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荆门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工作方案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档案是城市建设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管理,保证城市地下管线安全,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按照《荆门市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规定》、《荆门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现状,依据国家、湖北省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掌握全市现有各类地下管线情况,建立荆门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更新,建立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实现政府、社会及各专业管线单位地下管线信息共建共享,促进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

二、普查范围、对象和内容

1、普查范围。城市规划区(东至襄荆高速公路、南至团林镇、西至漳河镇、北到子陵镇),重点为城市建成区,具体包括老城区、南城区及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区域。

2、普查对象。埋设于地下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等各种管道以及电力、电信电缆、国防电缆、人防工程等。

3、普查主要内容。有关管线工程的建(构)筑物、附属—1—

设施、载体特征、权属单位、埋设年代以及管线用途、走向、性质、坐标、高程、管径、埋深、材质、管孔数、电(光)缆根数等。

三、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

1、按照《荆门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方案》的要求,调查摸

清各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线分布情况,收集各单位现有管线图纸。组织开展地下管线普查调研工作,成立荆门市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普查工作动员会,明确各单位责任。

2、招标确定监理单位、探测单位及信息系统开发单位。根

据我市地下管线长度较短、区域范围不大的实际情况,综合普查成功城市的经验,为保证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成果的准确率、节约工作时间、节省普查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拟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确定监理单位、探测单位及信息系统开发单位各一家。首先确定一家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协助招标探测单位、信息系统开发单位。各单位独立招标,按照先监理,后物探,再系统的招标顺序进行。建议三家中标单位互不相同,以便达到各单位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效果。

3根据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需求,借鉴综合普查城市的成功经验,建议探测单位采用测绘甲级、地球物理勘察甲级资质单位,监理采用测绘乙级、计算机系统集成三级及以上资质单位,系统开发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二级及以上资质单—2—

位。

4、提供测绘基础成果。按照探测单位的要求,收集城市基础控制成果,委托市规划设计院提供控制成果,委托市国土局提供1:500城市地形图成果。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抓好协调配合,保证动态更新

市城建档案馆作为具体负责地下管线信息动态更新工作的部门,为保证我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及时更新,在普查工作完成后,各管线权属单位应将新增和报废管线测绘成果及时报送至市城建档案馆,市城建档案馆及时组织对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更新。各管线权属单位与市城建档案馆要建立互动机制,确保地下管线信息能及时进行动态更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