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厅年终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今年是我省信息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在游宁丰副省长的直接领导下,我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突破信息化建设体制性障碍两项核心任务,大胆开拓,在推动消费类电子产业升级,
增强我省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的信息化建设运作机制,突破信息化建设体制性障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继续保持“十一五”期间我省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在全国的排头兵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厅还大力强化无线电监管工作,提高主动监测管理水平,保障了广播电视、民航、铁路、水运等重要领域无线电通信安全。全省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了“产用互动”、全社会合力推进的新局面。现将2005年的工作情况及2006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05年全省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信息产业保持稳健增长。
2005年全省信息产业克服了原材料涨价、煤电油运紧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稳健增长。据快报数,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9586亿元,同比增长25.5;工业增加值1755.5亿元,同比增长20.7;出口交货值7056.6亿元,同比增长28.4;产品销售收入9351.2亿元,同比增长20.5。上述各项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总量继续位居全省九大工业产业之首,软件及系统集成收入515.9亿元,同比增长29.7%。电子信息产业在2006年将成为我省第一个产值过万亿元的产业。总体来看,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的排头兵地位突出,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产品销售收入等主要指标约占全国全行业三分之一。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会员免费查看(三)突破体制性障碍工作有了良好开端,信息技术应用向深层次展开。
一批以跨部门跨地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的信息系统建成开通,有力地促进了政府监管、公共服务的业务协同。全省企业信用信息网,整合了工商、税务、海关、银行、质监、经贸等部门的相关信息,实现了全省范围内跨地区、跨部门信用信息的集中共享和公开,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省信用体系的建设;国内首创的全省交通安全信息共享系统,实现了公安、交通、保监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数据交换,促进了交通管理、交通运营、保险等单位的联合监管和业务协同,提高了对交通违章事件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省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把省财政厅的预算系统和省人大财经委进行连接,使省人大可实时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查,联网系统可查询到省级全部一级预算单位和部分二级预算单位每天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支付的每一笔资金情况。
与此同时,各地市紧密结合应用需求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涌现了许多在全国有影响的应用典型。中山市行政服务在线系统着眼于优化行政流程,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一站式服务为重点,对政府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近200项审批业务全部在网上进行,得到了中央机构与编制委员会的高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