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金融发展总结大会讲话

同志们:

年初,省上确定县为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2月下旬,省新农村办在省委党校举办专题培训班,明确新一轮试点的工作重点是制度建设与创新,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是其中之一。3月3日,县上召开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提出了“4+x”的制度创新试点方案,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是“x”中的重点之一。3月9日,我和分管的领导调研了南湖乡南井村农村资金互助协会一年来的运行情况,随后召开了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座谈会,提出了加强我县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一揽子设想。之后,由人行牵头,其它金融机构配合,拿出了加强金融工作的若干文件。为强化县政府领导班子做好金融工作的意识,政府党组结合学习实践活动,邀请县内金融机构负责人举办了专题讲座,我感觉受益很大。之后,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加强金融工作的一系列文件,决定召开今天的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过去,分析当前,研究下一步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有关问题,我讲四点意见。

一、县级政府为什么要开金融工作会

一是金融工作很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发展模式的转变,土地、劳动等传统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率在下降,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贡献率在上升,而金融是其中的主导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指出:“在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越来越密切的形势下,做好金融工作,保障金融安全,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护经济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越来越成为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人力和技术只有和资本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经济发展的快慢,越来越依赖于金融资本的贡献。二是县级人民政府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建立独立考核机制,要求县域内的独立法人金融机构和统一法人金融机构在县域内的分支机构,要将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贷款发放。这些要求和政策的落实,要靠金融机构,但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地主政府可以通过协调服务,制定政策,改善金融环境,强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有为,必须主动。

二、我县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应当讲,各金融机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截止去年年底,全县银行业总资产达到38亿元,不良贷款率8.79%,同比下降5.3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3.4亿元,同比增长30.31%;各项贷款余额14.5亿元,增长2.21%,现金净投放5.27亿元,同比多投放4396万元。

但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策略调整和银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贷款权限上收,营业网点减少,县内金融机构逐步退化成为吸收储蓄的机构,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逐步弱化。一是县域金融资本流失严重。去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增加7.76亿元,增长30.3%;贷款只增加2875万元,新增存贷比与上年相比,下降56.34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省和全市平均水平25.41和18.93个百分点。资金净流出12.2亿元,净增近5亿元,增长40.3%,比当年存款增幅还高出10个百分点。横向比较,各金融机构存贷款在不同程度增长的情况下,信贷投放不均衡,农行和信用联社两行贷款占当年总贷款的68.8%,工行和邮政储蓄银行贷款只占总贷款的1.5%。二是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大部分银行网点集中在县城,全县18个乡镇有2个乡镇没有金融网点,12个乡镇只有1个金融网点,4个乡镇有2个金融网点,农村每万人拥有银行业网点仅为0.83个,一些偏远地区金融服务处于“真空”。三是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各金融机构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服务“三农”方面,普遍存在办法不多、措施不新、贷款增量较少等问题,中小企业的信贷满足率不足40%。四是信用环境急需改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缓慢,社会公众的诚信观念不强,部分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信用等级低。农村不良贷款比例逐年上升,信用联社两呆贷款从05年的9647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3248万元,各乡镇信用社08年两呆贷款除个别乡镇同比略有下降之外,大部分乡镇都在增加。五是保险市场覆盖范围小。08年,全县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为1.35%、123.11元/人,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2个百分点、247.69元/人;保费收入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重为1.58%,低于全省平均2.38个百分点,保险市场覆盖面窄,险种比较单一,“三农”保险占有率很低,部分保险勘查理赔不及时,售后服务需要改进和优化。这些问题的产生,既与金融工作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商业银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等一系列客观原因有关,也与我们自身工作不力有关,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金融机构怎么办

中央对金融改革与创新、金融服务三农有明确的要求,金融机构内部也有自身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意见。

一要推进金融服务创新。人行要正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引导资金流向,聚集更多的资金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年底全县各项贷款增长16%以上。各金融机构要坚决克服惜贷、惧贷心理,加快建立完善资金有偿回流农村的机制,突出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三大板块,切实加大日光温室、暖棚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型产业发展和市政设施、供排水、供热等城乡基础建设的支持力度。对已经确定申请农发行贷款实施的红沙岗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加快资金审批进程。在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之间,探索建立符合条件的民间资金进入正规信用合作制度的合法演进渠道,发展更多的民间资金参股,扩充其运营资本,增强抗风险能力,并要探索研究向微小金融机构融资的思路和办法,推进金融创新。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四要强化对金融工作的支持。政府支持金融业的发展,就是在支持经济的发展。各级各部门要主动为金融机构排忧解难,从组织领导、协调机制、政策支持、工作部署等方面全方位搞好服务,给予最大限度地支持。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现代金融知识的学习,加强对金融政策的研究,自觉按经济规律、金融规律、市场规律办事。对金融机构增设营业网点、拓展服务内容和组建新型金融组织的,宣传、发改、财政、工商、国税、地税、国土等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特别在舆论宣传、税收减免、账户设置、土地供给等方面进一步简化手续,强化服务,加大对金融发展的支持。

同时,要严格落实已经出台的考核办法,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绩效考核成绩突出的,要按照考核评比办法的要求,给予物质奖励和命名表彰,并在存款账户设置、保险业务代理等方面给予倾斜,在沉淀贷款清理方面力所能及地给予支持。

同志们,金融工作事关全县生态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临的改革和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努力为促进全县生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