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精算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精算教育引入中国已近10年的历史,上海财大也在原来的保险专业内计设了精算专门化方向,在1994年首次招收了精算本科生,是当时上海地区高校中第一个招收本科生的大学。经历了两年的精算教育后,织累了—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精算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国的市场是否需要精算本科毕业生。开展精算教育是否与财大的发展的目标一致。作为担任精算教学的教师,我们有责任用严肃科学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为此,我们曾向院、校领导建议和申请并已经设立专项课题,我们还多次召开“保险精算专题研讨会”。邀请了寿险公司的精算师和其它高校的学者专家,也包括我们的教师和同学集思广益地讨论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想就这几次研讨会中讨论到的一些问题和观点作些总结,目的在于进—步引导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发展精算教育提供借鉴。但限于篇幅和我们研究进度,本文仅讨论下面子标题中两个问题,进一步的讨论和解决方案将在后继文章和研究报告中给出。
二、什么是精算。
显而易见,对精算这门学科的认识和把握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直接关系到问题的最终决策,关系到我们办学的方向和实施计划。但是,即使是对我们目前从事精算教学的教师来说,也未必对这门学科有了一个十分清晰的认识和一致的看法。因生我们首先讨这个问题。
精算是从保险业的发展中不断完善的。由于保险全司的基本职责是分摊风险和补偿损失,所以—般要求保险公司有足够的分散风险的能力。保险公司在定价时都被要求把纯保费(保险成本)和附加保费分开计算.在纯保费部分不能有利润因素,显示保险公司的绝对“公平”,而附加保费则主要反映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开支和政府认可的合理利润。所以只要保险公司有能力分散风险一一能按大数法则大售出保单,保险公司在每张保单上收取的纯保费等于该保单所要承担的预期损失,这就导致纯费率等于损失率。由此可以发现保险定价中确定纯保费的关键是损失率的测算
,所以究竟那些风险是可以测算的.哪些是可保损失,损失的可控性如何等等都一直是要求理论界来回答的,这也就是精算学研究的原始问题。精算学最初的定义是“通过对火灾、盗窃以及人的死亡等损失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估算以确定保险公司应该收取多少保费。”在寿险精算中,最初采用了互动基金的办法,这种方法有很大局限性,只能考虑离散的情况。后来,由于概率论的发展,寿险成本的核定主要是确定给付金的现值函数(随机变量)和相应的损失分布,此时单位保额的纯保费(纯费率)就是单位保额的现值函数的数学期望即预期损失,这一计算模型己经能很好测算连续给付情况下的保险成本。但是,无论何种方法都隐含着厘订寿险成本的两个基本问题:利率和死亡率的测算问题。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各个国家的利率一般都是由国家控制的,所以在当时,利率的测算并不是精算学所主要关注的问题,而寿险业务中的损失分布(死亡率的测算)即生命表的建立成为精算的核心工作。17世纪末英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edmund.hally)的第一张生命表的诞生成为寿险精算学发展的标志,在早期的精算实务、教学和研究都围绕着生命表的编制问题,现在也仍然是精算研究的课题。在非寿险精算研究中则主要是确定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损失,与寿险精算不同的是没有象生命表那样相对稳定的损失分布。所以非寿险精算始终把损失发生的频率、损失发生的幅度以及损失的控制作为它的研究重心。至今非寿险精算已经发展了两个重要分支一是损失分布理论,研究在过去有限的统计资料的条件下未来损失分布情况以及损失和赔款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二是风险理论,通过对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分布的分析,研究这种出险次数和每次损失大小的复合随机过程,以期洞察保险公司应具备多大的基金,方可不“破产”,以及评估“破产”概率的大小复合随机过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精算科学早已超出了费率厘订这—狭窄的范畴。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市场利率变化趋大,保险基金的风险也变为精算研究的核心问题一一开始分析资产投资组合和负债结构,以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获利能力,诸如究竟用什么指标来衡量投资风险、衡量投资组合的合理性,用什么指标来显示资产和负债的匹配与否等等都引起精算理论界和实各界的注意。由此看出,现代精算师在保险公司的职责已经包含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保险产品听成本核算,实际上就是对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和定价;其二是保险公司的金融管理,包括公司资产的投资管理,投资收益的敏感性分析和投资组合分析,资产和负债(保险公司的负债主要进准备金,是一种不确定性负债的合理匹配等问题。由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也随之剧烈,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的定价己出现完全竞争状态,在计算总保费的时候已经把利润定为零甚至小于零,所以保险公司处理保险基金风险的能力完全决定了保单价格的竞争力。另外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由于险期较长),一直被利率风险所困扰,这些都迫使精算学对金融管理在理论和实务两方面作出深入研究。精算在金融管理邻域方面有了很多研究成果,精算师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务经验。为此,1988年北美精算师协会在《未来精算师特别工作组》报告中指出:精算师是私人和公共财务设计师和潜在的企业管理人员,这是建立在精算职业的智能核心基础上的,其智能核心为经验分析和分析衡量、估算、转移以及对未来意外事件的现行财务状况作出反映。”这就意味着精算师的从业范围逐渐扩大,诸如在银行、顾问咨询公司、投资公司、大型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工会以及政府机构等处被委以重任。他们帮助公司制定养老金计划,确定合适的投资组合,估计公司经营的成本(不确定成本),估计国际商贸和海外投资风险;为政府提供医疗制度的成本分析,工伤赔偿办法,艾滋病对策,社会保障体制等各方面的建议,同时对政府新颁布的法律在经济中的影响提出预测等。与此同时,精算学的研究邻域也相应扩大。由于精算师的职业特点,在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精算师考试制度,也设计了一整套课程体系,概括地说包括数理基础课、经基础课、精算专业基础课、精算专业方向课(详见本通讯的精算考试课程介绍)。它涉及许多相关学科:
