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常识信息

青岛政务网发布日期:2007-09-24来源:青岛市卫生局

为什么要进行儿童系统保健。

儿童早期是儿童体格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十分脆弱的时期,容易发生各种营养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也往往在这个时期种下根源。要培养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请及早进行系统保健。

儿童系统保健包括那些内容。

国家卫生部要求:0~1岁每年至少检查4次,1~3岁每年至少检查2次,4~7岁每年至少检查1次。具体项目包括:

1、体重、身长、头围、胸围测量,进行生长发育检测;对头颅、五官、胸腹、四肢等进行系统检查

2、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进行一次ddst儿童智力发育检测

3、选择6个月、1岁、2岁、3岁各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

4、酌情选择性的进行微量元素、血铅、膳食评价、骨碱性磷酸酶测定

5、保健指导。对喂养、营养、生活护理、疾病预防、智力发展等方面指导和促进。

什么是高危儿。

所谓高危儿是指那些在围产期或出生后存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或发育障碍因素的小儿,常见的有:

§母亲有妊高症、孕期感染、分娩前胎心异常;剖宫产、产钳、胎吸、臀位产;

§早产、过期产、低体重、巨大儿、宫内发育迟缓;

§宫内缺氧、难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黄疸过高过长等等。

高危儿有什么危害。

高危儿潜在危害是脑损伤,可造成。脑瘫、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视、听障碍等。婴儿脑损伤一旦发生,治疗愈早,疗效愈好,一旦错过治疗的关键期,以后再治疗将困难增加许多,很可能耽误孩子一生。

何时给宝宝添加副食。

辅食添加时间一般在4~6个月,目的是:

1、补充乳类营养不足,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2、训练咀嚼能力

3、为断奶做准备

怎样给宝宝添加辅食。

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在宝宝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进行。

添加程序:

4~6个月菜汁、果汁、米粉、蛋黄、菜泥、果泥、稀粥

7~9个月烂面、粥、碎菜、肝泥、鱼泥、肉末、豆腐

10~12个月烂饭、馄炖、各种软菜、碎肉、鱼类等

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a缺乏。鱼肝油、猪肝、蛋(鸡)、奶油、人奶、牛奶、菠菜、胡萝卜。

维生素b1缺乏。大豆、麦片、小米、标准面粉、猪肉、猪肝、猪心、赤小豆。

维生素b2缺乏。鲜鸡蛋、猪肉、牛肉、鲜牛乳、麦片、菠菜、干酵母。

维生素b6缺乏。牛肝、牛肾、奶油、花生、马铃薯、白米、白菜、胡萝卜。

维生素c缺乏。鲜柚汁、先柠檬汁、鲜橘汁、鲜番茄汁。

维生素b12缺乏。牛肝、羊腿、大豆、牛奶。

缺铁性贫血。动物血、肝脏、瘦肉、木耳、海带、紫菜、铁强化食品。

锌缺乏。海产品、蛋、肉、坚果类,锌强化食品。

怎样预防佝偻病。

1、孕母及乳母应多晒太阳,摄入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添加维生素d和钙制剂

2、小儿满月后开始晒太阳。开始5~10分钟,逐渐增加到1~2小时,冬天坚持户外活动,夏天阳光太强可在树荫下、屋檐下。自半月起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3个月起可适当补充钙剂。3岁以上儿童可采取夏天晒太阳,冬天服维生素d

※怎样预防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症通常是指单纯性肥胖症,常由于饮食因素所致,即摄入大于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与活动过少、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单纯性肥胖应该以预防为主:

1、保证孩子均衡饮食,多运动

2、定期进行生长检测,发生肥胖就立即纠正

3、发现孩子体型偏胖,到肥胖门诊咨询、检查、制定减肥计划

4、心理治疗,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自己了解对身体的坏处,使之自觉控制饮食,参加体育锻炼

父母怎样发现小儿听力有问题。

以下是正常新生儿及婴幼儿听觉及语言发育的进程。如果您的孩子与下述进程不相符合,不妨到医院来做听力筛查。

1、0~3个月。当突然听到较大的声音会出现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屈曲或皱眉、眨眼、睁眼等。

2、4~6个月。对声音有反应,可辨别妈妈的声音。跟孩子说话时,他可用眼睛注视着你,或听到母亲声音停止活动,头转向声源。

3、7~9个月。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脸,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4、10~12个月。叫他名字有反应,能学说“爸爸”“妈妈”,听到悦耳的音乐,有节奏的运动,对语言有丰富的应答。

5、1~1.5岁。能按听到的语言作出反应,当问“鼻子、眼睛、嘴在哪儿”时可用手指指,这是学习语言最佳时期的开始。

6、1.5~4岁。1岁半-2岁,可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识;3—4岁能背诵儿歌、讲故事,我们称为丰富语言或语言学习发展的时期。

孩子缺锌有什么表现。

1、厌食、摄食减少,味蕾功能减退

2、生长发育落后,也能影响智能发育

3、青春期发育迟缓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婴儿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治疗

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是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很高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特征为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常伴有各器官不同程度功能紊乱。营养不良的发生可急可慢,可逆或不可逆,急性者常伴水、电解质紊乱,慢性者常有多种营养素缺乏。

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病久者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腹部陂下脂肪层厚度测量是判断营养不良的指标之一。随病情发展营养不良程度由轻变重:开始,体重比正常小儿减轻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0.4厘米,身高不受影响,皮肤干燥,精神状态正常;继之,体重比正常小儿减轻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