科学系统的税源预警指标,从收入成本的系统分析拓展到内控制度测试、功能风险定位,评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识别;其次,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置,通过分析审核数据资料、约谈评估、实地核查等手段,抓住获利能力、行业税负率、资产结构等重要指标进行趋势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采取不同的风险处置程序消除风险;第三,风险管理评价,发现税源监控预警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修正和完善体系,并使其始终保持良性的运转。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目标考核机制,确保外部税源信息控管体系良性运转

各级政府应将综合治税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加强监督考核。首先,严格职能部门配合工作考核,确保第三方税源信息传递、委托代征工作的规范运作,切实通过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来实现加大外部税源信息控管力度和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目标;其次,严格委托代征部门或单位代征税款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确保涉税信息、税源、税收三者间的有机转化;第三,加强税务系统内部考核,要量化考核责任、考核指标、奖惩标准,以涉税信息工作流为核心,严格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与存储、信息加工与分析、信息传递与处理等核心环节的考核,对问题指标进行认真解剖和透彻分析,重点查找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有效提升税收征管质量。总之,从制度机制上保障信息管税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