1、与统计学的关系。精算学是利用统计方法,根据经验数据来分析问题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例如构造生存模型、编制生命表、建立损失分布、费率和准备金的计算(精算数学、风险理论),因此在精算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把精算称为“保险统计”。
2、与投资学的关系。投资是经济主体购买金融资产或实物资产,以便在未来某个时期取得与承担风险成比例的收入,其根本问题是投资决策。而精算的生命力就在于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经济问题,如精算师在识别和控制利率风险以及合理的投资组合等方面的工作是保险公司正常运作的基础,所以精算学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有优势。
3、与财务和会计学的关系。会汁是管理经济工作的手段之一,它利用资金的价值形式,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应用专门的核算方法,通过记帐、报帐等程序,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用以制定决策等。由于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价与一般企业不同,所以在保险公司中精算的职能主要是负责保费设计、准备金核算、红利和佣金的合理匡算,使会计流程规范、合理,起到技术监督职责,使公司财务过程合理化;更重要的是精算将对未来的财务风险作出评估和预测,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保证确保企业的稳妥经营。
4、与金融、保险学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精算学是根据保险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定量分析保险业务,大量使用金融工具来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金融管理。因此,精算学也可以说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利用数学方法,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对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三、对财大保险精算教学现状的思考
我国自1979年恢复保险业以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发展的历程,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保险业务不断趋向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论。但中国的保险业还处于极不发达、不成熟的阶段,正如朱副总理所指出的:“中国的保险也还处于一个拓荒期,要有一个大发展。”这个发展就需要法律对市场的规范,需要先进保险技术,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保险人才。上海财大自1985年恢复保险专业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保险人才。鉴于我校保险专业办学的悠久历史,凭借上海财大在财经科研、教学的优势以及上海特定的经济环境,在1994年夏首次招收精算本科生(36名),并于1995年再次招收精算本科生(36名),标志着上财保险专业的教学科研向定量化发展,吸收最先进的保险技术一一保险精算。这一方向的教学定位是将学生培养成初级精算师(准精算师asa),所谓初级精算师是指熟练掌握精算学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这些数学概念处理一些简单的精算问题的人(完成soal00一200课程)。原则上,精算学涉及的数理基础课程应与财大公共基础课接轨,精算学涉及财经类课程应与财大已有的财经类基础课接轨,保险专业的精算教师将承担精算专业基础课。使用的教材是全套原版教材.一方面是这套教材是系列教材,前后课程在内容和论述方式上都有很大的相关,另一方面是如果学生想考asa资格证书,不必另起炉灶。在上海财大,这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财大的领导在精算方向的发展中起到很大作用。财大学生的素质也得到进一步的考验,学生在参加北美精算师学会soa的资格考试时,表现出很高的水准,他们的通过率和得奖率在中国的高校中排在前列(见本期通讯的相关报道),向全世界展示了财大学生的素质,其它高校对财大学生有如此的数理能力表示出惊讶,另外已有两家著名的美国寿险公司(纽约人寿和大都会人寿)在财大业算专业奖学金和奖教金。与此同时在财大集中了大批国外先进的保险图书和资料,同时使保险教师对保险有更进一层的理解,了保险教学和科研。当然,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而且相当严重。这些问题的也并不是财大固有的,这与中国整个高等教育情况息息相关,也是高校教学改革中极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精算人才是复合型的,需要文理科的很好结合,这一方面向高校教师提出挑战,与此同时向学生提出挑战。教师在没有很好的数理、经济、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情况下是很难教好精算课程的,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从目前的教学过程看急需解决的问题是:
①在招收精算学生时要明确保险精算培养目标、课程要求和使用的教材。就财大目前的生源看,完全能够招到有能力的精算学生。但如果招生要求不明确,学生进来并不愿学精算,与他们想象的课程难度相距甚远,就会出现抵触情绪,影响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发展。
②学生考asa资格证书的辅导应与精算教学要求分离.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要求的降低,而是要更全面深入教授精算科学,避免高分低能现象一一这是中国教学的一大悲剧,也不是精算教学的目的。另外,我国也不能盲目照搬soa的课程,从理论上讲风险分析的工具并不局限于概率统计,有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可以用来进一步发展精算理论的,从目前的soa课程与社会发展水平看也有脱节处,也不完全符合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下,作为培养复合型金融管理人才而设计的课程,考试科目中数理课程显得过多(内容要求并不高),有必要缩减。事实上这一点己被soa认识到,在2000年以后将有很大调整:(见本期通讯)所以,我们在开展精算教育时要特别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探索财经教育的新模式,与中国21世纪教育发展合拍。
③加紧学分制教学探索。学分制教学是大学教育的特点,作为进行211建设的大学必须作这方面高强度的尝试。
④大力开发学校的教师资源,注意各系院的教师资源的有机组合,协调好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这可能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发展核心问题,学校在政策上也要作这方面的考虑。
