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优政务环境的几点认识

政务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重要考核指标,在同样的宏观背景和政策条件下,新一轮竞争,从一定角度来说是政务环境的竞争,是思路、细节、诚信、效率、形象的竞争。

当前,**大地风生水起,全省第二次全民创新创业潮涌浪高,如果我们的软硬件环境尤其是软环境跟不上、不合拍,势必会阻碍创业进程,贻误发展良机。地税是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理应在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为在新的起点实现江西崛起的新跨越中有所作为。

近几年来,全省各级地税机关和广大地税干部在政务环境评议评价活动中剔肤见骨找病根,对症下药寻良策,真心承诺,诚心践行,实心整改,政务环境日臻完善,成绩有目共睹。政务环境建设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对取得的成绩要高兴但不应陶醉,对存在的问题要清醒但不能泄气。要创一流的政务环境就要从零开始,从自身做起,切实肩负起政务环境建设者的重任,有所为而有所位。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支配行动。思路虽然无形,但科学的思路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理念则是行动的指南和先导。省委常委、副省长、原九江市委书记赵智勇指出,要建设美丽、富裕、和谐、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九江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用30的精力招商,用70的精力安商。数字化的形象解读使安商的重要性清晰直观。招得进,但更要留得住。这里的安商指的就是友好的政务环境。省委书记孟建柱也告诫我们,营造环境的主体是党委、政府,发展环境只能靠自己创造,好的环境对外是竞争力,对内是亲和力。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服务目标,找准管理方位,树立纳税人为大、纳税人为先、纳税人为重的观念。要转变陈旧的管理理念,珍视纳税人赋予的权力,谒诚为纳税人服务,实现职能由监督打击为主的“管理型”向执法服务为主的“服务型”转变。关注纳税人的满意度,充分相信、理解和尊重纳税人,让他们真正体验和感受到做“上帝”和“衣食父母”的荣耀和自豪。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税收任务与基础税源的关系,实征税收与应征税收的关系,严格执法与支持发展的关系。要切实提高依法治税的水平,做到规范执法、高效执法和严格执法。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形象就是品牌,机制催生活力。品牌战略并不只仅仅存在于商界,政府职能部门同样也能打造出自己的形象品牌,品牌源于信誉出自机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服务现在,把创优政务环境视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宏伟工程,精心筹划,细心培育,耐心建设,常抓不懈。在创建诚信地税、法治地税、透明地税、高效地税上下功夫,利用办税服务厅这一形象平台,创优争“星”。按照分级管理、逐级监督、奖惩分明的原则,设立地税干部执法服务及廉政情况监督卡,明确执法服务岗责,建立执法服务评议考核机制和责任过错追究制,营造一个干部愿干事、会干事、干好事、干成事、不败事的和谐氛围。尤其在制定制度、明确导向、提供服务等方面强化行政职能,做到有位不缺位,到位不越位,多服务,多帮忙,不干扰,多设路标,不设路障,真正让纳税人安心、舒心、放心、省心。对纳税人的合理要求,要不说少说“不能办”,多想多教“怎么办”。要加强与纳税人沟通,了解其生产经营状况,只要是纳税人有需要,都应主动上门提供服务,同时要降低纳税遵从成本,深化服务内涵,创优硬件环境,努力形成“依法治税、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管理有序”的和谐政务环境,树立“江西地税”品牌

《对创优政务环境的几点认识》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对创优政务环境的几点认识。

对创优政务环境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