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万钢部长在科技金融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0-04-1715:08:37|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根据录音整理)

2010.04.02

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出席今天的科技金融座谈会,也感谢大家为推动科技金融合作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刚才我仔细听了各地方和国家开发行的典型发言,真可谓精彩纷呈、经验丰盛,而且各有各的亮点。各个部门的领导同志发表了真知灼见,非常具有建设性、前瞻性和操作性。这些典型的经验和重要的建议是多年来各部门和各地方共同探索科技金融合作的宝贵的经验结晶,也是未来推进科技金融合作的重要的基础,所以,我觉得今天的座谈会开的很好、很及时,各位宝贵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学习价值,各位的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成为我们下一步的科技金融工作提供很好的依据。

下面,我想结合刘延东国务委员的重要批示和各位同志的讲话,谈三点意见,也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我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是推动经济来进入一个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保持了一个高速的增长,持续的增长。30年中,我们的经济总量一步一步的超越发达国家,超过德国、接近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被确认为世界上第一大外贸出口国。支撑这种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大量各类生产要素的投入,这样的发展方式和基本增长模式还是主要以传统产业为核心发展的模式,以外驱拉动和投资拉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在我们国家初期发展的一段时间当中选择和形成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不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任何发展都有它的成本,这种要素驱动、外因增长的成本,也消耗了我们国家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也达到了极限。大家都能够体会到2008年下半年以后和去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这种发展模式。我总结的时候,有三点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第一,依靠虚拟经济、金融衍生品来造成过度消费的这种经济模式是肯定难以为继的;第二,依靠资源消耗,忽视环境保护这种传统的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变;第三,依靠要素驱动、投资拉动、外延增长、外需增长的方式,这种经济结构的形式必须要进行深度的调整。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的决定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要求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尽快的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外延增长转向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上来。今年年初,省部级领导学习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此做了详尽的分析和长远的阐述,给我们确定了很多发展的方向。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经济危机往往会引起技术的革命,这个总理去年在不同场合都再三讲。而我们体会到,事实上经济危机引发的技术革命都从不同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发展的模式和市场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欧洲、日本在经历了石油危机以后,依靠技术创新,使节能环保产业迅速崛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受到重创,韩国政府颁布实施了技术创新特别法,集中发展计算机、半导体、生物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28个支持性产业,仅仅用了3年时间,经济又率先复苏。我们国家在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关键取决于我们自主创新、科技水平的领先性。在这次全球大危机当中,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2009年的保发展目标,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了科技的支撑作用。比如说刚才有同志提到,2009年国家56个高新区实现了工业增加值1.48万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15%,是我们国家平均增长率涨幅的两倍,占全国的比重去年9%,达到了10%。

从近百年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巨大差异并不主要是源自于自然禀赋的差异,而是源自于技术进步对经济财富增长贡献的差距。比如说,瑞士、德国、日本,都是一些资源贫乏型国家,他们的发展就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些很典型的创新型国家,比如北欧的瑞典、芬兰、丹麦,他们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他们从来不在自己的资源上下功夫,他们主要是抓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抓的是创新能力的建设。反过来,一些依赖资源的极富有的国家,如科威特、中东的一些国家,往往由于他们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而受制于百般的操纵和挤压。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起,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确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特别提出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就要使我们离开过去依赖资源,损害环境的方式,然后使我们国家真正转型到创新型国家中去。那么,世界上衡量创新型国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以技术进步的贡献对经济总量的百分比达到多少,一般要达到60%~80%。我们国家现在差距还是很大的。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调整经济结构,是我国新时期的艰巨任务,对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同样需要金融创新的推动。前些日子,有些人对金融创新有点非议,认为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金融创新造成的。但是我深深的理解到,我们国家的金融创新实际上空间相当大,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们是不足。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必须稳扎稳打的走,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我们互相之间经验的交流,来找出科技与金融结合当中的亮点、难点和我们的障碍以及风险,我们来探讨这些问题。所以,从一个角度来说,科技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才能引领,金融也必须加大创新力度,才能推动,只有科技和金融创新这两个经济发动机都能发挥出强大的动力,而且是相互配合的,协调并展的,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才可能尽快的进入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的道路。这是一个方面的理解。

第二,所谓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我们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科技和金融都加快了创新的步伐,科技金融的合作更加紧密

科技与金融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当中,双方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3000多科学家历时2年半多,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一批重大专项进行了部署,一批科技成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的力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09年3月,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明确的要求科技创新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各部门密切配合和支持下,科技创新部署进度加快,各项工作进展良好。

一是重大专项实施步伐加快。2009年民口的9个重大专项都已经启动,安排中央经费328亿元,许多重大专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设备研发和增值业务的研究也开始进行。

二是大批科技成果应用步伐加快。一系列国家计划,比如说“863”、“973”支撑计划、政策引导类计划,产生了一大批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生产中来。