⑤尽快健全精算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注重200系列财经类课程教学和科研,使财大成为精算研究的中心,充分体现财大特色,增强财大精算学生的优势。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急需一批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才。就前面的论述,现代精算学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古典含义,正如现代化的金融机构在朝多功能、综合形模式发展一样,精算师也是通才形的现代金融高级管理人才。在国外有人把精算师称为金融工程师。即便是在保险公司工作的精算师,也更多地参与营销、管理、财务、理赔等其他非精算部门。精算师将其长期积累的处理风险的经验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同商业和社会知识相融合,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那么,随着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才的需求也将更趋明朗。
总之,我们的教学必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发本来就稀缺的人才资源,培养出能够处理中国实际问题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第二篇。保险公司实践体会这个暑假里,我在xx保险公司实习了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了解了有关保险的知识,并体验了一种新的生活。
第一天去见了主管的经理,据说口才是很棒的,初次见面,感觉她很干练。保险公司的氛围与其他地方相比是很不同的,这里有一种很活跃的气氛,在这里真的感受到了一些以前没有感受过的东西。由于我没有什么经验,不能跑业务,所以就呆在办公室和经理、组训一起。
在保险公司,每天早上都会有晨会,晨会早上8点准时开始,迟到会扣钱的,但只是形式上的,一般会扣一块钱的样子,主要还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晨会由主持人主持,一般就是组训或负责的经理,但为了锻炼各个业务员,也经常的会让业务员上去主持。晨会首先会让全体同仁起立做晨操,很有激情,在音乐的节拍下做各种滂湃的动作,会舒缓紧张的心情,还会让沉睡中的身体舒展开。记得第一天去公司,要让我上台作自我介绍,本来刚刚到的时候还有些紧张,但跟着做完晨操后紧张感就没了,很从容的上台作了自我介绍。在晨会中,还会公布昨天各个业务室的业绩,给予鼓励。从早会中,让我看到了朝气,想必开完早会后一天的工作将会充满激情。
这次实习中,公司召开了两次产说会,一次是岁岁登高,一次是鸿福年年。通过这两次产说会,让我对险种有了新的认识,而且懂得了什么叫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产说会是有关产品的说明会,各个业务员会带着自己邀请到的客户来参加产说会,由主讲师讲解关于这个产品的情况,让客户了解到该险种的价值,有何优惠,自己能得到什么利润,以便客户选择适合自己的险种投保。通过讲师生动的讲解,加上现场回馈奖品,很多客户都会现场签单,所以说,产说会被保险公司看作一个和客户沟通得很好的桥梁。还记得那次岁岁登高的产说会,当时现场签单的客户并不多,有5,6份吧。当时一位省公司的讲师说,还是因为票价的问题,因为我们的票价太便宜,有时甚至不需要用票,所以业务员就没有一种压力,只是随便邀请一个客户来听便完事了,随便邀请到的客户又有几个想真心来签单的呢。在接下来的一场票价为110元省公司的产说会中,现场签的都是2万元以上的单子,开始时,只有几个业务主管买了票。但是,在那个口才很好的经理的说明下,有越来越多的业务员购买了票,就像那个经理所说的,只要买了票就一定能带来客户。果然那天所有买票的业务员都带来了客户,而且有了不错的成绩。
还有就是创说会,公司有像是雷霆行动等扩员活动,增员的任务是很重的。业务员会带领自己邀请的新进人员来听创业说明会,之后有意者将会留下面试。从事保险行业,首先必须通过从业资格考试,拿到资格证书,于是,新进人员会进行考试培训。考试内容是关于保险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其他的与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像是《民法通则》《保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为了了解更多的知识,我和这些新进人员一起进行了学习,在此期间,尤其学到了很多关于保险法的知识,收获颇丰。
“让客户满意”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在实际工作中,公司里有许许多多的客户服务团队和员工在为此努力。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用微笑耐心的态度和专业的服务水平,让客户满意,用真诚的服务体现自身价值,也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他们也是公司在第一线和客户打交道的“形象代言人”。
还记得有一次晨会中,经理请来了两名其他地区的先进工作者和大家交流,至今令我印象深刻。第一位上台交流的,声音很响亮,很有自我表现能力,一上台就唱起了歌以吸引大家注意。这是一位56岁的女士,但是她的语气,气色,情绪,都无法让人猜出她的实际年龄,感觉充满活力。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激情与真诚的魅力,无论任何人与她想出一段时间后,都会感到她身上所散发的激情,并被此所感染,变得拥有生机活力。在激情的背后,她又不缺真诚,所以很多客户只对她所推荐的险种感兴趣,于是她的业务越来越好。只要对自己工作充满激情,我想任何工作都会变得有意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有自己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才有可能接纳你,才会信任你,那样工作也会变得顺利。另一位上台的女士,与前一位是十分不同的,她很文静,感觉很踏实,也很真诚。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她同样的优秀,据说很快会升为副经理。她不会充满激情的与你交流,但是,她却发展了很多的下线,因为她待人真诚,有耐心,很多人都信任她,都愿意跟着她干,于是她的业务室人员越来越多,而且,她关心每个同事。从她身上,我同样看到了真诚,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有对工作的热情和待人的真诚。
每个营销员要做得更多,要努力提升自己,要诚信热情,要学会自我管理,要真正为客户考虑问题……每一个非保险人也应该对营销员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对保险多点认识,不要厌恶,不要恐惧——它只不过是一份契约而已。
坚持是一种美德,而在保险公司,正是有很多人因为坚持不了,所以中途放弃了这样一份为人类造福的事业;也因为坚持不了,所以看不到保险这个职业的崇高和伟大。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只有那些坚持和守望着自己理想的人,才能继续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得坚定和安稳,努力着,打开自己成功的大门,坚持着,走出属于自己的明天。
