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的演讲稿

企业,好比行驶在改革大潮中的一艘大船,而企业的职工就是那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镇平现象”的出现,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是一个偶然现象,但也是一个必然现象。在业务发展处于低谷的时候,有些经营单位的领导者不从管理机制和自身的领导艺术上找问题,而是一味地抱怨职工素质低,缺乏敬业精神,做事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当然,这样的员工不乏人在,可以说哪里都有,但更多的人还是具有一定的责任心,能够完成交给的工作任务,但是,工作却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满足于一般以完成而不是高质、高效和创造性。总而言之,就是说我们社里缺乏象《致加西亚的信》里面的那个“送信人”罗文。在本人看来,其实,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存在,对企业来说,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机制问题,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却是自身影响力不足和领导艺术上的失误。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合格的“送信人”,也没有人天生懒惰,喜欢逃避责任的。人是可以变化的,是可以造就的,好的员工,就在良好的管理机制下造就出来的,就是被好的“伯乐”发掘出来。

就拿镇平社来说吧,面对人人畏寒的业务低谷,其领导班子没有退怯和埋怨,而是及时地调整工作思路,直面困难,以科学的态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转换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打破用工界限,引进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建立学习型机关,保证可持续发展;打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试问本人这里所列的哪一项机制,所指向的“客体”不是一个“人”字呢。所以说只有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人的潜能,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随着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业才会有象罗文那样的合格“送信人”不断涌现,工作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创造性才会更进一步地实现。

梅花香自苦寒来,潮头搏浪征帆扬。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一起创造我们自己的明天吧。成就企业的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自己。

第二篇:信用社演讲稿梦想在信合扬帆

大部分人站在讲台上都会有一点紧张,我属于少部分人,我非常紧张。昨晚由于过度紧张没睡好做了个梦,一个女孩子走进一个小房间,忽然看见一个男的在这个小房间里,嘴里面念念有词来回走动,这个女孩子就问他你在干什么。他说我在背演讲稿,她说你哪讲演。他说我在巴彦联社演讲。女孩子说你紧张吗。他说我不紧张。女孩子说如果你不紧张你来女厕所来干什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的演讲现在正式开始,我来自兴隆镇信用社我的名字叫宋景山,自2012年4月28日到兴隆信用社工作,工作的一个多月让我认识到我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银行金融行业确实是我的兴趣所在,我想人生如电流,立志争一流作为一名新的农信人,怎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表现更加出色。我认为自己的职业账户上应该基本具备四种存款。

一要具备学习能力,从工作中我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虽然这段时间的业务多集中于比较简单的个人储蓄业务,但是这帮助我更深层次地理解银行个1

人金融业务的流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是我在银行的基础业务方面不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比较全面地了解,以后要想争取进步提升自身价值唯有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力争做一个思想先进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信合人。

二是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中职业道德素质要求我们善待自己的工作,时刻以责任心,爱心,细心,诚心和耐心去对待每一位顾客。文化素质要求我们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品质,以卓越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更多的人们。

三是讲求合作,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集体中你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才能,我认为常规工作由集体决定,分工作,结合团队力量,发挥个人最大优势

四是具有危机感,作为当代大学生危机感是必须具有的。面对当今社会多元化竞争的格局,我们应该何去何从。面临金融市场的争盘夺地,我们在与农信社存亡一体,争创一流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又该当如何去做。这些危机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同时他也会使我们居安思危,奋勇向前。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心得,谈梦想,明天我们为着梦想在青春的渡口起航,高山昂首,大海扬波我知道再多灿烂的话语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智慧与激情,梅花

香自苦寒来,潮头博浪征帆扬,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为信合的明天努力。

第三篇:信用社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各位评委,各位同事: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实践青春梦想,铸就农信辉煌》。2010年9月,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满怀梦想与热情,带着憧憬与希望,告别校园,带着父母的叮嘱和挂念,踏进了信合的大门。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我为迈进了梦寐以求的信合大门而自豪,为终于有了实践的舞台而兴奋不已,我细细品赏山城树木葱葱,大山秀美,闭眼幻想美好未来,慢慢咀嚼生活的欢乐,然而,一段时间时间过去了,一切的新鲜感,被上班、吃饭、睡觉三点式枯燥乏味的生活所湮没,盈满心头的是孤独、寂寞和思恋。就在我为工作中的困难发愁,为无朋无友孤独无依而感伤的时候,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和帮助。那时,初来乍到的我在这陌生环境里显得有些拘谨和沉默,每天下班就把自己闷在屋子里。是同事们主动来陪我聊天,带我熟悉周围的环境,还时常请我到他们家里,为我亲手准备一桌可口的家常菜,让我倍感温馨。这种如家人般的关怀被我小心翼翼的收藏,这将是我一辈子都难以忘却的回忆。

