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思考研究

新形势下工业扶贫助力乡镇脱贫攻坚的几点思考

何丽芳

(大理州工信委经济运行科科长、驻洱源县牛街乡福田村第一书记)

关键字:工业扶贫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化品牌

摘要。当前,脱贫攻坚作为大理州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摘贫穷之帽,奔小康之道,是大理全州人民矢志不渝的追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笔者结合驻村扶贫的工作经历和单位职能,从工业行业参与扶贫的角度提出了“3张牌”、“7条路径”、“5条建议”的工业扶贫思路,为“工业反哺农业”,助力乡镇走出一条扩量提质、转型增效、加速发展的脱贫出列道路提供了参考。

前言

“企业下乡拓宽致富路,工业扶贫带动产业兴”。2015年8月以来,大理州积极引导工业企业投身精准脱贫攻坚主战场,通过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提升贫困人口素质,捐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发展等方式参与扶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悄然形成了“工业扶贫”的氛围。实践证明,工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摘帽的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州贫困乡镇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工业化程度低二是缺乏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在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上,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弱,导致产业质量和效益低四是与外界信息不对称,对于市场缺乏了解和把控,老百姓抗风险能力弱五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产业资金不足

而这些困难和问题亟待通过工业扶贫加以解决,也就是要通过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对口帮扶贫困户的方式,充分调动贫困户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方面提供帮扶,让贫困户走上“贷款入股、带地合作、打工分红、自我创业”的良性脱贫轨道,真正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一、工业扶贫应打好三张牌

(一)打好规划布局牌。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而工业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以工业化的思维来谋划农业产业化,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和产品区域布局,加速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应根据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导向,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中,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农业生产布局。

(二)打好特色产业牌。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脱贫摘帽,甚至弯道超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各地由于地域、资源、气候等条件的差异,优势产业必然不尽相同,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产业重点,真正培育和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人精我特”的特色产业。

(三)打好绿色生态牌。守住生态底线,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安居乐业的一大保障。应加强生态资源开发和利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态农产品加工业,打好高原生态牌。

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特权:8.8积分
  • 会员用户特权:免费
  • 网站代理用户特权:免费推荐
会员免费查看

(三)强化平台建设。强化小企业创业孵化器、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扶持一批以小企业创业孵化为重点的创业支持服务平台。

(四)加大人才培育。充分利用滇西技师大学等优势教育资源,积极鼓励、引导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短期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就业和自主创业实现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五)强化监督管理。结合各乡镇工业发展和扶贫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以资金为基础,以项目为手段,以人才为根本的乡镇工业扶贫长效管理机制,推进乡镇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注重目标考核和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解决乡镇工业扶贫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的时效性和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