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在社会中,并不是每件事都会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处处存在,这需要我们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吸取教训继续向前冲。我想,这次实践将会给我很大的启发,在这过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有关保险的知识,对工作和社会也有了更加新的认识。
第三篇:开展有效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实践与体会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李燕高(363105)
【摘
要】
“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获得成长和发展”,即:从“学会”到“会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讲授、有效提问、有效互动、有效组织、有效理解并开展有效辅导。“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延长学生的参与过程,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师专业和学生学业共同发展。
【关键词】
有效教学实践体会
“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获得成长和发展。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曾通俗的说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但是,一些教学活动却背离了如此明白的原则,言不及义的课堂讨论,轻视学科知识而空谈能力的教学互动等,都应该列入无效的教学一类。对此,我们设计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的专题研讨活动,意在激发老师们深层次地思考、反思、优化课堂教学的各环节,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效率,实现有效教学。
我们围绕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用有效教学的理论更新教师的观念
首先,在课堂情境中学习,组织有效教学课堂展示活动,教师之间加大互相听课的力度,用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来审视课堂教学;其次,在交流中学习,组织有效教学的心得体会和学习札记交流活动,通过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为深入实施有效教学夯实认识基础、理论基础。确立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必须从传统的“重教”走向“重学”,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从“传授”到“体验”,使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三是从“书本”走向“生活”,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四是从“被动”到“自主”,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的意义。只有当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之后,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出其应有的效果。
1核心理念:课堂教学观须要从单一的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的知识,转变为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文化知识,从“学会”到“会学”。即:
●从注重“单位时间内传授知识的量”到更关注“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与状态”,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到更关注“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从关心“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到同时强调“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发展”。
●由过分关注教向既要关注教,更要关注学转变,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监测学生的学情变化,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模拟知识的发现轨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认真备课,弹性授课,让死教案活过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和发问时机,掌握处理学生问题的技巧,学生问题再幼稚也是教学资源,让学生有成功感和自豪感(这也是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根本源泉),多项互动,动态生成,创造性地教。
●教是为了不教,不教不是指学生没有问题了,是指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后,自己能够去学习、探索;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正所谓:不好的教师只会传授真理,而优秀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二、集思广益,“有效”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同一备课组内,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主备课与复备课相结合的“备课制度”,使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带动有效教学整体发展。由于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因此在集体备课时,要从知识演绎的逻辑顺序出发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并针对学生的学情实际,集体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形成统一教学方案的基础上,个人再进行个性化备课。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有效设计不等于实际教学中完全依据教学设计展开,但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要求达到梯度化,按照“低起点、高密度;小坡度、大容量”的要求进行教学,根据课堂教学的进程,灵活处置,不断创新、不断调整,让预设同生成共精彩。
(一)有效讲授。要恰当的讲,教师讲的太多学生往往容易陷入休眠状态,教师不讲学生又不知道从那下手,思维处于茫然状态。所以教师的讲要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强调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在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展示才华。当讲则讲,教学中应做到“三必讲”、“三不讲”,即“核心内容与问题必讲,规律、思想和方法必讲,疑点难点和典型错误必讲”;“学