就这样,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很快融入了联社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我的心理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告诉我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退缩,我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好长好长,我决不能在起步时输给别人,更输给自己。农信是我家,奉献靠大家。我的青春在这里扎根,也必将在这里发芽、成长,我要把青春奉献给联社,在这里收获梦想的果实。当然,要收获就需要有付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想业务精通只有在平时多多学习才行,在我担任信贷员期间,为了了解和熟悉信贷操作,我翻看了以往的所有信贷材料,并做好笔记,有不懂的地方主动请教领导与老员工,他们知无不言,在业务上给了我很多的指点和帮助。很快,我对业务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农村信合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更清楚的感受到自己身上的使命。

“哪怕生命只有一分钟,我也要化作一团火焰,让生命为他人燃烧。”这句话我时常记在心头。记得前年12月发放烟叶贷款,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在20号之前将所有烟款发放出去才能保证农户拿到补贴。腊月的回龙天气阴冷,寒风刺骨,为了保障农户的利益,我们每天晚上都加班到11点之后,许多天下来,我的手上长满了冻疮,手指肿的像萝卜一样,爬满了冻裂的伤口,每次洗手时都疼的像被剥了一层皮。每每此时,我就会想到农户们充满期盼的眼神,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咬咬牙继续坚持工作。终于,在大家齐心协力下,所有烟款如期发放完毕。看着农户们因为能及时拿到贷款而露出欣喜的笑容,我也受到感染,心里充满了暖意,觉得这些日子的苦与累全都值得。这两年,我们信用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作为信用社一员的我,也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如果联社是一艘迎风远航的大船,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我们就是海水,滴滴汇聚,共同承载着联社的远方。幸福在这里孕育,希望在这里滋长,才智在这里展现,这里是我理想扎根的土壤,是我演绎人生,奉献青春的大舞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携起手来,把最灿烂的青春,最真挚的感情无悔的奉献给信合事业,共同铸就信合事业明天的辉煌~。

第四篇:信用社演讲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阳市镇平信用社,曾经是一个人心涣散、资不抵债的亏损大社,而仅用了两年的时间,竟然扭亏增盈,各项业务指标不断攀升。仅2004年第一季度,各项存、贷款就都比上年底净增了几个亿,贷款收回率达到91%。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镇平社超常发展的力量之源,就在于该社英明的领导者深切体会到了“人本主义”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力量,以人为本,以科学的管理态度和经营机制,用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来推进各项业务发展的。

企业,好比行驶在改革大潮中的一艘大船,而企业的职工就是那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镇平现象”的出现,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是一个偶然现象,但也是一个必然现象。在业务发展处于低谷的时候,有些经营单位的领导者不从管理机制和自身的领导艺术上找问题,而是一味地抱怨职工素质低,缺乏敬业精神,做事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当然,这样的员工不乏人在,可以说哪里都有,但更多的人还是具有一定的责任心,能够完成交给的工作任务,但是,工作却缺乏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满足于一般以完成而不是高质、高效和创造性。总而言之,就是说我们社里缺乏象《致加西亚的信》里面的那个“送信人”罗文。在本人看来,其实,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存在,对企业来说,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机制问题,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却是自身影响力不足和领导艺术上的失误。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合格的“送信人”,也没有人天生懒惰,喜欢逃避责任的。人是可以变化的,是可以造就的,好的员工,就在良好的管理机制下造就出来的,就是被好的“伯乐”发掘出来。

就拿镇平社来说吧,面对人人畏寒的业务低谷,其领导班子没有退怯和埋怨,而是及时地调整工作思路,直面困难,以科学的态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转换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打破用工界限,引进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建立学习型机关,保证可持续发展;打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试问本人这里所列的哪一项机制,所指向的“客体”不是一个“人”字呢。所以说只有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掘人的潜能,全面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只有随着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业才会有象罗文那样的合格“送信人”不断涌现,工作质量才会不断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创造性才会更进一步地实现。

梅花香自苦寒来,潮头搏浪征帆扬。让我们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一起创造我们自己的明天吧。成就企业的同时也成就了我们自己。

第五篇:信用社演讲稿谈谈你对农村信用社的认识和理解

农村信用合作社(ruralcreditcooperatives)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的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概念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农村信用合作社又是信用合作机构,所谓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简称“信用社”,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信用社的建立与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由于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需要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使得小生产者和农民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但客观上生产和流通的发展又必须解决资本不足的困难,于是就出现了这种以缴纳股金和存款方式建立的互助、自助的信用组织