三是技术创新工程,它以增强我们整个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系统的竞争力为核心:第一,建设产业的技术创新联盟;第二,建设资源共享的、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第三,培养创新型的企业;第四,构建创新型的区域。从这个角度上,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不光是产学研领域的结合,它是我们沿产业链来部署、发展。我们过去有一些企业,比如说造船,我们的大企业如果是孤军奋斗的话,他有很多关键零部件就需要购买、进口。而这次组织的沿产业链的创新,它使产学研紧密结合,同时,这个企业当中大中小的紧密结合。这样大企业创造产品,它的核心零部件就有保障,而小企业跟着大企业发展,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所以,2009年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已经达到460家,地方创新型试点企业达到3000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有效的推进了这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四是科技投入稳定的增加。2009年中央财政投入达到了157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0%,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去年财政收入相当艰苦;也带动了各个地方的投入,各地加起来达到了3000多亿;也带动了全社会的投入,达到5700多亿;而且也调整了比例,中央和地方投入比例相持平。

应该说,去年我们的改革步伐迅速的加快,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计扣除等,这些投资都促进了我们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科技型企业的高速发展。为了促进科技成果尽快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产业竞争力,我们金融创新的步伐也明显的加快。

第一,在信贷市场方面,我们支持产权抵押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打包贷款、科技型三高贷款等多种贷款形式;科技小额贷款投资、科技贷款服务平台、商业银行的科技支行等金融服务形式都已经相继出现

第二,在资本市场方面,相继推出了创业板市场、融资融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完善了中关村股权贷款系统,股指、期货也已经在4月16日推出。现在创业板上市的66家企业当中有58家是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委托深交所做了一个调查,深交所的中小板中间58%是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也对这些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一些跟踪和统计分析,近5年来,这些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是其它企业的两倍以上。从这个角度讲,又一次验证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在创新金融方面,我们在继续推动创业投资发展的同时,提前担保、科技保险也相继的发展起来

第四,在技术转移方面,在去年中关村的试点当中,国家成立了中国技术交易所,去年一年中的交易额达到800多亿,这个800多亿当中,据说70%以上(

),大多数是民营的中小企业。我们通过技术交易推动了民营中小企业的转型。为什么要购买新技术,就是要对它的产业进行转型。所以,去年落实9号文件的时候,一方面,推动10万科技人员下到中小企业去,下到农村的企业去,帮助他们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从技术交易的手段中得到提升。所以,我想我们下一步的改革,比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是不是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这种技术交易的手段,来一个科技成果挂牌交易,一方面也验证我们科技成果真正推动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的中小企业、企业的成长转型得到驱动。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第三,科技和金融的合作,我们一定要把好环节和方式的衔接。这不光有政策上面的,也有技术上面的,也有和金融发展特别是着力于在技术创新链条、资金供应链条、政策支撑链条、市场推广链条、商业模式的形成这些方面要多下功夫,要互相之间的配合。

第四,深化科技金融合作,需要我们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发挥科技支撑、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作用,要突破政策性的障碍。在政策制定的层面,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单向政策很多,但是政策的配套性、协调性、系统性还有待加强。在政策执行的层面,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还是比较多,使政策效果不能有效的反映。我调研的时候,很多同志跟我说这方面还有一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出台了支持创业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求这些国有资产的单位一定要保值、增值。创业风险投资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怎么样来评价这些企业,这就是一个问题吧。一方面,我们支持企业研发投入的加计扣除,但是反过来,我们在会计准则上没有这一条,没有规范的方法。往往有一个政策,而理解这个政策可以是千变万化的,有企业的理解、有税务部门的理解、有科技部门的理解。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差别,反而对这些政策的落实不力。比如说我们鼓励商业银行来开展知识产权的质押,软资产的质押;另外一方面一旦出现什么情况,就强调一定要硬资产质押,一刀切。我们科技和金融结合一定还有很多很多障碍,因为它是一个创新,肯定有很多壁垒。我们还有很多,比如说科技项目和风险投资接口信息不对称,而且对它的判断,人的因素很大,我们怎么样来保持这些东西。大家也提了很多建议,我想这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我们也要欣喜的看到,破除这些壁垒、障碍不是我们主观能决定的,必须要经过实践来验证,来一步一步解决。

所以,同志们,深化科技和金融合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多部门、各单位、各个创新型企业合作,针对科技金融合作当中所面临的困难,来加强我们互相之间的会商、合作、调研。也希望我们各地的科技管理部门、各地的财政、税务、工商以及银行等金融部门共同的、大量的尝试,希望今后有更多的经验交流的机会,互相之间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一些好政策,抓一批好试点,打开一些好的工作局面,推动自主创新不断深入,把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任务,也就是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转变做得更好、做得更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