2生已掌握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自学的不讲,讲了学生也无法掌握的不讲”。有效讲授要求课前准备要充分,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去进行启发性的讲,才能做到讲准讲到位,才能真正讲解透彻;讲解要注重艺术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效讲授既不是满堂灌也不是满堂问。
(二)有效提问。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提问要紧扣知识的延展点、易错的交叉点和学生思维的发散点,要充分利用提问在诱发思维、加深理解、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等方面的价值;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必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刻性,杜绝随意性的简单即问即答;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问题要有一定启发性,如学生一时无法解决,应灵活将问题化解成若干小问题,或转换设问、或提供思考背景等;问题要有一定的系列性,要将整节课问题系统设计。富有灵气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总之,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设计出能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情感交融,智慧挑战的有效问题,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
(三)有效互动。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单向的。教师们应该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个人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确切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课堂上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作为促进者,教师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是包办代替,不是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疑惑、不理解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作为合作者,教师应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去学习。有效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要求学生人人都参与,而不是少数尖子生的表演。互动要是带着问题、有目的的活动,互动时教师要参与、调控、引领、点评,要通过互动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有效理解。有效教学应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表面上、形式上的理解。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想通过提问3“都听懂了吗。”或“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而要做到这些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则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理解和关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才能促进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三、“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适时的总结、反思、沉淀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对一堂课乃至一堂课中的每一环节的安排,都必须有一个理性的反思,用一个简单的问题表达就是:“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有理论的支撑,不应是盲目的形式的追求。这样做效果不错,为什么不错。要思考、要总结、要提升、要推广;这样做效果不好,为什么不好。要思考、要寻根、要论证、要改进。这就是理性的反思。我们要求教师们每堂课下来都应该问问自己:
1.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课程资源;
2.三维目标的设定和落实,是否到位;
3.是否巧设问题,点燃了学生激情;
4.是否启发质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5.是否适时点评,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6.是否抓住有利时机,给予学生激励性评价;
7.学生是否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8.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得到升华;
9.课堂上是否有挑战性的思维活动,有适切的学习方式;
10.课堂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收获之间有多大差距;
11.教学过程是否有合适的切入点;
12.教学目标是否有恰当的落脚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在真实、朴实、扎实的基础上的一种智慧型的教学过程,有效的课堂能够更多的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情境,更多的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多的给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时空,更多的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成功体验。
四、从“有效教学”实践过程中想到的
通过开展“一堂好课”(即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的标准研讨活动,结合教学观摩、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等有效教学实践活动,我们体会到:
(一)有效教学要加强“有效训练、分层作业”。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课堂如何才能实现共同有效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性地为学生精选适合不同层次发展的个性化作业,以满足差异、自主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