。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其业务经营是在民主选举基础上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其最高权利机构是社员代表大会,负责具体事务的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

2、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其成员的资金需求。起初主要发放短期生产生活贷款和消费贷款,后随着经济发展,渐渐扩宽放款渠道,现在和商业银行贷款没有区别。

3、由于业务对象是合作社成员,因此业务手续简便灵活。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依照国家法律和金融政策的规定,组织和调节农村基金,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综合发展,支持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社员家庭经济,限制和打击高利贷。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虽然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却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人力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匮乏。大多数农信社的网点都有5人以上,但在从业人员当中,第一毕业院校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却很少。同时,各营业网点一线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偏大,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屈指可数。

(二)网点资源丰富,网络资源不足。农信社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其网点布局往往以撒网式进行,一般每个乡镇都有一到两个网点,比较繁华的乡镇,网点数目则多达十多个。丰富的网点资源对网罗客户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信社普遍存在服务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的弱点,且地区发展差异性大(如有的农信社已自主开发了卡业务,但也有的农信社仍停留在单机操作水平)等因素,规模性业务开发的网络资源极端缺乏。

(三)传统业务操作系统完善,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信社在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上与商业银行的差距已大为缩小。但涣散的经营机制使大规模业务开发缺乏统一的平台,各自为政的做法,往往增大了开发成本、增加了统一的难度、增大了地区的差异。

(四)人缘优势突出,优质客户资源不足。长期以来扎根农村,农信社与地方建立了深厚的人缘亲和力,培育起一支以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的客户群。但面对弱质产业的农业、弱势群体的农民,农信社现有客户群中,优质客户比重极低。

(五)当地信息来源丰富,同业信息共享存在壁垒。深厚的人缘、地缘优势,给农信社广泛收集地方信息提供了条件。但与同业间网络的等级差别,影响了农信社与同业之间的信息沟通,进而对拓展新业务的资源共享、风险防范等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六)竞争压力较小,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当前农信社在农村中的“垄断”优势,使农信社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从而形成一种自得情绪,严重影响了竞争意识、竞争氛围的形成。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开发。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必然要求在建设的初期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个投入单纯依靠政府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国家通过行政杠杆及财税优惠等手段,干预、引导各方面的资金汇聚到农村市场。这些优惠政策包括:

(一)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议:农业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税负的减轻,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逐步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2005年12月29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三个高于”原则: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1]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标志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以优惠财税政策引导各方资金流入农村市场。根据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地相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个体经营户等出台了所得税收减免政策,并采取财政贴息、财政补贴银行贷款的方式,吸引工商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同时,各地也开始积极探索建立农业风险补偿机制,完善农村保险体制等,通过社会保险方式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减轻财政负担。面对以上情况,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环境,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巩固扩大农村市场,实现地方、农信、农民“三赢”。

对农村信用社的认识与未来工作设想尊敬的各位领导,

同志们:

上午好。

我叫**,辽宁xx人。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代表第x小组的各位同仁谈谈对农村信用社的认识和未来工作设想。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组全体成员感谢省联社各位领导组织安排了这次培训,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机会。(致谢)

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信用社的了解,增进了对信用社的感情,也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规划。

信用社是为“三农”服务的金融组织,中国是农业大国,有9亿农民,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整个社会的安定,和

谐。所以,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

辽宁省农村信用社是省政

府领导的唯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金融机构。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和关怀信用社。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扶持。信用社也要义不容辞地成为村镇金融事业的先锋队,发展“三农”事业的主力军。

这段日子里,我对信用社的制度规范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因曾有过在邮政储蓄银行工作的经历,我比照了两个单位的制度,我发现,信用社的制度更为坚强,务实和规范。喜悦之余,我联想到了信用社悠久的历史。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还处于社会动荡期,但已经有了信用社的雏形。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信用社也走过了自己风风雨雨的几十年。这几十年中有辉煌、有磨难、有奋斗、有发展……现在的信用社已经迎来了自己高速发展的阶段。

多年来,信用社的品牌效应十分显著。拥有为数众多的稳定客户资源,且深刻了解农村金融市场,并对该地域的风土人情,自然情况有着深刻的了解。信用社长期以来立足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金融市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近年来,信用社逐渐进

入城区金融市场,城市营业网点逐年增加。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2)、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在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9年以来,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大力推广信用农户、信用村镇等评定活动,大大简化了农民贷款的手续,方便了农民贷款,也使农民的贷款面有了很大提高,困扰多年的农民贷款难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至2003年年末,全国有32225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机构总数的94.8%,有18553家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联保贷款,占机构总数的54.6%。2003年当年,全国有6217万农户获得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64%,占全部农户数的28%。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大量撤出在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