(二)有效教学须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教学氛围的民主、平等、和谐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是人与人间的情感交流,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延长学生的参与过程,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才能真正与教师,同学对话、沟通、合作,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教学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适时地发挥主导作用,要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采取班级集中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和个别辅导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模式,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学习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新课程也强调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要有“教是为了不教”的
5意识,美国有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其中深刻的内涵,足以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学生多讲、多做的重要性。学生能看懂、能发现、能去做的,教师就不要点明,否则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信任学生,解放学生,调动学生,促进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自我创新。
(四)有效教学应实现教师专业和学生学业的共同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效益、效果,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需要以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为前提(基础)。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而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提高与发展。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有效教学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案设计息息相关,在课前教师要反复推敲、斟酌教学设计与流程,过滤和压缩无效言语,增加学生练习与思考的时空,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使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将老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智慧的挑战、人格的熏陶和教与学关系的和谐。从而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2]张璐.再议有效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3]刘良华.什么是有效教学[j].广东教育,2004(7).[4]高慎英.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张波.有效教学应该从洋思中学学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12,
31.[6]王品木.吹响打造高效课堂的集结号[n].中国教育报,2008,10,
28.6
第四篇:美国大学精算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解析=美国大学精算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解析
美国大学精算专业近年比较热门,这个专业小而专,在美国开设精算研究生项目的学校不是很多,大概1000多所大学中只有近百所大学开设精算专业的本科课程,开设硕士课程的大学大约27所,开博士课程的不到10所。
由于精算以风险分析和保险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这个专业在很多大学不叫“精算”,而叫风险管理与保险(riskmanagementandinsurance)、风险分析(riskanalyse)、风险与保险等等。美国的学校精算专业大多偏重于应用的某一方面,比如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偏重精算在金融领域特别是衍生产品的应用,而另一些学校更侧重精算在医疗保险的应用。美国风险管理与保险专业本科排名前五的大学是universityofpennsylvania、georgiastateuniversity(全球最大的精算专业)、georgiauniversity、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uiuc。该专业没有研究生排名,因为开设研究生的大学较少。以上几所大学都开博士课程,其他开博士课程的也只有universityoftexas-austin、templeuniversity等几所学校。
精算师(actuary)是做什么:
未来是不确定的。某些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所谓”风险”就是不可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精算师是解决列下问题的专家:
1、评估未来事件发生的概率;
2、开发新方法来减少不可预测事件发生的概率;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化,例如角色扮演、模拟问题情境、自由联想、属性列举、分合法、再定义等。选用多样化设计的教学情境,提供学生以准科学家研究过程与原则来进行学习。经由各自独立研究思考之后。再由各组讨论,共同努力从困惑中运用能力所及的科学方法或从自学课本中得到的信息,来探索问题的解法,并为小组争取荣誉。
使用实践教学法。会使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学生心中但“精熟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时,往往可配合课本与习作的题目来进行,或口头问答或形成性评量等等。应用实践教学法后,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增强,常能举一反三,不需要教师题题讲解,可节省时间。应多让学生共同订正,因为通过合作学习,大家都能互相帮助,使程度不一的学生能渐趋靠近,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学习成效。
绿春县大水沟中学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